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是指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超过50%,这阶段大学生教育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本课题对15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统计到的数据进行SPSS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教育需求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和课外实习的需求,普及化时代大学生依旧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很重视将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较高,不再满足于被动地跟随专业课教师进行学习。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需求,社会工作视角
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
2.1 研究对象2
2.2 研究方法2
3 大学生教育需求调查数据与分析2
3.1 教育提供者方面3
3.2 教育方法方面3
3.3 教育环境方面6
3.4 教育内容方面7
3.5 教育功能方面9
4 大学生教育需求影响因素10
4.1 主体因素10
4.2 家庭因素11
4.3 同辈群体因素11
4.4 学校因素12
4.5 社会因素12
5 社会工作视角下满足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对策13
5.1 微观层面的介入13
5.2 中观层面的介入13
5.3 宏观层面的介入14
结论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教育需求调查问卷21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社会结构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在过去20多年里不断增长,增长幅度的波动由剧烈转向平稳。未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将对其规模的扩张起到推动作用。预计在2018—2022年之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突破50%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以后,大学生教育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为确保高等教育提供的理论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和实践训练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毕业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定义是由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Martin.Trow(1973)提出的。Martin.Trow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化。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前提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1]” 我国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适用性也怀有疑虑。林莉(2001)指出,Martin.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构建的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框架,而我国是“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大众化进程中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具有非均衡性,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化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局部质变推动总体量变,而不是像Martin.Trow所说的那样由量的增长带动质的变化。[2]
本文所研究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教育需求就是以Martin.Trow的界定为主要依据,所研究的教育需求主要指教育提供者方面、教育方法方面、教育环境方面、教育内容方面、教育功能方面等五个方面的需求。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主体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几方面的因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校总人数1.9万人,抽取样本15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4.0%,有效率91.3%。样本的具体构成如下: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89
65

48
35
年级
大一
24
17.5
大二
50
36.5
大三
46
33.6
大四
17
12.4
专业
车辆工程
23
16.8
社会工作
城乡规划
交通工程
产品设计
35
16
29
34
25.5
11.7
21.2
24.8
合计
137
100
2.2 研究方法
自编“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参照前人有关大学生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结合个人思考,自编“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教育需求调查问卷”。整份问卷从教育提供者、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等五个方面进行切入设计17道题,其中单选题14题,多选题2题,开放题1题。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大学生教育需求调查数据与分析
在进行研究之前,通过查阅前人的文献发现,前人对于大学生教育需求的研究多数是从具体某一方面的微观研究入手,如大学生卫生教育需求、大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等,本文选择从宏观视角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大学生教育需求分为教育提供者、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等五个方面。教育提供者方面是指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在课上讲授内容的具体需求;教育方法方面是指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在上课讲授内容时采取的方法的需求;教育环境方面是指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体育馆、自修室等硬件设施的需求;教育内容方面是指大学生对专业课知识学习和校外实习两方面的需求;教育功能方面是指大学生希望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自己能有怎样的收获和成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