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v”构式话语标记分析(附件)
摘 要 话语标记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人们日常语言交流中的使用极为频繁。本文将对“你/我”类话语标记专门进行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将“你/我”类话语标记分为了“你/我”+感官动词、“你/我”+感官动词的重叠形式等几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在结构形式、语用功能、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对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的研究考察,来加深对话语标记的认识。
目 录
1 绪论 1
1.1话语标记综述 1
1.2本文研究方法 2
2 “你V”类话语标记的构成分析 3
2.1“你V”类话语标记功能分析 5
2.2“你V”类话语标记形成 7
3 “我V” 类话语标记的构成分析 8
3.1“我V”类话语标记的功能 9
3.2“我V” 类话语标记形成 10
4.“你/我V”的人称与功能不对称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话语标记综述
话语标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习焉不察的话语现象。从宏观角度来看,话语标记相当于附加插入语,可以是连词、副词、感叹词,或者是某些短语和小句。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概念意义或语义意义,而是程序性意义,是话语信息组织的一部分,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整体上对话语生成和理解产生影响,主要起语用功能。[1]P6
话语标记在人们日常语言中的使用很频繁,能够掌握并熟练的运用话语标记语尤为重要。话语标记语其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表现话语结构的一组词,起程序性作用。话语标记语不管出现在句子的哪个位置都是划分了说话单位,促进语篇连贯性,可以帮助交流顺利进行。除了促进语篇连贯性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主观情感态度、交际目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之前话语或者之后话语的主观回应以及情感态度的表达。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话语标记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对人称代词类结构的标记用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2000)一文,记录了话语标记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由“语义语用”向“语用认知”研究的转变,揭示了学者们对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语标记的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围绕话语标记存在的形式、作用和机制的转变。[2]P8国内学者曹秀玲的《“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一文,具体研究分析“我/你V”类结构话语标记,本着从构式语法化的角度,探讨了“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的形成及其制约机制,具有一定跨语言的共性特征。[3]P38陈振宇、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4],彭飞《“我V”式话语标记研究》[5],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6],艾青的《现代汉语“你看”类话语标记研究》[7],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8],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9]
1.2本文研究方法
1.本文主要以整理查阅相关研究理论和文献作为参考,总结分析日常话语表达,形成了对事实科学认识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列举“你/我V“应用实例,探究其话语结构特征及语用功能,进一步从语用学视角关注语篇信息的理解表达。
1.3下文引用均来自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BCC语料
2 “你V”类话语标记分析
2.1“你V”类话语标记结构分析
本节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主要以“你V”类话语标记为代表,构成成分是“你+动词”,分为最常见的“你看、你说、你瞧”类,以及它们结构形式变化你的分类分析。
2.1.1“你”+感官动词(你看、你说、你瞧)
A、近几年新参加进新闻队伍的年轻人,也说,你看那些老记者,没有学过新闻学,不也从新闻工作的道路上走过来了吗?
B、朝阳区高家园小学五(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对从小患下肢肌肉萎缩的黄大伟说:"你看,你虽然不能像我们一样跑跑跳跳,可你在大家的帮助下进步得那么快。
C、他晚上去找新郎,说:“我告诉你,不好了,你家里进去野男人了,你看吧墙头都扒掉了一块。”
D、假如这主义是你说它这样也行,你说它那样也行,笼笼统统含含糊糊的东西,那么,把它放在放在宪法里,不是徒成具文,即为纠纷之兆。
E、上述分类,只就沿习下来的说法,而为京剧界所公认的略加阐述;实则小生也和须生一样,包括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物,不能全都分类,更不能从服装扮象上来强加区别;如果那样,一出头二本《忠孝全》的秦继龙要换五回装,你说他是属于那一类呢?
F、你想,我们岛上原来有那么多驻军,现在大部都到东沙驻防去了,你说我思想麻痹,难道部队也麻痹吗?
J、可是—”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你瞧,咱那四眼井已经浇不了两千亩地,要是再遇上大旱,就更浇不过来了。”
H、到了门前,她这才顽皮地笑着说道,“你瞧,人家送情人也不过如此。”" 以上例子中“你V”类话语标记主语都是“你”,谓语是动词“说、看、瞧”,句子结构上把“你V”作为一个整体,后面大多都跟着一个疑问句,说话者都在征询受话者的意见看法。“你V”后面句子是陈述句则是为了使受话者与说话者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意识体,对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都能认同都能感同身受,增强共同的认知感。
2.1.2“你”+感官动词的重叠形式(你看看”、“你说说”、“你瞧瞧”)
A、是啊,非得整顿,上上下下都得整顿,你看看,陆秉达跑了半天,连一个人员调动也没办妥。
B、他的心思,主要的是在个人的日子上打算盘;他在合作社里,主张多留自留地、不投资、主张土地分红,你看看,这和我们党的要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C、只见常大婶拿了一个小凳子,放在炕上,又从一个小锅子里倒出半脸盆热水,搁在小凳子旁,接着,硬把常大伯从炕边掀着坐在小凳子上,凑近他伸开的两只脚看了看,埋怨地说:“呀,你看看,裂子张得象小娃口一样了,还不快治一治!?”
