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探析
摘 要方言是具有地域性的语言。关中方言属八大方言中北方方言这一大类,但因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产生了很多与共同语不同的方言词汇。本文主要对于其中的程度副词进行探析,参照相关论文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工具书等。着重探析关中方言中程度副词的特色,语法功能以及表达效果。以此得出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极具复杂性,且有古词的存留,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程度副词的功能;在表达上具有口语色彩浓厚、感情色彩浓烈、夸张意味明显的特点。
目 录
引 言 1
1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关系 2
1.1地域特色 2
1.2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特色与区别 3
2 关中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 4
2.1可作状语 4
2.2可作补语 6
2.3组合搭配 7
3 关中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表达功能 8
3.1程度加深 8
3.2程度比较 8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 言
关中方言是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符号,也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闪亮瑰宝。它凭借难得的稳定性,承载着人类文化诞生、传播和延续的功能,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中方言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载体,其程度副词也有特殊的含义和表达功能。研究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以让我们了解汉民族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以及汉民族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句子中表达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为副词,它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句,而且表达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概念[1]。副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时间副词、频率副词、位置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等[1]。程度副词在副词中是一类重要的词,是限制、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程度的副词。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例如普通话中的:很,非常,相当,一点等。语气和感情色彩以其后所跟的词词性为准,程度副词仅用来表示它的程度)。程度副词,名副其实就是表示程度,其作用是加深语气和渲染感情。比如“她漂亮”仅能表达一种客观事实,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任何说话者的感情和语气。但是如果加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度副词,“她非常漂亮”,就能感受到说话者对“她”高度的赞美,语境就不同了。
1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关系
1.1 地域特色
“关中”属于陕西省中部,也就是渭河流域秦岭以北的地区,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具体有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铜川市和渭南市。之前被称作“秦中”、“三秦”、“秦川”等等。关中地区是周秦文化的起源地,汉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关中一带的语言,一度被视为当时的正音和通语,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雅言”。
关中方言的来源要从殷后期,周初期开始谈起,是从西周“雅言”直接发展变化而来。“雅言”一词最早见于《论语述而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P321。 而到了秦统一六国后,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秦方言(即关西语)统一为官话。从秦政权建立到整个西汉政权灭亡的二百多年间,以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仍然起着沟通天下的关键作用。唐宋时期的著作论及关中话名之为:关中语。到了现代,关中人从古至今重视风水处所的心态,再加上关中文化的包容性和关中地区的相对封闭性,因此,尽管历史上虽然有大量外来移民,但关中方言仍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现如今,关中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古词。种种现象表明:研究关中方言对探索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方言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方言是一种普遍语言,只流通应用于特定的区域,是该区域人民互相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反映了该区域的具体文化,使其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愿望成为现实。受到自身属性的限制,方言更容易遭到到特定地理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的阻碍。其传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结构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存在空间,以及人们的积极实践和情感追求[3]。
第二,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方言本质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句法结构和基本的词汇库,因而与普通文化存在不同。在奴隶制之前的古代,关中方言的基本语言成分已经逐步诞生。“伴随着发展生产,出现阶级,国家诞生,方言的语言成分也在相应的变化”[3]。然而,纵观关中方言,基本结构和词汇并没有显著的变化。由于语言载体的作用,方言的这种属性有的已经被社会所破坏,但关中方言的滞后性使其在研究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最后,对于关中方言来说,现如今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陕西关中至今仍通用的语言,而且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在历史上的通用语言。关中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延续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名篇,典籍都从关中方言中汲取养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中方言在历史上千年的长河中存留发展,也使得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历经时间岁月打磨,具有了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的语气、感情、甚至潜意识。研究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能够使我们更好的领悟关中方言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2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特色与区别
中国现当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一种以官话方言为基础的方言。“关中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的一类,具体分为东府方言和西府方言”[4]。我们发现,关中方言中的一些方言词与现代汉语的共同语言有着相同的含义,但是关中方言中有部分词因为历史的特殊原因,发展演变轨迹独特,导致其语义不同于语义系统中汉语的共同语言,而这些词语的语义正是古代用法的留存。
