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生态新城为例

目 录
1 引言1
2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2
2.1 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2
2.2 社区文化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2
3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的成因6
3.1 客观因素6
3.2 主观因素8
4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分析9
4.1 专业优势9
4.2 政府的支持10
5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11
5.1 个案工作11
5.2 小组工作12
5.3 社区工作13
5.4 社会政策14
结论16
致谢17
注释18
参考文献19
附录A 20
附录B 22
1 引言
社区文化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社区内成员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涵盖了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内容,是社区居民普遍认可的知识、道德、信仰、风俗等一切精神财富[1]。由于各自成长的环境和发展的进程有所不同,各个社区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创造了贴切社区实际的文化发展模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特色,简单地概括起来,社区文化有以下几种基本特征:地域性、开放性、多元性以及群众性[2]。社区文化是融健身娱乐、大众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为一体的多元介质,主要有融合与规范、教育与娱乐、传承与发展和提高居民修养等功能[3]。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石,其地位日渐凸显,它的良好建设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和不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动力。其中,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灵魂,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文化素质、增进社区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实际来看,社区工作者们积极通过动员各方面力量和整合多种资源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不可避免的衍生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拓宽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支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4]。近几年,由于社会工作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各个群体和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纵观学术研究的成果,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方面的理论探讨,学者们主要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论述社会工作对社区的介入,如优势视角,或是立足于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不同进行阐述,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社区、留守儿童社区和老年人社区等领域,而有关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前沿少之又少。从实践层面来说,社会工作在中国社区方面的领域和范围的应用还是相对比较窄的,社区服务、社区戒毒这两个方面有所涉及,而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实际介入和实地调查比较少。鉴于此,本课题在论述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文化建设可行性的同时,着重探析社会工作介入视角下如何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尝试以专业社会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介入社区文化建设,为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探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2 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引导以及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各地方的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社区文化设施的配备、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政策宣传引导等方面。与此同时,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显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2.1 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集中在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两方面,主要表现在:
2.1.1 文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层上的体现,是开展社区活动的基本物质保障。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淮安市生态新城范围内超过一半的社区内基本上配备有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宣传栏,有的社区设有兵兵球室、阅览室、棋牌室及文艺活动室等文化设施,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娱乐需要。值得肯定的是,有的社区根据自己的发展愿景和实际情况,设立了独特的文化设施,如康体嘉苑小区针对老年人这一群体设置了名为“百姓大舞台”的活动设施,定期为他们举办戏曲表演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1.2 社区文化活动得到开展
得益于社区文基础化设施的初具规模、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区文化队伍的扩大,淮安市生态新城内的社区的文化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社区文化的活动日益丰富起来。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形式多样。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性的文化活动,来配合政府宣传中心工作。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社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定期举办棋牌娱乐、麻将比赛、怡普乐大赛、理疗讲座、心理咨询讲座、康复健身训练、掼蛋比赛、养生讲座、健身操训练、文娱演出、法制宣传等活动。另一方面是业余文化团体在社区文化活动中作用日渐突出,这些团体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社区文化活动,如由中老年妇女自发形成的广场舞团体、戏曲团体等等。
2.2 社区文化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
社区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前沿、最基层的部分,同样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环节。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具体的形态而单独存在,需要通过具体的形态得以表现,社区行为层是以物质层为基础,以制度层为规范,以精神层为支配,并反作用于物质层、制度层及精神层[5]。在实地走访中,主要是围绕社区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四个维度来探讨淮安市生态新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社区物质文化层是通过物质形态得以表现的,包含了经过社区成员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它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精神对象化、物质化的具体体现[6]。评价一个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看是否从本社区实际出发,是否满足居民的需要;二是要看这些文化设施和环境对社区居民的利用和实际受益情况。
表1 您对目前社区的文化设施数量的评价
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过多浪费 2 1.1 1.1
正好 56 33.2 34.3
不足 111 65.7 100.0
非常差 0 0 0
比较差 19 11.2 11.2
一般 92 54.4 65.6
比较好 23 13.7 79.3
非常好 13 7.7 87.0
不清楚 22 13.0 100.0
合计 169 100.0
调查结果显示,11.2%的居民认为所在社区的管理制度比较差,54.4%的民觉得社区的管理制度一般,只有少数一部分人对社区的管理制度比较认同,还有一部分居民对社区现有的规章制度存在认知上的盲区,不知道社区的相关制度,这从侧面上反映了社区管理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并且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向居民普及一定的知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