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明山村为例

“空心村”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具体是指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村庄内部主干劳动力缺失,加上村庄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新宅建设集中在外围而村庄内部破败不堪的双重空心状态。具体而言,“空心村”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即内村宅基地的荒废、青壮年人口的流失、集体经济空壳化、政治权利空洞化和精神文化空虚化。“空心村”的形成是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及观念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通过实施村庄整体规划、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灵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及重建村落社会关系等途径帮助“空心村”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关键词 空心村,形成原因,治理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田野点概况2
3 “空心村”的概念及演变历程2
3.1 “空心村”的概念3
3.2 “空心村”的演变历程 3
4 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具体表现5
4.1 内村宅基地的荒废5
4.2 青壮年人口的流失5
4.3 集体经济空壳化 6
4.4 政治权利主体空洞化 6
4.5 精神文化空虚化7
5 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原因 8
5.1 经济因素8
5.2 制度因素8
5.3 社会因素9
5.4 观念因素10
6 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治理对策11
6.1 实施村庄整体规划11
6.2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12
6.3 灵活调整产业结构12
6.4 大力加强组织建设13
6.5 重建村落社会关系14
结论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明山村空心化情况访谈提纲20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社会变革与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发展十分迅速,而农村发展则相对缓慢,经济水平比较滞后。工业化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当中开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着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人口,他们在经济理性的支配之下纷纷向城市转移,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进而引发了居住空间的变化。其中的一部分人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便会选择留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买房定居,农村老宅便闲置在那儿;还有一部分人在城市挣了钱之后会选择回家乡消费,对自家老房子进行改造或者是选择在生活便利的公路边建造新的住宅。
近年来,农村房屋建设规划的混乱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剧导致农村居住点空间分布及村内居民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居民居住点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表现为村庄外围新建住宅比较集中,大量闲置老旧的房屋集中在村庄内部,呈现出村庄外围崭新而村庄中心破败凋敝的现象;另一方面,居民年龄结构上的变化表现为农村青壮年均外出务工或学习,村庄老人、孩子、妇女占常住人口中的绝大部分,主干劳动力大量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外扩内空、人去屋空”的“空心村”现象,并且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空心村”问题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阻碍和破坏,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 空心村”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感兴趣的一项研究课题。
建国初期,我国在乡村建设方面的规划和管理一直不到位,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房屋建设的大量增加和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导致了大量“空心村”的出现。“空心村”是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现象,治理“空心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够落实、完善国家的政策法律,缓解人与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建设集约型新农村;其次,有利于优化村庄布局,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最后,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本课题选取淮安市“明山村”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分析“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从而帮助“空心村”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田野点概况
本课题选取了欠发达地区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明山村作为研究对象。明山村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仇集镇西南方向,距离集镇比较远,处于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交界处,四面环山,包含了竹元李、后山、洼里、丁郢、蒋弯等5个自然村。
明山村的土地总面积23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9公顷,村庄面积为39.3公顷,宅基地面积19公顷,山地、山坡、沟渠、道路等其他面积共40.2公顷。明山村的村庄中心凋敝,村郊和道路旁多建新房,并且“一户多宅”现象严重,村庄布局混乱,内部废弃宅基地、空地多,村庄荒废或弃耕的农用田也有不少。
明山村共有人口850户,3208人。从居住情况来看,外出人口1987人,约占总人口的61%,其中外出青壮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2%;常住人口1221人,约占总人口的39%。从性别来看,男性人口1840人,约占总人口的57%;女性人口1368人,约占总人口的43%。从年龄来看,老年人(65岁以上)421人,约占总人口的13%;中、青年人(1865岁)2120人,约占总人口的66%;未成年人(018岁)667人,约占总人口的21%。村内常住人口以老人、妇女及儿童居多,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明山村在农业种植方面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另外,在山坡附近也会种植大豆、红薯及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村里企业有一个瑞丰采石厂和昌发自来水厂,规模很小,无法带动全体村民就业。村民也不满足于仅靠农业收入维系家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
明山村没有小学和幼儿园,只能到10公里外的镇上上学。村内仅拥有一条2005年修建的交通主干道,由于采石公司的创办,大型卡车来来回回,村里的水泥路现在是坑坑洼洼,也没有排水设施。在文化娱乐方面,村内没有为农民提供娱乐活动场地,农村人大部人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供村民学习的图书室,村内只有一个前几年新建的小型的锻炼身体的器材。
明山村村名委员会内有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一名会计,一名村主任,文化程度均很低,且年龄均在50岁以上。村内有一座专门的村民委员会大楼,但基本没人去,村民没有当家做主的自治意识,村民委员会如同虚设。
3 “空心村”的概念及演变历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