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苏轼的酒诗比较(附件)

摘 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两位无法超越的诗人,那便是李白和苏轼,一位是唐朝的大诗人,一位是宋朝的大诗人,他们的文学成就都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两位诗人都写酒诗,他们的酒诗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从李白和苏轼酒诗创作的原因异同、酒诗情感表达异同、酒诗精神表达异同这三个方面来对比两位大诗人的酒诗。
目录
引言 1
1 李白与苏轼的酒诗创作的原因比较 2
1.1 李白酒诗创作的原因 2
1.2 苏轼酒诗创作的原因 3
1.3 二者创作原因的异同 5
2 李白与苏轼的酒诗情感表达比较 6
2.1 李白酒诗的情感表达 6
2.2 苏轼酒诗的情感表达 7
2.3 二者情感表达的异同 8
3 李白与苏轼的酒诗精神比较 9
3.1 李白酒诗的酒诗精神 9
3.2 苏轼酒诗的酒诗精神 9
3.2 二者酒诗精神的异同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古代酒与文人,酒与诗更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折射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丰厚的审美体验。方回《瀛奎律隋汇评》有云:“诗与酒常并言,未有诗人而不爱酒者也”。老舍先生曾言:“文章为酒命魂”。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广交朋友,才华横溢诗作甚多。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在半醉半梦中写就的,因而被后人称之 为醉太白,以酒会友,以友抒情,酒是他最知心的朋友。在酒面前他真城倾吐他的情趣。他的情趣,志向都在酒诗中体现出来。而苏轼把饮酒看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苏轼既把酒当成世俗的娱乐,也把酒当成文人清雅,高尚的娱乐活动。苏轼把饮酒诗最大可能的拓展,有即席而作的饮酒诗,有以花间酒边为主题,以歌女与酒客为描写对象,还有对酒感怀,惜花伤春的缠绵情致。酒诗文化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本文通过研究李白和苏轼的酒诗文化,能够让我们领略在唐宋两朝酒诗文化的异同,同时也能够为我们学习酒诗文化奠定一定的基础。在了解今日酒诗文化的基础上对比了解诗中的酒文化。
1 李白与苏轼的酒诗创作的原因比较
1.1 李白酒诗创作的原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李白酒诗的创作有其自己的原因,他的酒诗创作,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了我国的关于酒的文化,充分地发扬光大了我国的酒文化。李白的酒诗,是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与盛唐时期充满活力的经济有很大的关系,他把诗歌当作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工具,开创了我国酒诗的一个新高度。酒诗中各种意象的使用,巧妙地生动地形象地把酒诗中的景物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李白酒诗创作的第一个原因便是受我国传统的酒文化的影响。唐朝之前的魏晋时期,不乏诗人对酒的描写,李白便对此继承与发展。李白,是一位洒脱豪放并且十分爱饮酒的诗人,并且他饮酒的分量也是很大的,观其前后两朝,都没有谁饮酒时的豪爽能够超过他。“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赠刘都史》)“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1]p9在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饮酒之豪放,一天之内就喝千杯酒,一百年三万六千天每天都喝三百杯酒,这是何等的一种豪放,虽然是一种虚写,但是其中的豪放风度却丝毫没有受影响,反而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看见李白那种不顾尘世间纷扰自顾自的举杯豪饮的样子,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仙在醉意中仍然豪放恣意的样子,对于尘世间的事情并不在乎并且藐视这一切的一种骄傲的形象。诗仙的酒诗,如果缺少了诗仙那种饮酒饮到醉,并且在醉意中创作诗篇的气骨,那么诗仙就不能够如此出名了,而是一个只会喝酒买醉的市井小人了,李白的种种迷人的性格,豪放、洒脱、豪迈等如果缺少酒这味配料,那么我们将很难看出来,把他当作一个成天只会喝酒买醉的人也是正常的事情了。李白在朗朗乾坤之下傲立着,他挥手一指北方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于是北斗七星便化作了觞,以觞盛着美酒,召唤神龙,看诗仙那样子似乎想要回到太阳和月亮上去,那才是他的归宿,李白让自己的时间成功地延续到了今天、明天以及未来,他的一生不受时间的约束,他的时间就是拥有,他永远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李白一遍痛快地喝着酒,一遍潇洒地作着诗,他在苍穹之下肆意地舞文弄墨,他是穹顶之下的一位游侠者,他是无拘无束的。他拥有着快乐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他的时间是没有约束的,他的胸襟是博大的,他是永远年轻的,他是放荡不羁的爱自由的,他是独一无二的。
李白的酒诗,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志向,他歌颂生命的美好,借助酒来向人们倾诉。他的酒诗也有愁肠,表达了自己借酒消愁的心理,但是其中的愁肠往往被豪迈之气所压制,尽显生命的伟大。人们读了李白的酒诗,往往能够获得一种强大的正能量,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李白创作酒诗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受当时风气的影响。唐朝时期的酒有很多品种,并且酒的容器也很多,各种各样的酒具都有,各种各样的美酒也有。并且在生活中酒也是很常见的事物,无论是家常吃饭还是请客宴请都离不开酒,唐诗的心目中酒是有很高的地位的。唐朝的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想饮酒,很多人做一些事情只为了能够饮酒。正是因为唐朝酒文化的繁荣,才使得李白的诗中出现了很多关于酒的字眼,从而让李白的诗的内容丰富了起来。
李白创作酒诗的第三个原因便是唐朝的自由风气。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开放的朝代,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而且体现在文化上。许多文人墨客的写作题材都是自由没有约束的,正视一种这样宽松的环境使得李白能够毫无约束地创作酒诗,让他能够通过酒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喜爱以及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
李白创作酒诗的第四个原因便是优越的家庭环境。李白出身在一个大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有钱的大商人,就使得李白能够随意地就喝到酒,有钱买酒,那么关于酒诗的创作便出来了。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使得李白不需要为生计而发愁,而是有大把的时间来宴请宾客,邀请朋友们一起喝酒作诗。
李白创作酒诗的第五个原因便是他的性格原因。美酒让诗仙变得纯真浪漫,狂妄的淳朴的性格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美酒让诗仙更加能够不畏权威,更加豪放,更加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世人。
1.2 苏轼酒诗创作的原因
苏轼的一生与酒的缘分都很深,所以他的诗作中的酒诗也很多,他创作酒诗也有其自己的原因。
首先,苏轼创作酒诗,是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诗与酒的文化的熏陶。我国的文化中,诗与酒一直是分不开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看出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重要,《诗经》中很多对于酒的描写。但是通过创作酒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却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事情了,那个时候酒成了诗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工具,并且将至融入到诗中去。也是从那时候起,就不再单单是物理意义上面的酒,而是一种具有精神寄托与归宿的文化,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种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落伍的意象。从唐朝开始,酒便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象的出现在唐诗中,使得唐诗拥有不同凡响的韵味。此时诗人纷纷与酒结缘,如王绩自称“醉吟先生”,李白人称“酒仙”、“酒圣”,白居易自称“醉尹”等。[2]受这些风气的影响,苏轼也开始的酒诗的创作,于是便创作出了一首首关于酒的诗歌。例如《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水调歌头》、《次韵乐著作送酒》等等。这些诗苏轼都是向前人借鉴的成果,所以这便成为了苏轼创作酒诗的第一个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