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附件)

摘 要王蒙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通过林震和赵慧文的角度,刻画了知识分子在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但作品深层的意义并不停留在人物性格本身,而是反映当时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本文将视角聚焦于知识分子形象分析来写作,通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林震和赵慧文的知识分子形象叙述了王蒙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现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意义,希望对现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产生一定的意义和影响。
目 录
引言 1
1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形象代表 2
1.1 林震—孤独困惑中成长的青年 2
1.2 赵慧文—勇敢追求理想的女性 3
2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形象形成的原因 5
2.1 社会原因 5
2.2 知识分子自身原因 6
3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意义 7
3.1 王蒙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7
3.2 对现代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意义 8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引言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著名作家王蒙的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中主要描写的是“青年知识分子林震在北京一个区委会的组织部中工作时与其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事务主义展开的斗争”。[1]P214在斗争的过程中体现了主人公林震在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时内心的迷茫、困惑。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青年真实生存状况,通过阅读作品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研究作品或者作家,使得这部作品提供给人们的研究视角越来越宽。
王蒙通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描写,让读者对于青年的精神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走进“青年”的心灵之路,挖掘出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带给了青年很多启示。
本文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描写和研究,林震这个形象分析了大部分青年孤独困惑的成长历程,赵慧文则展现了那个时代勇敢追求理想的女性。通过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对青年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知识分子形象代表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要描写了以林震和赵慧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组织部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惑和挫折。通过他们在工作、生活以及爱情中遇到的迷茫困惑,反映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
1.1 林震—孤独困惑中成长的青年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讲述了22岁的青年知识分子林震,从一名小学教师被分配到了区党委组织部,主要工作是与工厂支部联系组织发展党的工作。他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这里的生活让他大失所望。组织部随意而懒散的工作状态让他感到迷茫,无所适从。林震本想凭借年轻旺盛的生命力来抵抗与拒绝这种生命的压抑和麻木,最后却遭到了疏离和打击。林震这个人物刚好是代表了当时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状况。
刚开始进入组织部时,林震对待工作积极认真。在他眼中刘世吾“能纯熟地驾驭那些他觉得是相当深奥的概念,像搬弄算盘子一样灵活”、韩常新“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 [2]P4后来目睹了麻袋厂的问题中刘世吾和韩常新的态度后,他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他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在区常委开会讨论麻袋厂的问题时,当众指出了韩常新和刘世吾的问题。认为是他们俩对存在的错误采用容忍无视的态度才导致了许多问题,而韩、刘二人当即用各种荒唐的理由反驳了他。“最后事件的结果令林震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没有受到表扬,反而遭到了严厉的斥责”。[2]P11这不仅让年轻的林震感到震惊,同时也充满了困惑,他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单纯的林震对于组织部麻木而又冷漠的生活彻底失望,他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这样虚伪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凭着一己之力进行斗争,但斗争却使他在组织部遭到了打击和疏离,陷入了孤独和困惑的境地。
在小说中王蒙也表达了自己对青年知识分子这种遭遇的看法。“他认为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而遇到棘手的难题时,年轻人要在不断修正自己行为的同时,还要有反抗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挫折的勇气”。[3]P85小说中虽然林震在受到挫折时感到“不满甚至有点失望”[2]P28,但是他却没有轻易放弃或者服输,林震的“成长”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意义。王蒙通过塑造林震这一人物也是代表了当时大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缩影,显现出了当时时代背景下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
王蒙通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林震这一人物,展现了当时时代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挣扎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文中的林震纯洁善良、充满激情,但有时候又表现的有些冲动,不理智。在面对腐朽势力的时候会显得不知所措,这也表明了这个人物的真实性、丰富性。通过分析林震这个人物也是为了反映建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进入官场的困惑和生存状况,他们想凭借自己的想法施展政治抱负,却陷在了现实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
林震的思想转变值得我们深思,挫折使人成长,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到的困难,我们需要跨过每一个障碍,迎难而上,不轻易退缩。我认为林震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实现理想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认真对待工作,表现出了当时社会大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是王蒙笔下一个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
1.2 赵慧文—勇敢追求理想的女性
赵慧文是王蒙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创作的一个新时代女性知识分子形象。作为组织部的秘书,王蒙对赵慧文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气质与外表、党的工作、爱情。赵慧文作为一名青年知识分子,在组织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逐渐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被组织部的氛围感染同化。直到林震的到来,在林震的影响下重新唤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在和林震相处的过程中她逐渐喜欢上了被她当弟弟照顾的林震,最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中她结束了短暂的悸动。但她表现的很勇敢,她身上也包含了那个时代女性知识分子敢爱敢恨,敢于追求爱情的精神。
赵慧文“有着年轻漂亮的面庞、一双闪亮的大眼睛,一袭长发,穿着打扮也十分得体”。 [2]P16因为曾经在部队文工团待过,她不仅会唱歌而且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赵慧文在王蒙的笔下被塑造成了一位有文化内涵、优美动人的进步女性。当时文学作品中很多人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往往用偏向男性化的词语描写,但是王蒙却通过写赵慧文和林震的一些相处细节,体现出了赵慧文害羞扭捏的小女人形象。
赵慧文已经在组织部工作了三个年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她带着激情和理想走上了工作岗位。刚进组织部的时候,她也和刚来的林震一样,年轻气盛,对工作充满激情。对于看不惯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与领导发生过争执。但由于人微言轻,自己能力不够,难以和组织部的缺点做斗争。但后来在林震的启发和鼓励下,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赵慧文的斗争精神与心中的正直虽然遭受了挫折与困惑,但她却没有放弃。在她心里依然坚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并且为了实现理想不断地努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