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救赎以女心理师为例

摘 要《女心理师》是毕淑敏成为一名心理师后继《拯救乳房》后的又一力作,当《女心理师》(上、下)分别在2007年3月和5月相继出版时,曾引起了读者和文坛的广泛关注。毕淑敏在创作《女心理师》时依旧站在女性的角度关注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品中不仅有毕淑敏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更有毕淑敏对女性走出困境所寄托的希望。因此,本论文将从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救赎、女性书写的终极追求这三个方面研究《女心理师》。
目 录
引 言 1
1 女性的生存困境 2
1.1 童年记忆的创伤 2
1.2 传统观念的束缚 3
1.3 现实生活的逼迫 4
2 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救赎 6
2.1 女性独有的金钱意识和自我解放 6
2.2 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和心理上的解脱 7
2.3 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救赎 8
3 女性书写的终极追求 10
3.1 张扬女性生命的尊严 10
3.2 寻求两性之间的和谐 11
3.3 引发现代女性的思考 12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 言
当今文坛上弃医从文的作家不少,但集军人、医生、作家于一体并将自己的从医经历融入到文学创作中的作家就只有毕淑敏一人了。由于毕淑敏参军从医的特殊经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19861992年的军旅小说,如《补天石》、《昆仑殇》等。第二个时期是19932002年的女性生存小说,如《血玲珑》、《红处方》等。第三个时期是2003年至今的心理小说,如《拯救乳房》和《女心理师》。通过读她的小说就会发现,不论在她哪部小说创作中,毕淑敏始终都没有忘记关注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女心理师》是毕淑敏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后创作的。毕淑敏通过对女性生存困境细致的描写和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救赎方面进行大胆的书写,引发了对现代女性的思考,可谓是匠心独运。
本文将从文本细读入手,对《女心理师》中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救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通过对女性生存困境以及女性是如何不甘落入生活困境中而不断寻求解放与发展的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而引发人们对于女性的生命尊严、两性关系以及对于现代女性的思考,来对《女心理师》进行全面而更深层次的研究。 1 女性的生存困境
被王蒙称作“文学的白衣天使”的毕淑敏自从踏上文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不断地有优秀的作品问世。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毕淑敏始终以女性的眼光和心灵感悟与人生经历来抒发女性对世界的独特感悟,流露出浓郁的女性色彩。由于毕淑敏参军从医的特殊经历,不论在她哪个时期的创作中都始终关心着女性的生存状况。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所有的生存困境都不存在了。毕淑敏在《女心理师》中揭露出女性的生存困境有:童年记忆的创伤、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现实生活的逼迫。
1.1 童年记忆的创伤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童年记忆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童年时期许多隐秘的记忆都在内心深处扎根奠基,影响着人格的奠定和人性的发展。[1]P56《女心理师》这部作品中塑造的女心理师贺顿和来访者大芳就是因为不健康的童年记忆而影响了她们的生活。
贺顿,一位十分复杂的女性。她相貌平平,身材矮小,有着青蛇一样的嗓音,既有另人敬佩的职业,也有悲惨的童年记忆。在给别人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救赎。当贺顿在解开大芳和老松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说法的疑惑时,自己的心理损伤缘由也慢慢浮出水面。贺顿的真实身份是拥有悲惨童年的“柴绛香”。在她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她的母亲靠着自己的身体赚钱养活绛香,后来就给她找了一个继父。在一次母亲离开家的时候,年少的绛香不幸遭到了继父的性侵犯。因为那记忆太惨痛了,太肮脏了,所以她选择遗忘与隐藏。为了掩藏这些痛苦的记忆,她离开了屈辱的故乡。离开故乡的绛香学习了很多知识,她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生,拥有新的身份,于是便改名为“贺顿”。贺顿为了这虚假的名字还办了一张假的身份证,想要和过去的柴绛香彻底告别。但实际上,这并非重生,这只是隐藏和掩埋。“这些所有的痛苦的回忆全部隐藏在她的内心深处,假装不存在只会让这段经历在她的内心生根发芽,影响她所有的行为与心理过程”。[2]P108在一次节目中,钱开逸随口问了贺顿一句:“你是排行老几呢?”[3]p105贺顿瞬间脸色就变了,并且恼怒的对钱开逸说:“我排老几和你有什么关系?”[3]p105当大芳对贺顿诉说她小时候所见到的小妈的经历,说到“继父”这个词停下的时候,贺顿紧张得出汗,当大芳把一切都说完的时候贺顿才松了一口气。因为她小时候被继父所侵犯的记忆一直在内心深处埋藏着,所以在贺顿的潜意识里,所有的继父都是坏人。就是因为被童年悲惨的记忆所创伤,所以她选择将这些记忆遗忘,并且编造了自己的历史,想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事实证明她并没有彻底的摆脱了过去,她的下半身一直处于冰凉的状态,梦里总有一辆红色的火车疾驰而过,在治疗他人的过程中,也总会让自己一蹶不振
1.2 传统观念的束缚
中国的女性从出生就以“非我”的存在纳入男性社会体系中,她们丧失了独立自我而被指认为依附于男性的妻子和母亲。[4]P43尽管现在这种传统的观念已经被淡化,但对于现代的女性还是有一定的束缚与影响的。
李芝明,在丈夫去世之前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女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丈夫去世后,当她知道一向以事业为主、对婚姻忠诚、对妻子呵护有加的丈夫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时候,她虽然悲痛至极,备受煎熬,但是最终却因为“人们会看不起乌海,乌海的父母会被人指指点点,人们会看不起我的儿子”,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而选择隐藏丈夫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让她的丈夫带着光荣活在人们的心里。“当今社会中像李芝明这样对自身的生存状态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的女性有很多,但是她们却仍跳不出传统与世俗的藩篱,仍然承受着家庭、婚姻所带来的不幸”。[5]P37
大芳与老松的故事贯穿于整部作品中。大芳告诉贺顿的是一个丈夫发生婚外情、妻子悲痛欲绝的故事。单从大芳的描述中人们会觉得老松是一个人人都应该谩骂的拈花惹草的男人,事实上是大芳的心里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畸形。因为大芳的亲妈是一个小老婆,所以大芳和她的母亲都受到了不少歧视的白眼,遭到了不少的排挤。大芳从小没有看过作为一个女性被尊重、被疼惜的局面,映入她眼帘的只有畸形的两性关系和同为女性之间的相互欺压。“大芳从小就没有经历过正常的两性关系与同性关系,自然而然在她的内心深处就无法适应正常的两性关系”。[2]P106亲生母亲的遗言“你一定要做大”更是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伴随着她的婚姻。事实上,母亲的遗言“你一定要做大”不一定就是让她做大老婆,但是因为她看到过母亲的不堪,所以她就把母亲的遗言认为是让她做一个大老婆。大芳希望颠覆母亲的耻辱,因此她需要给予其他人耻辱。她知道现在的社会不可能有一夫多妻制了,所以她就病态的主动给丈夫找外遇,从而被动地把自己推到正室“大”的地位上。大芳只知道现在社会不可能实现一夫多妻了,却不知道她母亲受欺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而她却受到了她母亲那个时代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还一直活在母亲那一句不明意思的遗言中,不自觉地复制母亲的生活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