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的情感表现(附件)
摘 要南唐后主李煜,是个不幸的国主,有幸的词人。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虽然他的前后期词题材内容很不一样,感情真挚却是其共同的特点。他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全面展现了李煜的文学造诣与丰富情感。本文拟通过对其前后期创作的深入探究,透视其词真挚而丰富的情感表现。目 录
1 绮丽奢华的前期词 1
1.1 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1
1.2 描写国亡在即的忧惧 2
2 哀怨缠绵的后期词 4
2.1 亡国后的追悔 4
2.2 囚禁中的隐忍 5
3 从其词,透视人物情感 7
3.1 寄情于词,直抒胸臆 7
3.2 至情至性,极致的乐与悲 7
3.3 浓重的悲剧意识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李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帝王,由于他在政治上的无能,生活上的奢华与放纵,致使南唐国亡;但也正因为作为帝王的不幸,造就了他作为词人的大幸。若是没有亡国被俘这一沉痛的人生体验,他的词作也未必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由于经历了从帝王到臣虏的人生巨变,他的前后期词才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主要聚焦于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的描写,洋溢着喜剧般的轻松与快乐。后期则主要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对不幸遭遇的叹息,充满着哀怨与绝望。但无论是前期的陶醉于急弦繁管之乐,还是亡国后沉浸于凄风苦雨之悲,他的词都不失真性情。正由于他将这种真挚的情感融入作品并赋以灵魂,才使得作品内容更加饱满,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1 绮丽奢华的前期词
1.1 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李煜出生前,他的祖父只是一个显宦。出生后,他的祖父从吴国杨氏手中夺取政权,建立了南唐王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P45的李煜,不谙世事,目光所及,无非宫女嫔娥,金玉锦绣,所作之词也离不开宫廷生活的婉丽绮靡。正因为涉世未深,所以他的词作往往透着一股“真”。且看这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2]P49
李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夺取政权,建立了南唐王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P45的李煜,不谙世事,目光所及,无非宫女嫔娥,金玉锦绣,所作之词也离不开宫廷生活的婉丽绮靡。正因为涉世未深,所以他的词作往往透着一股“真”。且看这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2]P49
李煜词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绚丽多姿的歌舞,光彩照人的宫娥,欢乐喜庆的氛围,彰显了李煜喜欢赏玩和游戏人间的本性。这位词里的王者,很在意浓妆艳抹的宫女的同时,也喜欢用脂粉修饰文辞。他的词,华美动人却又不失典雅。结尾二句,从豪华热闹而转向清静淡泊,更显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
又如《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2]P35
研究者多认为这首词直接剖露了李煜和小周后私会的情景。“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艳明丽,而薄雾轻轻笼罩,渲染出一种柔和朦胧的氛围。第二句用一个“好”字,说明了此时正是幽会的大好时机。词中丝毫没有表现出帝王的尊贵与矜持。虽然俚俗,却情真意切。一言以蔽之:“言浅意真情切”,显示了李煜词风的自然率真,不同于一般的矫饰之作。
下面这首《一斛珠》中写的是娇媚妖娆的佳人的形象: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倚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3]P9
上片从晓妆写到清歌,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但都未曾描写男女的爱恋。然而下片却写佳人饮酒后,醉眼迷蒙地凝望情郎,并把口中嚼碎的绒线吐向情郎。画面中的人情态大胆放纵,但也娇俏可爱。由于词人的精细刻画,使这一画面显得极其生动,美人的声情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词人用生新的语言给读者画了一幅情人之间天真烂漫的欢笑调弄之景,实在传情之至。
1.2 描写国亡在即的忧惧
李煜前期创作中也有一些表达离愁和伤感情调的词,数量虽不多,成就却较高。这些词可能写于强敌压境,国势日衰之时,其弟李从善入宋而不得归来,李煜心中挂念而不能平静的忧愁情绪时时显露。另外,也因国即将亡,他常对以往的行为表示追悔,对前途感到惆怅,所以写下了一些凄凉哀怨之词: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2]P20
这首《清平乐》,上段言愁之欲去仍来,犹落梅拂了又满;下段言离愁随着人的脚步推移愈远愈浓,犹草之绵绵不断,皆为加倍写法。词人巧妙地将伤感离别的抽象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纯真的艺术境界。花下久立而恋恋不去,落梅如雪,拂拭不去,构成了优美而凄清的意象。这首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准确地表达出词人满腔的离愁别绪。
另有一首《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3]P16
全词以“恨”为主线,表示强敌压境,无力退敌的殷忧。开头两句,以景寓意,显示出国亡在即之凄状;“樱桃落尽”引起他许多触目之痛。但“蝶翻”的反衬,更让人悔不当初。“子规”悲鸣,“西”的喻意也非一般的方位之意,而是暗指兵从西至。“玉钩罗幕”让人联想到那倚窗凝望人的满心愁苦,却只能空悲切。山河破碎,美人空持罗带,怎一个“回首恨依依”能够道尽!“恨”是明线也是暗线,将亡国之悲表述得淋漓尽致,最是深切感人。
李煜前期词,无论是描写宫廷生活、男女爱情还是表达离愁别恨,其艺术价值相对而言不算太高。但也显现了他在描写切身体会和情感时独具的匠心。在词中他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着读者,牵动了读者的情思。
