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情爱困境浅析

题目几种典型情爱困境浅析[20191216163418]
内容摘要: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偏爱和擅长情爱题材。《昨日之旅》是其故去多年才被重新发现的一部情爱小说。从情爱困境的角度切入,根据性质的不同,小说的主体可划分为情爱认同困境、情爱追求困境、情爱维系困境三大部分。情爱认同困境主要涉及忘年恋和婚外情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劣势,情爱追求困境则以追踪男女主人公主观的心理障碍为主,情爱维系困境论述了距离、战争这些客观因素对情爱维系的影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茨威格《昨日之旅》情爱困境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情爱认同困境 1
(一)忘年恋的伦理认同困境 1
(二)婚外情的道德认同困境 3
三、情爱追求困境 5
(一)身份的悬殊 5
(二)沟通的障碍 6
(三)年龄的差距 7
四、情爱维系困境 8
(一)距离对情爱维系的影响 9
(二)战争对情爱维系的影响 10
五、结语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几种典型情爱困境浅析
——以《昨日之旅》为例
一、引言
茨威格是20世纪蜚声国际的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他的一生以写作中短篇小说和传记为主。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等等。茨威格是一个擅长心理描写、擅长叙述与修辞的小说家,也是一个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他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后一直为反战而努力。二战爆发后,由于犹太裔的身份和自己的政治主张,茨威格被纳粹驱逐,变得流离失所,先后辗转于英、美各国,最后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怀着“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与第二任妻子双双自杀。《昨日之旅》的部分章节初发表于一九二九年,直到一九八七年,它的全文才被发现。“这篇小说的情节,时间跨度很大,从第二帝国(即威廉二世执政的德意志帝国)时期,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法西斯上台的前夕。”《昨日之旅》依旧是茨威格钟爱和擅长的情爱题材,在小说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探讨了爱情所能经受的考验。本文试图从情爱困境入手,对小说进行论述和分析。
二、情爱认同困境
认同分为两类:一是自我认同,一是社会认同。通俗地讲,就是主体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以及他者认为主体是对的。这一部分论述的伦理认同困境属于后者,而道德认同困境同时包含两者。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面临的情爱认同困境不仅出现在恋情发展的初期,还出现在旧情复燃的阶段,可以说是自始自终在影响着当事人的情绪、行为和判断。
(一)忘年恋的伦理认同困境
根据一般的定义,“忘年恋”是指年龄相差很大的两个人之间的恋爱关系,这里的年龄差距通常都多于十岁。《昨日之旅》中的男女主人公——也就是化学博士路德维希和他的老板枢密顾问G的夫人——应当属于“忘年恋”。小说在开篇处就提到:“他(指路德维希)当年二十三岁,第一次来到她(指夫人)家。”而其后又提到:“这家十一岁的男孩(也就是夫人的儿子)成了他(路德维希)的朋友,对他满怀热情。”当时,夫人的孩子已经十一岁了,夫人的年龄可想而知。而九年后,路德维希回到法兰克福,“她(指夫人)那依然左右分开的头发,左边已夹着银丝”。这些细节表明,夫人应年长路德维希十岁有余。
路德维希和夫人不仅属于“忘年恋”,更是属于“忘年恋”里较为特殊的一种——女老男少。由于偏见,世人认为,在这种搭配里女性是主动和“占便宜”的一方,所以不认可这种搭配。在这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在方方面面都处于弱势的地位,感情方面也不例外。
保加利亚剧作家、小说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提到:
原始社会的解体自然而然地导致了阶级制度。男人成为生产资料的私
有主、一切尘世财富的占有者,妇女则沦为男子永世的社会附属物。女人成
了平庸的俏皮话的笑料和道德职责的对象。
文艺复兴时代和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妇女的屈辱地位有所缓和。
但是传统的夫权仍然保留下来了。妇女还是从属于自己的老爷、永世
不移的一家之主。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下,女性成为了男性的一种资源,女性并没有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所以,女性没有太多自主权,年老的女性想跟一个年轻的男子在一起,更是无从谈起。伦理不会认同这样一种搭配。
伦理的不认同带来的是当事人自我的纠结、扭捏和顾虑。书中有两个细节,均发生在旧情复燃阶段(也许是九年后,夫人的苍老开始明显)。其中之一来自路德维希。九年后,路德维希回到法兰克福,与夫人约定乘列车去海德堡故地重游(十年前的某个星期天他们曾有过一次愉快的郊游),在列车上,路德维希“按捺不住地想要低下头去用嘴唇亲吻(夫人的)这双手,或者把这双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的手握到自己手里,哪怕就一秒钟,一秒钟!但是车厢里那几位饶舌的先生已经开始好奇地打量起他来。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他一言不发地把身子往后一靠”。同龄人在公共场合有偶尔且适度的亲密举动,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即使是一战后的德国,我想情形也不会相差太远。但路德维希显然不认为他享有同等的权利。他要保住的秘密是什么?正是与夫人的旧情人的关系。这说明他是忌惮他人的目光的。
