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十娘莘瑶琴看明代歌妓的婚恋观

摘 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二文,以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展现了传统的“郎才女貌”和新型的“弃士选商”这两种婚恋观,透露了明代人们价值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商贩地位有所提高的真实局面。本文通过对比举例分析杜、莘人物形象、思想性格、悲剧意义等方面,发现明代女性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对封建礼法的反抗程度加深,以及在市民观念里金钱所占比重加大。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杜十娘、莘瑶琴形象异同 3
1.1杜、莘形象之同 3
1.2杜、莘形象之异 3
1.2.1性格差异 4
1.2.2思想观念差异 5
1.2.3处事差异 5
第二章 不同结局与成因 7
2.1充满意外的故事情节 7
2.2不同的选择导致必然的结果 7
2.3情与理的冲突 8
第三章 金钱的重要地位 11
3.1故事的隐性线索——钱 11
3.2另类金钱代表——杜、莘的“百宝箱” 12
3.2.1“百宝箱”——现实与理想交织 12
3.2.2“百宝箱”——爱情理想的寄托 13
3.2.3百宝箱——沉没的不只是金钱 14
3.3金钱的代表——商人 14
第四章 故事时代意义及其体现的婚恋观 16
4.1创作背景及冯梦龙思想 16
4.2对《负侬情传》的继承与创新 17
4.3杜莘故事的文学意义 18
4.4杜莘分别代表传统、新型两种婚恋观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引言
自古歌妓地位低贱,但随着市民阶级的崛起,话本小说中对歌妓的爱情描绘也越来越多。文人们对于市井生活的描写也越来越通俗详实,冯梦龙的“三言”算是其中翘楚之一。
“小说观念的转变,是随着对小说的虚构性和真实性——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相互关系的认知发生的”,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序》中提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故而冯梦龙的作品可说是生活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冯梦龙的作品“是在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有所滋长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带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他的“三言”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市民阶级生活的描写是当时市民阶级思想文化的真实反映。“三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则是当时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关系看法的真实表达:鞭笞忘恩负心之人,批判看中门当户对、富贵权势的传统封建阶级婚姻观念,歌颂了纯正专一的爱情观。
现今学界针对这两篇文章的研究颇多,大多总结为如下方面:
一是通过作品人物形象来研究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现状。如从市民思想角度对比两部作品;通过对比杜十娘、莘瑶琴与王三巧来分析她们的爱情观。
二是通过将文中女性角色与同时代或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作比较的方法,研究杜莘二人所具有的女性自主权的特点。如:将杜十娘、莘瑶琴和茶花女相比较;将杜十娘与崔莺莺相比较;将杜十娘与近代茶花女相比较。
三是用举例、对比等方法探讨时代观念、人物的性格行为等因素对人物结局的影响。如从社会与性格出发分析杜十娘爱情悲剧的原因;从杜、莘二人的相同命运出发来分析她们不同结局的原因;对比杜十娘与莘瑶琴从而分析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
四是研究其中人物形象的美学特性,从美学角度出发,探析人物所代表的新文化、新精神与旧制度、旧伦理的冲突碰撞下所体现的独立自主的女性思想。如:对杜十娘悲剧形象美学价值的分析;从杜十娘之死的角度分析其美学意义;对“三言”中女性悲剧的审美特征的探析。
