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柳永词与歌妓的关系(附件)【字数:10346】
摘 要“柳永”北宋婉约派宋词代表人,其宋词创作与“歌妓”密切相关,一直以来,后者讨论是柳永成就了歌妓,还是歌妓成就了柳永?他是北宋时期第一位专门研究歌词和流行词先锋的人,而诸多作品与“歌妓”相辅相成,让柳永树立了别具一格的文学特色。本文研究中,结合柳永创作的“歌妓词”相关作品,探讨柳永词与歌妓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其文学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与分析。
目录
引 言 5
第一章 柳永生平 6
1.1早年经历 6
1.2流寓江淮 6
1.3科举之路 6
1.4浪迹天涯 7
1.5释褐为官 7
1.6转官辞世 7
第二章 宋朝歌妓分类及历史意义 8
2.1歌妓分类 8
2.2歌妓的历史意义 8
第三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衬托关系” 10
3.1衬托社会风气 10
3.2衬托心理状态 10
3.3衬托人物形态 11
第四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依赖关系” 12
4.1柳永依赖歌妓传播艺术思想 12
4.2歌妓依赖诗词传播内心思想 13
4.3柳永依赖歌妓表达人生追求 14
第五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促进关系” 15
5.1柳永词促进歌妓求词 15
5.2歌妓促使柳永创作尝试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引 言
柳永作为北宋词学的大家,却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少有俊才,尤善乐章”,“善为歌词”,在世人眼里,他是一个生性浪漫,精通音律的才子,但是出生仕途之家的柳永,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他生命中占到很大的影响,使他的人生信仰就是追求仕宦,这样使得生性浪漫的柳永和仕途之路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为他一生的悲凉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柳永选择了去与自己同样悲惨命运的歌妓为伍。他的读者群体遍及天下,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市井百姓,都想一睹柳永词的风采。既然北宋初年词还是诗余,那么柳永是如何在士大夫的不屑和青楼女子的崇拜中华丽转身的呢?柳永词又何以在北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坛占得一席之地?我们不妨看看歌妓是如何成就了当时的柳永?
第一章 柳永生平
1.1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淳化元年(990年),父亲柳宜入东京上书,担任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其父因赞善大夫调派扬州,柳永跟着父亲一同前往扬州,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住在家乡,游览名胜古迹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作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1.2流寓江淮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担任杭州的知府,但他的门下学士却十分苛刻,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回到京城担任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
1.3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1.4浪迹天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一气之下柳永准备离开京城,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于是写下了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人皆不在,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在渭南游玩之时,写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到了成都,此时田况担任益州的知县,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
1.5释褐为官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大赦天下以显其仁厚,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立即从鄂州赶赴京师。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1.6转官辞世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此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第二章 宋朝歌妓分类及历史意义
2.1歌妓分类
歌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自古以来,青楼便是最能抒发文人墨客的感情的宣泄地,宋代的歌妓更是将宋词推至一个新的制高点,宋代的歌妓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官妓,家妓和市井妓。本文以“官妓”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宋代官妓,包括朝廷教坊歌妓,军中歌妓以及地方州郡歌妓。朝廷教坊的歌妓专门是为了皇帝和王公贵族服务,她们的基本职能就是在皇帝举行的宫廷宴会上进行歌舞表演;北宋时期的教坊隶属宣徽院,分为使,副使,判官等,逐层管理。
目录
引 言 5
第一章 柳永生平 6
1.1早年经历 6
1.2流寓江淮 6
1.3科举之路 6
1.4浪迹天涯 7
1.5释褐为官 7
1.6转官辞世 7
第二章 宋朝歌妓分类及历史意义 8
2.1歌妓分类 8
2.2歌妓的历史意义 8
第三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衬托关系” 10
3.1衬托社会风气 10
3.2衬托心理状态 10
3.3衬托人物形态 11
第四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依赖关系” 12
4.1柳永依赖歌妓传播艺术思想 12
4.2歌妓依赖诗词传播内心思想 13
4.3柳永依赖歌妓表达人生追求 14
第五章 柳永词与歌妓的“促进关系” 15
5.1柳永词促进歌妓求词 15
5.2歌妓促使柳永创作尝试 16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引 言
柳永作为北宋词学的大家,却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少有俊才,尤善乐章”,“善为歌词”,在世人眼里,他是一个生性浪漫,精通音律的才子,但是出生仕途之家的柳永,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他生命中占到很大的影响,使他的人生信仰就是追求仕宦,这样使得生性浪漫的柳永和仕途之路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为他一生的悲凉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柳永选择了去与自己同样悲惨命运的歌妓为伍。他的读者群体遍及天下,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市井百姓,都想一睹柳永词的风采。既然北宋初年词还是诗余,那么柳永是如何在士大夫的不屑和青楼女子的崇拜中华丽转身的呢?柳永词又何以在北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坛占得一席之地?我们不妨看看歌妓是如何成就了当时的柳永?
第一章 柳永生平
1.1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淳化元年(990年),父亲柳宜入东京上书,担任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其父因赞善大夫调派扬州,柳永跟着父亲一同前往扬州,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住在家乡,游览名胜古迹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作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1.2流寓江淮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担任杭州的知府,但他的门下学士却十分苛刻,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回到京城担任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
1.3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1.4浪迹天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一气之下柳永准备离开京城,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于是写下了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人皆不在,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在渭南游玩之时,写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到了成都,此时田况担任益州的知县,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
1.5释褐为官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大赦天下以显其仁厚,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立即从鄂州赶赴京师。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1.6转官辞世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此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第二章 宋朝歌妓分类及历史意义
2.1歌妓分类
歌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自古以来,青楼便是最能抒发文人墨客的感情的宣泄地,宋代的歌妓更是将宋词推至一个新的制高点,宋代的歌妓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官妓,家妓和市井妓。本文以“官妓”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宋代官妓,包括朝廷教坊歌妓,军中歌妓以及地方州郡歌妓。朝廷教坊的歌妓专门是为了皇帝和王公贵族服务,她们的基本职能就是在皇帝举行的宫廷宴会上进行歌舞表演;北宋时期的教坊隶属宣徽院,分为使,副使,判官等,逐层管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