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词的释义和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和基础。对于中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如果他们想要正确地使用汉语,拥有大量的汉语词汇是必不可少的。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掌握和使用汉语词汇文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在学习汉语词汇的。因为没有相应的家长语言,学习者理解它是比较困难的,从而使它成为障碍。跨文化沟通,本文主要研究语言词汇教学中文化词汇的特殊性;分析了汉语教学中词汇与文化因素的关系。作为一个外语语言。本文对其范围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文化词;对文化词语的翻译做一个简要的描述。在同一时间,对学习者对文化词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调查。论文的最后讨论了文化词汇t缓存信息的具体策略,并提出了教学的注意点。
Key word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 culturalwards teaching; practice of teaching 目 录
引 言 1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与文化 2
1.1 文化词教学的提出 2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文化附加含义 2
2 关于汉语文化词 3
2.1 汉语文化词的内涵 3
2.2 汉语文化词的分类 3
2.3 汉语文化词的释译问题 4
3留学生学习新文化词情况的调查 6
3.1调查范围及对象 6
3.2调查结果分析 6
3.3相关教学建议 7
4 对外汉语文化词教学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9
4.1 对外汉语文化词教学的策略 9
4.2 文化词教学的注意事项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附 录 16
引 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和句型教学一直是重点,词汇教学为人们所轻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语,而科学有效的释义,可以激发学习者对学习的向往,减轻他们对词汇的畏惧。汉语词汇中的文化词是比较重要的,并且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比较困难。需要老师有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通过国内留学生的调查,了解到他们的兴趣不仅仅是学习汉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还有跟多的兴趣是了解中国的文化,想知道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文化词是具有文化附加含义的词汇。所以文化词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从词汇入手,找出其中带有文化含义的词汇,浅显的对文化词进行描写和阐释,找出文化词的特点。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文化词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汉语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了解、沟通和融合,同时找出更合适、更具可操作性的文化词教学方法。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与文化
1.1文化词教学的提出
首先来了解一篇文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课文讲的是北京独具特色的胡同,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胡同的起源、结构和孤独。这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本文中有很多文化词汇:胡同、北京城、烟袋斜街、皮库胡同、四合院、民国、车水马龙。
接着来看一篇《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中有许多的文化色彩词,例如:科举制、君子、仁爱、中庸、明德、修身、废點百家、独尊儒术。
分析以上的例子,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词汇都与中国文化紧紧相连。几千年来,?文化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所以,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就是一大难题。萨皮尔曾经说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离不开社会流传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和信仰。”可见,语言和文化分不开。由此,文化词的教学可以以整体的方式将文化和词汇结合起来。用文化促进教学,通过词汇促进文化是教学的最佳途径。所以,对外教学的学者们提出了文化词教学。
1.2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文化附加含义
词汇的文化意义范围涉及比较广泛。汉语中的一个词可以有多个意思,有的是文化赋予它的意思,还有就是它的本意。我们拿植物中的百合和玫瑰来说,中国人把百合比喻为家庭之间百年好合,欧美人用玫瑰表示浓烈的爱恋。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同一个文化词的文化意义在不同民族之间是不相等的。“龙”在汉语中表示吉祥神圣,而在英语中则表达凶恶。汉英同一个词的文化附加意义则完全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忌讳不了解别人的文化而引起的交际失败。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就可能在交际中犯错误,甚至发展交际冲突。这一部分简要说明了这一点作为文化词汇教学的参考。
2 关于汉语文化词
2.1 汉语文化词的内涵
汉语词语可以分为普通词语和文化词语。但一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和社会背景下就会被附加特殊的含义,也就转化成具有文化附加含义的词语。孟子敏关于文化词的说明是:“社会赋予词或短语的文化意义。包括感情色彩、比喻意义、借代意义和特有的概念意义” ,王国安认为文化词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中国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词语” ,杨德峰则认为:“文化词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 ,常教宇认为文化词是“本身具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蕴含着深层的族文化意义”。根据他们的观点来看,对于汉语文化词有一个新的认识:所谓汉语文化词就是汉语中所蕴含的关于中华文化的信息。
2.2 文化词的分类
(一)文化词中的传统文化词
所谓“人民食粮”是外国学生觉得最有趣、最容易接受的词汇。留学生的政治文化词和经济文化词汇往往涉及不到,理论性比较强。教师则略过,了解即可。文学词汇和艺术词汇也是外国留学生感兴趣的,因为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才更有利于他们对相关文化术语的理解,我相信它会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单词我们发现与留学生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
(二汉语文化词中的新兴文化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反映当前社会的新兴文化词诞生了。它们已经成为了汉语文化的切入点。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在1983年的除夕晚上首次直播了一台新春晚会。晚会有相声、小品、戏曲、歌曲、杂技等节目样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春晚”这个文化词已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根植在民众中。有喜剧对话、速写、歌剧、歌曲、杂技等。它们收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根植于公众,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欢迎。“草根明星”也是一种新文化,因为一些没有经过专业的演戏学习,但他们凭借自己的演技,让跟多的人知道了他们,成为了明星。这种人称之为草根明星。
2.3 文化词的释译问题
汉语是汉民族自己的语言,第二语言学习者母语的系统里没有相对应的词汇, 当外国学习者使用母语来解释文化词汇时,他们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解释的清楚,不明白为什么。文化词语的解读也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释译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