2 哀怨缠绵的后期词
与前期词相比,李煜的后期词则更能突出地表达个人满含的内心情感,同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詹安泰先生曾对他后期词的风格作了概括
1 绮丽奢华的前期词 1
1.1 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1
1.2 描写国亡在即的忧惧 2
2 哀怨缠绵的后期词 4
2.1 亡国后的追悔 4
2.2 囚禁中的隐忍 5
3 从其词,透视人物情感 7
3.1 寄情于词,直抒胸臆 7
3.2 至情至性,极致的乐与悲 7
3.3 浓重的悲剧意识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李煜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帝王,由于他在政治上的无能,生活上的奢华与放纵,致使南唐国亡;但也正因为作为帝王的不幸,造就了他作为词人的大幸。若是没有亡国被俘这一沉痛的人生体验,他的词作也未必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由于经历了从帝王到臣虏的人生巨变,他的前后期词才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主要聚焦于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的描写,洋溢着喜剧般的轻松与快乐。后期则主要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对不幸遭遇的叹息,充满着哀怨与绝望。但无论是前期的陶醉于急弦繁管之乐,还是亡国后沉浸于凄风苦雨之悲,他的词都不失真性情。正由于他将这种真挚的情感融入作品并赋以灵魂,才使得作品内容更加饱满,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1 绮丽奢华的前期词
1.1 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李煜出生前,他的祖父只是一个显宦。出生后,他的祖父从吴国杨氏手中夺取政权,建立了南唐王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P45的李煜,不谙世事,目光所及,无非宫女嫔娥,金玉锦绣,所作之词也离不开宫廷生活的婉丽绮靡。正因为涉世未深,所以他的词作往往透着一股“真”。且看这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2]P49
李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夺取政权,建立了南唐王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P45的李煜,不谙世事,目光所及,无非宫女嫔娥,金玉锦绣,所作之词也离不开宫廷生活的婉丽绮靡。正因为涉世未深,所以他的词作往往透着一股“真”。且看这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2]P49
李煜词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绚丽多姿的歌舞,光彩照人的宫娥,欢乐喜庆的氛围,彰显了李煜喜欢赏玩和游戏人间的本性。这位词里的王者,很在意浓妆艳抹的宫女的同时,也喜欢用脂粉修饰文辞。他的词,华美动人却又不失典雅。结尾二句,从豪华热闹而转向清静淡泊,更显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
又如《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2]P35
研究者多认为这首词直接剖露了李煜和小周后私会的情景。“花明月黯笼轻雾”繁花盛开,鲜艳明丽,而薄雾轻轻笼罩,渲染出一种柔和朦胧的氛围。第二句用一个“好”字,说明了此时正是幽会的大好时机。词中丝毫没有表现出帝王的尊贵与矜持。虽然俚俗,却情真意切。一言以蔽之:“言浅意真情切”,显示了李煜词风的自然率真,不同于一般的矫饰之作。
下面这首《一斛珠》中写的是娇媚妖娆的佳人的形象: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倚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3]P9
上片从晓妆写到清歌,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但都未曾描写男女的爱恋。然而下片却写佳人饮酒后,醉眼迷蒙地凝望情郎,并把口中嚼碎的绒线吐向情郎。画面中的人情态大胆放纵,但也娇俏可爱。由于词人的精细刻画,使这一画面显得极其生动,美人的声情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词人用生新的语言给读者画了一幅情人之间天真烂漫的欢笑调弄之景,实在传情之至。
1.2 描写国亡在即的忧惧
李煜前期创作中也有一些表达离愁和伤感情调的词,数量虽不多,成就却较高。这些词可能写于强敌压境,国势日衰之时,其弟李从善入宋而不得归来,李煜心中挂念而不能平静的忧愁情绪时时显露。另外,也因国即将亡,他常对以往的行为表示追悔,对前途感到惆怅,所以写下了一些凄凉哀怨之词: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2]P20
这首《清平乐》,上段言愁之欲去仍来,犹落梅拂了又满;下段言离愁随着人的脚步推移愈远愈浓,犹草之绵绵不断,皆为加倍写法。词人巧妙地将伤感离别的抽象愁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纯真的艺术境界。花下久立而恋恋不去,落梅如雪,拂拭不去,构成了优美而凄清的意象。这首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准确地表达出词人满腔的离愁别绪。
另有一首《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3]P16
全词以“恨”为主线,表示强敌压境,无力退敌的殷忧。开头两句,以景寓意,显示出国亡在即之凄状;“樱桃落尽”引起他许多触目之痛。但“蝶翻”的反衬,更让人悔不当初。“子规”悲鸣,“西”的喻意也非一般的方位之意,而是暗指兵从西至。“玉钩罗幕”让人联想到那倚窗凝望人的满心愁苦,却只能空悲切。山河破碎,美人空持罗带,怎一个“回首恨依依”能够道尽!“恨”是明线也是暗线,将亡国之悲表述得淋漓尽致,最是深切感人。
李煜前期词,无论是描写宫廷生活、男女爱情还是表达离愁别恨,其艺术价值相对而言不算太高。但也显现了他在描写切身体会和情感时独具的匠心。在词中他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着读者,牵动了读者的情思。
2 哀怨缠绵的后期词
与前期词相比,李煜的后期词则更能突出地表达个人满含的内心情感,同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詹安泰先生曾对他后期词的风格作了概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