对于杜、莘二人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大多零散,且多从单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描写,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所选角度大小不一,多有重合。而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把文中的人物放置于当时所处的资产阶级萌芽的政治文化背景中,将其与《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莺莺传》、《李娃传》,以及同时期的《玉堂春落难逢夫》、《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等作品相比较,进一步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了解作者“重情轻理”的思想观念,通过探究明代时期歌妓的婚恋观,更进一步的探索当时的市民阶级对于婚恋嫁娶的观念看法。
第一章 杜十娘、莘瑶琴形象异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取自冯梦龙所写的“三言”,是冯梦龙反映妇女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多篇文章中较为出色的两篇,前者出自《警世通言》,后者见于《醒世恒言》。
故事分别讲述了一位极富盛名的妓子渴望从良,找到一个满意的男子后自赎己身的故事。主人公杜十娘和莘瑶琴身陷青楼,以色侍人。厌倦了迎来送往生活的她们,渴望能找到一个良人共度一生,能过到平凡幸福的生活。为此,十娘找到了李甲,瑶琴定下了秦重,二女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鸨母周旋,成功的自赎己身。但是十娘却因孙富的出现被李甲所卖,绝望下怀金投江;而瑶琴用自己的私房钱助秦重做生意,并找回自己的生身父母,幸福一生。
1.1杜、莘形象之同
杜、莘的人物形象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杜十娘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是燕京歌妓的“风流领袖”。 其“浑身雅艳,遍体娇香”的绝艳令当时的王孙公子趋之若鹜,对于十娘艳名之盛,书中有词云:“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院中若识杜老微,千家粉面都如鬼。”同样的,莘瑶琴为宋时临安众妓之魁首,长得娇艳非常,“又会写,又会画,又会作诗,吹弹歌舞都余事。常把西湖比西子,就是西子比他也还不如”,富豪公子慕其颜色,备厚礼求见者众。现今的研究多看重杜、莘二人都是绝色,又都有“从良之志”的共同点,而忽略了她们最重要的共同点是二人都有钱,十娘有个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内有万金之多;瑶琴也积攒了几箱银子,单赎身就拿出了千金之数,两人的财富指数可见一斑。
1.2杜、莘形象之异
我们说二女都有才有貌有钱,即使未遇良人也能幸福后半生了,更别提二人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良人,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两人的相似性并没有让她们拥有相同的结局,她们生存背景、思想观念和婚恋观的不同造成了她们挑选的结婚对象不同,使得两人故事的发展也开始变得南辕北辙,导致了一悲一喜的结局。
1.2.1性格差异
杜十娘与莘瑶琴都是名妓,两人都被迫沦落风尘,都有着极高的女性自主平等意识,但十娘比瑶琴更加成熟,更加泼辣,也更加的懂人情世故,当然也更向往自由的生活。
十娘自十三岁破瓜开始,沦落风尘七载,她见多了黑暗现实,故而更渴望脱离现在的生活。她能成为名妓之首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还有着她待人接物的老练以及她七窍玲珑的心。瑶琴则不同,瑶琴自小受闺阁教育,即使后来沦落风尘,也是锦绣珍宝般的供养着,这使得她只见识了黑暗世界的一角,养成了任性天真的性子,她没有十娘那些曲曲绕绕,在人情世故上也没有十娘的老练,但胜在她善良直爽,才情具备。
十娘知道鸨母“贪财无义”,在寻找从良之机的同时也在积攒财物以作日后之用;瑶琴在刘四妈的劝导下一心寻找良人同时也在积累财富,两人都想要从良,也都知道钱财的重要性。十娘在见到李甲,“有心向他”时,并没有马上说明,而是耐心观察等待,确定李甲是否能成为自己的良人,即使后来确认了,也成功赎身,十娘还是没有告诉李甲“百宝箱”的存在;瑶琴则不同,瑶琴在开始没有选择秦重,然而她一旦确认就迫不及待的喊出了“我要嫁你”心声,且在秦重说自己“家贫力薄”时,说出自己存有资金,可自己赎身的事实,她没有像十娘那样多加试探,也没有隐瞒自己有钱的事实,这可以看出瑶琴的天真直率。十娘是泼辣的:在杜妈妈嫌弃李甲,叱骂十娘的时候,十娘没有忍耐,而是选择了反击,说出李甲“也曾费过大钱来”的事实;在鸨母冲动提起出些银子可让十娘跟了李甲去的话时,十娘抓住了机会与鸨母周旋换来十日筹三百两的约定;在最后鸨母想要反悔时说出让李甲带走银子,自己自杀的话,使鸨母无计可施;在孙富使计骗得李甲转卖自己时,大骂孙富李甲无义。瑶琴虽也泼辣,却做不到如此,她更多的是任性,她在被王九妈和金二员外用计梳弄后,对金二员外“劈头劈脸,抓有几个血痕”;在刘四妈劝说时,说出“繇(yóu)他批点,怕怎地”、“我不做这样事”、“宁甘一死,决不情愿”的话来;在初见秦重时说出“并不闻说起有什么秦小官人!我不去接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之语。瑶琴也是善良的,见秦重花了钱却未得到回报,便给了他二十两作为资本,并许诺“若本钱缺少,异日还有助你之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