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的婚恋观

摘 要路遥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以恢宏的气势,全面、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人们生活和思想所发生的变化。文本中,除了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小说中女性的独特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向读者展现出当今知识女性在传统和落后制度影响下的命运的起伏。在众多女性人物中,郝红梅这一人物形象尤为独特,不仅是因为她与孙少平、顾养民以及田润生等男人都有感情、婚恋的纠葛,更是因为她自身的婚恋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改变。因此,本文以郝红梅的婚恋观为研究内容,深入分析其在不同的人生时期面对不同的男人所折射出的婚姻爱情观,以求能够更好地去分析男权制度下的女性世界。
目 录
引 言 1
1 郝红梅一生的婚恋经历 2
1.1 精神寄托下的朦胧爱情 2
1.2 命运驱使下的纯真爱情 3
1.3 现实打击下的不幸婚姻 3
1.4 历经坎坷后的恬淡婚姻 4
2 郝红梅婚恋观的特征分析 5
2.1 理想型的婚恋观 5
2.2 现实型的婚恋观 6
2.3 传统型的婚恋观 6
2.4 超越型的婚恋观 7
3 郝红梅婚恋观的原因分析 8
3.1 客观原因 8
3.2 主观原因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 言
《平凡的世界》作为二十世纪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之一,它通过描写整个黄土高原上人们不平凡的苦难生活,形象、全面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下,人们思想观、价值观所发生的深刻改变。文本中,郝红梅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下我国女性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诠释的是我国女性自古以来所特有的向上精神。郝红梅其实就是中国当时女性的代表,面对艰难的生活和坎坷的命运,依然不屈不挠地生活着。郝红梅坎坷经历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当时社会婚恋观念的深刻思考。
文本中郝红梅一生的坎坷主要体现在她的婚恋上,无论是她人生当中的朦胧爱情,还是命运驱使下的不幸婚姻以及最后的恬淡婚姻,每经历一个阶段,她的心智都会变得更加成熟,她的婚恋观也随之发生着改变。然而在当时的年代下,想要追求浪漫的爱情和理想的婚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异常艰难的,家庭的阻碍、世人的嘲讽,都是人们在爱情旅途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因素。 1 郝红梅一生的婚恋经历
纵观《平凡的世界》整部作品,郝红梅笔墨着色并不浓郁,但她是文本中出现的第一个女主人公,而且是第一个走进孙少平生命中的女人,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书中带有引领性的角色,却承受了太多命运的坎坷。文本中,郝红梅的婚恋经历是她一生中最坎坷的经历之一。作者通过这一经历,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下,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现实生活的无奈,寄托了自己对这个特殊时期人物命运的思考。
“祖宗‘作孽’,报应子孙”,郝红梅一出生就带着一副沉重的枷锁,这副枷锁曾一度让她向命运低下了高贵的头,让她的生活翻江倒海。
1.1 精神寄托下的朦胧爱情
相似的命运更容易让两个人相互靠近,郝红梅和孙少平之间朦胧爱情的出现是两人彼此之间的一种精神寄托。郝红梅之所以能够和孙少平走在一起,是年轻少女在对爱情憧憬的过程中,遇到和自己命运极为相似的人的时候的一种感情流露。所以在高中时期,郝红梅和孙少平才会因为吃饭时的经历而彼此注意对方,从而萌生爱意。文本中对于少男少女朦胧爱情的描写,以彼此之间命运的相似为背景,表达出郝红梅内心深处对于恋爱观的一种真实的情感,是对于恋爱过程中彼此平等、真实的关系的一种向往和渴求。文本中孙少平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对郝红梅的爱情始于发现郝红梅在吃饭过程中和自己同样的遭遇,“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共同的寒酸,轻轻地靠近了一下”[1]P120相似的身份,相似的经历,更能让两个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少男少女的爱情世界里,因为一个点而喜欢上对方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就如孙少平和郝红梅的爱情,在特定的时间段,彼此在同一个场景下的相遇、相知,最后萌发出爱情,这就是一种朦胧的爱情。但是,因为某些现实因素,郝红梅不得不离开孙少平,这也是作者为后续郝红梅的人生曲折变化埋下的伏笔。
郝红梅和孙少平之间的爱情,从最初的相遇相知,到收获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的喜悦,再到随着时间流逝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悲哀,精神寄托下的朦胧爱情虽然显得那么的苍白,但是尤为珍贵,苍白的是人们在世俗的影响下的善变和无奈,珍贵的是多年后对于这段爱情的美好记忆。
1.2 命运驱使下的纯真爱情
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在不甘于现状的鼓动下,郝红梅做出了也许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一个举动,即和班级另外一个男同学,当地有名的一位富家大公子开始交往。在文本中,顾养民不仅是一个现代社会“富二代”形象的代言人,更多的是当前社会贫富差距下上层人群的一个缩影。当身份、教养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时,人们首先感到的是郝红梅的善变,世俗。但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他学习好,又是班长就像一个教师一样有风度。”[1]P128当顾养民表现出其良好的修养与风度,当男女主人公慢慢地加深了解,情投意合之时,“她每个星期都在等待那封甜蜜的信,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1]P703人们感受到的则是两个人爱情的纯真,感受到两个人并没有因家庭背景的差异而出现分歧之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于纯真爱情的刻画和追求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纯真爱情是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所希望得到但又很难得到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纯真爱情在掺杂一定的利益驱使的背后,更多的是对纯真爱情的一种向往。郝红梅在寻求爱情的路上,在内心深处不服输的引导下,在不甘于被命运驱使的动力下,敢于追求理想中的幸福,敢于去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向往,而且能够将现实生活和理想爱情融合发展,也成为纯真爱情的一种内在表征。
1.3 现实打击下的不幸婚姻
命运的安排有时的确很无奈,而命运的很多安排却也是必然的。因为自己强烈的自尊心的趋势,在不愿意被他人所看不起的意念驱使下,郝红梅做出了也许令她一生都不愿提及的事情。当“偷手帕事件”被发现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她的各种打击,邻里的嘲讽、顾家的坚决反对,给郝红梅带来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离开,更是自己无法在当地生活下去的现实状况。文本中,对于郝红梅和顾养民爱情破裂的描写:“她不再对顾养民解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反正一切都完了。”[1]P706也许是带着无奈的情绪,也许是带着一种嘲讽的情绪,但无论怎么样,故事情节发展至此,“偷手帕事件”仅仅是一个导火索,郝红梅与顾养民之间说是纯真感情,实则很脆弱,出身家庭具有时代性,作为爱情的基石是很不牢靠的。
当她从理想中的纯真爱情,回到残酷而无奈现实生活中时,郝红梅后续的人生之路就犹如她的爱情一样,充满了坎坷与不幸。离乡远嫁的郝红梅并没有得到一份安稳的生活,丈夫的离去,独自抚养孩子的困难,都折射出在现实生活的残酷无情。“郝红梅的人生至此走向了最低谷,无奈地过着悲苦的生活。”[2]若能够真正的走进郝红梅的内心,此时此刻的她,想得更多的是未来的油盐酱醋,从前爱情的美好早已远去,现实的打击不仅沉重,而且让她无暇去感受它的痛苦,只能负重前行。她曾经抗争过,但失败了,此时的她在现实生活的无奈下,已经妥协,选择接受命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