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女性命运悲剧的探析(附件)

摘 要在对曹禺作品的众多研究中,大家几乎都注意到了作者笔下经典作品《雷雨》里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在这部剧作中,作者向我们呈现出了侍萍,繁漪,四凤这三个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她们仿佛是顺应自己的命运,而没有主宰自己的选择和追求,这三个出场的女性身上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一种生命意识和女性主体的悲剧特点。本文以女性悲剧为切入点,以女性悲剧形象为角度对作品里的女性人物作一剖析,解读作品里的女性悲剧形象,挖掘了《雷雨》中丰富而生动的女性情感世界,以及她们悲剧命运的形成因素,最后对女性悲剧的文学史意义做了探讨,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女性悲剧的价值意义。总之,《雷雨》里的女性形象都用她们彼此的行动完成了对生命的力和美的书写,是一部弘扬女性生命力的作品,也让我们对体会现当代女性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目 录
引言 1
1 女性命运悲剧的表现 2
1.1 鲁侍萍 2
1.2 繁漪 3
1.3 四凤 4
2 女性命运悲剧的原因 6
2.1 生活环境的影响 6
2.2 思想性格的因素 7
3 命运悲剧的文学史意义 9
3.1 命运的无奈与悲催 9
3.2 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10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新时期的女性研究,逐渐走出了对人物现实主义的分析方法。本文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做一一概述,从女性悲剧的研究意义上来说,《雷雨》中呈现的三个女性人物,她们都生活在错综而又复杂的家庭关系的格局中,她们盲目地争执着,如同泥鳅似的在感情的世界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从作品中看,她们所处的环境和面对自身选择感情的方面,都有着不可多得的悲剧性潜在的意义。本文分别阐述她们悲剧式的命运生活,再对产生悲剧的原因做一剖析,抓住人物的自身经历和独特的思想性格,以及生活的家庭环境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分析出人物悲剧的形成因素,再结合女性悲剧人物中的冲突方面,从女性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各自追求感情的追求中衬托出人物的悲剧效果。她们没有真正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而是选择顺从和遵循命运的方式,这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悲哀。从而得出研究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性命运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亲近女性文学,作者曹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他在早期对女性人物的细腻化的关注让我们体会了亲近女性的自然来,是我们在分析女性命运里得到的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1 女性命运悲剧的表现
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是通过对其命运和自身经历的阐述而成,从作者从事创作开始,就会通过对其形象意识的各种意念升华成为具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在《雷雨》作品中,女性人物个个形象鲜明,充满着生命气息,但同时又带着扭曲和压抑的内心情感,都是具有悲剧性的性格和命运,她们都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三个极其生动而又形象的女性人物,她们各有各的悲剧式的命运,似乎都生活在如同泥鳅似的情感的火坑里,她们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然而最后也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
1.1 鲁侍萍
鲁侍萍,是30年前周公馆的丫头,她和周家少爷相爱,生下两个儿子,这一切看似顺利,可在顺利的背后,却有潜在的“悲剧”命运。后来周家为了娶一位门当户对,有门第的小姐,把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的鲁侍萍赶了出去,她的命运悲剧从此开始。她带着自己的孩子曾经两次嫁人,命运坎坷,30年后她又鬼使神差地来到周公馆并和30年前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周朴园相遇,在这个雷雨之夜发生了让她这辈子难忘的经历。
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的典型,她善良正直,但是在周公馆却饱受凌辱和压迫,她的形象体现在隐忍和顺从上,她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是妇女形象和地位中最底层的一代。《雷雨》刚一拉开帷幕,侍萍就在四凤与鲁贵的对话中隐形登场了,四凤对着自己的父亲鲁贵说到:“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妈是个本分人,念过书,讲脸,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叫人家使唤”。这都让我们认识出鲁侍萍轻财自立的高贵品性。同时她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卑不亢的个性以及她自珍自爱的特征,即便面对着周朴园,她还是隐忍着自己三十年间的坎坷经历,这表现出她内心的善良和可贵。这也隐含在面对周朴园开出的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中,她无言以对地撕毁支票的行为,侧面写出她三十年的辛酸和委屈,这也并没有令她声嘶力竭的控诉,甚至连哭哭啼啼都没有,可见,坚强也是鲁侍萍高贵品质的底色。就连后来面对自己亲生儿女乱伦的巨大打击,她也能够冷静判断,这也是她生命坚强的体现,正是有了这份坚强,她才能够努力的生活下去。
在第二幕中,她和周朴园的相认阶段描写的也特别精彩,她以坚强的态度表现出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大年三十的晚上,她被周家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痛不欲生,准备跳河自杀,但遇救以后,她便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同时也是生活磨练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这个封建资本家自私自利的本性。对鲁侍萍,我们体会更深的是几份同情,同时也让我们对命运的不公有了强烈的抨击。生活让她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我们也能看出她的命运是无法逃脱封建婚姻的种种枷锁,鲁侍萍堪称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她忍辱负重,体现了一种劳动美德,从传统意义上说,她代表着好妻子好母亲的形象。
1.2 繁漪
繁漪是雷雨里吸引研究者目光最多的女性,她在周家敢于追求自身的爱情和自由,体现出了女性个性解放的意识和现代女性的自我追求,同时她也是曹禺塑造女性形象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具有这三个女性人物当中最细腻,最完整和最敢追求的性格。
首先,她追求原始生命最本真的快乐,她把追求感情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我也要男人真爱我,我要真真正正做一个女人”。这是一句发自女性深处的呐喊,呐喊的背后也包含了最温柔也最强烈的情感,敢于追求自身的快乐,已经是一个本我意识很强的女人。她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有着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冲破现实的勇气。
其次繁漪敢于挑战,是新时期作者所能看到希望的女性。她年轻貌美,天生丽质,本该有着属于她的年龄和观念的婚姻和爱情,可在周公馆这个大家庭里她渐渐破灭了对爱情的希望,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因此她对感情就有了大胆的追求。她那最本真的生活,开始发生了改变,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以及对爱本身所具有的美好希望,她开始了和周朴圆大儿子的不伦之恋,她犹如一只美丽的金丝雀瞬间落入一口令人窒息的枯井当中。[1]P6在周公馆这个禁锢的大家庭里,她所追求的幸福被极大的限制着,没有满足情感的欲望,她当然是没有快乐的,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她面对着周朴园那表面伪善的脸面,以及在这个大家庭当中专制的等级观念,已经让她干涸的心慢慢没有了希望。
虽然,繁漪陷入与周萍之间的感情,在这短短时间里她获得了心里上的慰藉,可是她和周萍之间的感情还是不被外人认可,没有符合道德理念,她在和周萍的这场痛苦的感情中剖析着自己,在自己的情欲中忍受肉体和心灵的煎熬,她以其耀眼敢追求的锋芒遮蔽了其他两位女性。当她沉浸在自己获得感情的幸福当中,却无法向任何人吐露自己心声的时候,这样压抑的心情让她困惑着,她不得不以一种不正常不合理的人性需求煎熬着自己,整日把自己关在楼上,以养病的方式继续蔓延自己病态的感情纠葛。
繁漪作为一个女人,生活在精神阴霾中也是特别不幸的。在周朴园十几年来一贯的凶横里她被渐渐磨成了石头那样的死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禁锢使她生命的活水一点点地流失,繁漪自己也说“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繁漪的这句话也表明了她的坚强与独立,一种与身俱来的蠢蠢欲动的反抗力,从周朴园对她的态度也能看出繁漪的无力抵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