因关中方言最早被称为雅言,关中地区又是古代重要的文化经济交流之地,所以据此推断现如今所流通的关中方言中有很多都是从古代语言中存留下来的,沿袭了古汉语词的用法,还有部分是汉语实词词义虚化导致。这类词在词义的演变中留下了有异于普通语言的历史轨迹。形成了诸如口语色彩浓烈、感情色彩浓烈、夸张意味明显的特点。北方方言在所有方言中,有突出贡献,且地位举足轻重但它的古代语词保留得比较少。关中方言和北方方言有以下几点区别:
目 录
引 言 1
1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关系 2
1.1地域特色 2
1.2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特色与区别 3
2 关中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 4
2.1可作状语 4
2.2可作补语 6
2.3组合搭配 7
3 关中方言中程度副词的表达功能 8
3.1程度加深 8
3.2程度比较 8
结 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 言
关中方言是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符号,也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闪亮瑰宝。它凭借难得的稳定性,承载着人类文化诞生、传播和延续的功能,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中方言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载体,其程度副词也有特殊的含义和表达功能。研究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以让我们了解汉民族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以及汉民族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句子中表达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为副词,它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句,而且表达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概念[1]。副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时间副词、频率副词、位置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等[1]。程度副词在副词中是一类重要的词,是限制、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程度的副词。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例如普通话中的:很,非常,相当,一点等。语气和感情色彩以其后所跟的词词性为准,程度副词仅用来表示它的程度)。程度副词,名副其实就是表示程度,其作用是加深语气和渲染感情。比如“她漂亮”仅能表达一种客观事实,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任何说话者的感情和语气。但是如果加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度副词,“她非常漂亮”,就能感受到说话者对“她”高度的赞美,语境就不同了。
1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关系
1.1 地域特色
“关中”属于陕西省中部,也就是渭河流域秦岭以北的地区,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具体有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铜川市和渭南市。之前被称作“秦中”、“三秦”、“秦川”等等。关中地区是周秦文化的起源地,汉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关中一带的语言,一度被视为当时的正音和通语,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雅言”。
关中方言的来源要从殷后期,周初期开始谈起,是从西周“雅言”直接发展变化而来。“雅言”一词最早见于《论语述而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2]P321。 而到了秦统一六国后,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秦方言(即关西语)统一为官话。从秦政权建立到整个西汉政权灭亡的二百多年间,以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仍然起着沟通天下的关键作用。唐宋时期的著作论及关中话名之为:关中语。到了现代,关中人从古至今重视风水处所的心态,再加上关中文化的包容性和关中地区的相对封闭性,因此,尽管历史上虽然有大量外来移民,但关中方言仍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现如今,关中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古词。种种现象表明:研究关中方言对探索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言的功能首先取决于方言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方言是一种普遍语言,只流通应用于特定的区域,是该区域人民互相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反映了该区域的具体文化,使其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愿望成为现实。受到自身属性的限制,方言更容易遭到到特定地理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的阻碍。其传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结构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存在空间,以及人们的积极实践和情感追求[3]。
第二,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方言本质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句法结构和基本的词汇库,因而与普通文化存在不同。在奴隶制之前的古代,关中方言的基本语言成分已经逐步诞生。“伴随着发展生产,出现阶级,国家诞生,方言的语言成分也在相应的变化”[3]。然而,纵观关中方言,基本结构和词汇并没有显著的变化。由于语言载体的作用,方言的这种属性有的已经被社会所破坏,但关中方言的滞后性使其在研究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最后,对于关中方言来说,现如今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陕西关中至今仍通用的语言,而且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在历史上的通用语言。关中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延续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名篇,典籍都从关中方言中汲取养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中方言在历史上千年的长河中存留发展,也使得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历经时间岁月打磨,具有了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的语气、感情、甚至潜意识。研究关中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能够使我们更好的领悟关中方言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2 关中方言与北方方言的特色与区别
中国现当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一种以官话方言为基础的方言。“关中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的一类,具体分为东府方言和西府方言”[4]。我们发现,关中方言中的一些方言词与现代汉语的共同语言有着相同的含义,但是关中方言中有部分词因为历史的特殊原因,发展演变轨迹独特,导致其语义不同于语义系统中汉语的共同语言,而这些词语的语义正是古代用法的留存。
因关中方言最早被称为雅言,关中地区又是古代重要的文化经济交流之地,所以据此推断现如今所流通的关中方言中有很多都是从古代语言中存留下来的,沿袭了古汉语词的用法,还有部分是汉语实词词义虚化导致。这类词在词义的演变中留下了有异于普通语言的历史轨迹。形成了诸如口语色彩浓烈、感情色彩浓烈、夸张意味明显的特点。北方方言在所有方言中,有突出贡献,且地位举足轻重但它的古代语词保留得比较少。关中方言和北方方言有以下几点区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