另一个细节来自夫人。在他们到达海德堡,下了列车,去旅馆开房的时候,在路德维希去前台登记的过程中,“夫人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一张海报面前,假装兴致勃勃地看预告。”而当博士先生登记好,催促夫人上楼的时候,“夫人离开那张陌生的海报,没有把脸转向他,举步向楼梯走去,缓缓的、艰难的、迈着沉重的脚步。”夫人如此地不自在,也是因为忌惮他人的目光。她同样不希望他人识破自己与路德维希的关系。
“忘年恋”——这里主要指女老男少这一种情形——得不到伦理的认同,是路德维希与夫人的恋情遇到的困境之一。也许它并非导致路德维希与夫人最终未能结合的根本原因,但却实实在在成了二人相恋过程中的障碍。
(二)婚外情的道德认同困境
婚外情与人类的婚姻制度相伴而生。一方面,它从未从人类的生活中退场;另一方面,它又饱受舆论鞭挞。根据普遍接受的定义,婚外情指有婚姻关系的其中一人,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超出友谊的关系(不论是否有性行为)。与“忘年恋”仅仅承受伦理的压力不同,婚外情的当事人除了承受伦理的压力,还是承受道德的谴责。因为“忘年恋”不存在第三方受害者,而“婚外情”却实实在在会伤害婚姻中另一方的感情和利益。婚姻是个复杂的东西——
结婚的风俗,总是三个因素的混合物,可以统称为本能的、经济的、宗
教的因素。
婚姻是远比两个人相伴的快乐更为严肃的大事。它是一种制度,由于它
生儿育女的事实,形成了社会一部分中亲密无间的组织,它所具有的重要性
的扩展,要远在夫妇间个人感情之上。
路德维希和夫人显然是属于婚外情的。只是九年前与九年后,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九年前,路德维希第一次来到夫人和枢密顾问G的家,路德维希是单身,而夫人已婚。九年后,已经成家的路德维希从墨西哥回到法兰克福,当时枢密顾问已死,所以夫人是单身(丧偶),而路德维希是已婚。
婚外情带给路德维希和夫人的困扰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相互吐露心意到路德维希出发前往墨西哥的这段时间内,二人常“像两只动物,在昏暗的走廊里,在一扇门背后,在一个角落里,在忙里偷闲的两分钟里彼此相遇,便热烈地、贪得无厌地扑到对方身上”,这些偷欢的地点表明,路德维希和夫人都万分清楚,这是一份见不得光、见不得人的感情。一方面夫人“得在她的丈夫、儿子和一批仆人面前掩盖她那一再流露的柔情蜜意”,另一方面路德维希“必须在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想好如何筹划、如何开会、如何计算”,更加直接地表明了二人的顾忌和担忧。而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天,路德维希难以克制炽热的情欲,意欲占有夫人的身体,夫人的回答更加雄辩地证明了“婚外情”这种得不到伦理和道德认同的情感长期以来对她的困扰——“我不能在这里,不能在我的、在他的宅子里做这事。”性是夫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倘若被突破,就意味着对丈夫——也就是枢密顾问G——的彻底背叛。
一战结束后,路德维希与夫人恢复通信。在信中路德维希告知夫人自己已经结婚的消息。夫人的回信很平静,使路德维希感觉到“一切往事似乎都消融在持续有效的关怀之中,激情净化成水晶般纯净的友谊”,夫人这种态度的转变应该也与路德维希已婚的事实不无关系。同时笔者认为,这也是路德维希回到法兰克福见到夫人后,夫人不像他意想中那么热情的原因之一。
九年前的夫人顾及的是自己对丈夫的忠诚,九年后的夫人顾及的是路德维希对自己的妻子的忠诚。这似乎是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更加具有道德感的例证。由此可知,如果说“忘年恋”只是让当事人觉得“我不过在做一件别人眼里不对的事”,那“婚外情”就是“在做一件别人和自己眼里都不对的事”了。“婚外情”是比“忘年恋”更加困扰主人公的情爱认同困境。
三、情爱追求困境
对于一件事,谈不上认同,也就更加谈不上追求。但即使摆脱了认同方面的困境,还有一些主观的、客观的障碍会阻碍追求的过程。这些障碍与是非无关,但与人的内心、自我评价相关。在小说中,这些障碍是路德维希与夫人的情爱追求之路上不容忽视的抗性因素。这些障碍同样既存在于男女主人公情爱发展的前期,又存在于九年后二人重逢时的旧情复燃阶段。
(一)身份的悬殊
根据茨威格的叙述,路德维希“过早地脱离了童年时代,因为贫穷而备受屈辱,靠行善者施舍的免费饭菜果腹,长大成人后,又靠担任家庭教师和辅导老师苟延残喘,苦熬岁月。由于缺衣少食,穷困落魄,他变得愤世嫉俗。为了购买书籍,他白天辛辛苦苦地去一文一文地挣钱,夜里疲惫不堪,还神经极度紧张地攻读大学课程”。路德维希属于德国典型的贫门子弟,试图通过学业,发愤图强,最终出人头地。这类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敏感、自卑、自尊心强。这些特点放到感情问题上,自卑使他们感到自己配不上对方,自尊心强使他们害怕遭到拒绝,敏感又导致他们会将一些细小的矛盾放大。
最初枢密顾问邀请路德维希来家里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路德维希是拒绝的,原因“并非其他,只是一股极端扭曲的傲气,由于在无比穷困的境遇下度过童年,他深受伤害,感到羞耻。”“他心灵深处充满了对于上层人士极其氛围的仇恨。”傲气和仇恨,只是带着自尊心的面具出场的自卑。后来枢密顾问的病情恶化,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路德维希才不得不答应他再三提出的让自己担任私人秘书的请求。
刚搬进枢密顾问家时,和住在其他的富人家一样,路德维希有着强烈的不适感。自卑和敏感让他觉得——“他只不过是个用人、奴仆、舔盘子的可怜虫,看上去是人,实际上只是家具,是花钱买来的、可以借来借去的、失去自己生活的一个人。”是夫人的善意舒缓了他的抵触情绪,也让他对夫人产生了好感。尽管如此,路德维希在与夫人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带着强烈的自卑感。
从初次见面开始,他就钟情于这个女人。尽管他这种感情如此强烈、毫
无保留地把他送进梦幻之中,他还是缺少一种决定性的、具有穿越一切的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3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