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讨以上海路社区为例(附件)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居家养老逐渐成为缓解养老压力的养老模式,社会工作介入促使其发展与完善。本文以上海路社区为例,从城市社区概况、老年人养老情况、养老服务人员工作情况三个方面展开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路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工作凭借专业理念和技巧,在解决问题,缓和养老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社工认知度,又推动社工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发展进程,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势在必行。本文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途径入手,从外部环境建设、制度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志愿者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为我国以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提供参考性意见。关键词 社会工作,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目 录
1 引言1
2 问题的提出2
3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回顾3
3.1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回顾4
3.2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讨5
4 上海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6
4.1 社区概况6
4.2 被访老年人基本情况7
4.3 被访养老服务人员基本情况8
5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10
5.1 专业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11
5.2 提高社会认知度11
5.3 推动养老服务人员正规化12
5.4 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12
6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建设12
6.1 外部环境建设13
6.2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13
6.3 制度化建设13
6.4 志愿者团队建设14
结语 15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问卷表 19
附录2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调查问卷表 21
1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在我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中,庞杂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早已引起了社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结语 15
致谢 16
注释 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问卷表 19
附录2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调查问卷表 21
1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在我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中,庞杂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面对日趋严峻的形势,我国目前仍未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并且经实践证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不足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各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并凭借本土化和多元化的专业服务逐渐受到社会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居家养老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许多方面都不够完善,比如社区没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服务,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类具备处理这些问题能力的专业人士,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为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最终构建保障老年的养老服务体系而努力。社会工作者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新鲜血液,拥有特定的价值理念、扎实的理论知识、独到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决定了他们可以胜任并且弥补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也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主要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运作路径和实施方式,这对于理论和现实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社会工作作为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社工介入研究,一来希望能够发展已经具有的理论体系,二来是通过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指导开展更具可行性的服务活动。从现实方面来看,社会工作的介入既能够更好满足老人的需求,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破解我国目前的养老困境,又能够为我国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给予专业指导意见,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家庭、社区和代际和谐相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2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就以社区服务的形式为依托,积极推动社区的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并鼓励由社会承担部分养老。伴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一线城市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的文件,鼓励各地政府由点及面,大力推进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在政策的支持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国有了较快的发展,部分试点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根据城市的特色发展出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工作模式。
笔者通过采用文献法,对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课题进行搜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重点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有限,资源整合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基本都没受过系统训练,以至于他们实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无法达到现代社区的专业化要求。而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后续过程中就不能够形成科学化、可行性的运作模式,再加上本身服务对象是老年人群体,服务者应该考虑全面,如果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自己服务的能力等原因,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服务质量[1]。因此要想改善如今的状况,社区就必须引入社会工作,通过借鉴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精髓,来改善养老服务水平。另外,老人群体的需求是全方面、多样化的,除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以外,老人还有自我实现和服务社会的需求等[2]。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类群体所积聚的宝贵资源,则成为当前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而社会工作正是凭借着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开展服务,对于这类群体的特殊,可以进行特定的活动,帮助这群老人挖掘自身独特的魅力,带动整个社区乃至社会的发展。
第二,监管职能失调,供给主体单一。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对于社区养老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管理者内部依然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服务机构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政策指引,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大大降低。就目前情况看,社区缺乏统一的养老服务规范标准,无法对人员和设施配备等条件进行评估和监督,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导致整体服务水平偏低,无法全面满足老人的需求。另外,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行政化色彩非常严重。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实施规范和行业制度,经常会遇到各方面的困扰,同时在提供服务时还会产生政府失灵的问题。如果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容易导致社区养老补贴标准降低或者范围缩小,甚至有部分经济困难老人出现难以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导致居家养老的福利性严重不足[3]。
第三,宣传力度不足,参与度较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将来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尽管如此,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