D、你说说,感情的善恶虽不等于道德的善恶,都与道德的善恶有关,虽不属于政治的善恶,又与政治的善恶有关,虽不等于科学的善恶,却又与科学的善恶有关。
E、你说说,眼下正闹春荒,粮食是国家统购的商品,要是有人偷运粮食犯不犯法?
F、这次自己有意效仿上次的做法,你倒变得这样没劲了,不觉怒发冲冠,也走上前一步,问道:“你说说,他们种‘修’苗子,对不对?”
G、说到这里,他指指屋内一些坛坛罐罐的草药:“你瞧瞧,自古以来,哪有象你这样搞法的?”
H、“你瞧瞧,白费劲了吧!”
以上例子中是“你V”类话语标记的变体形式,属于动词重叠,加强了主观情感,“你V”和“你”+感官动词重叠形式的结构不同但用法一致,后者在句子中也作为一个整体独立成分存在,无论是在疑问句、陈述句还是感叹句它都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比“你V”在增强共同认知感的功能上更加深入。
目 录
1 绪论 1
1.1话语标记综述 1
1.2本文研究方法 2
2 “你V”类话语标记的构成分析 3
2.1“你V”类话语标记功能分析 5
2.2“你V”类话语标记形成 7
3 “我V” 类话语标记的构成分析 8
3.1“我V”类话语标记的功能 9
3.2“我V” 类话语标记形成 10
4.“你/我V”的人称与功能不对称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话语标记综述
话语标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习焉不察的话语现象。从宏观角度来看,话语标记相当于附加插入语,可以是连词、副词、感叹词,或者是某些短语和小句。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概念意义或语义意义,而是程序性意义,是话语信息组织的一部分,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整体上对话语生成和理解产生影响,主要起语用功能。[1]P6
话语标记在人们日常语言中的使用很频繁,能够掌握并熟练的运用话语标记语尤为重要。话语标记语其本身在语句中没有什么意义,就是表现话语结构的一组词,起程序性作用。话语标记语不管出现在句子的哪个位置都是划分了说话单位,促进语篇连贯性,可以帮助交流顺利进行。除了促进语篇连贯性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主观情感态度、交际目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之前话语或者之后话语的主观回应以及情感态度的表达。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话语标记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对人称代词类结构的标记用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2000)一文,记录了话语标记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由“语义语用”向“语用认知”研究的转变,揭示了学者们对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语标记的研究的深入,其研究内容围绕话语标记存在的形式、作用和机制的转变。[2]P8国内学者曹秀玲的《“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一文,具体研究分析“我/你V”类结构话语标记,本着从构式语法化的角度,探讨了“我/你V”系列话语标记的形成及其制约机制,具有一定跨语言的共性特征。[3]P38陈振宇、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4],彭飞《“我V”式话语标记研究》[5],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6],艾青的《现代汉语“你看”类话语标记研究》[7],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8],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9]
1.2本文研究方法
1.本文主要以整理查阅相关研究理论和文献作为参考,总结分析日常话语表达,形成了对事实科学认识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列举“你/我V“应用实例,探究其话语结构特征及语用功能,进一步从语用学视角关注语篇信息的理解表达。
1.3下文引用均来自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BCC语料
2 “你V”类话语标记分析
2.1“你V”类话语标记结构分析
本节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主要以“你V”类话语标记为代表,构成成分是“你+动词”,分为最常见的“你看、你说、你瞧”类,以及它们结构形式变化你的分类分析。
2.1.1“你”+感官动词(你看、你说、你瞧)
A、近几年新参加进新闻队伍的年轻人,也说,你看那些老记者,没有学过新闻学,不也从新闻工作的道路上走过来了吗?
B、朝阳区高家园小学五(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对从小患下肢肌肉萎缩的黄大伟说:"你看,你虽然不能像我们一样跑跑跳跳,可你在大家的帮助下进步得那么快。
C、他晚上去找新郎,说:“我告诉你,不好了,你家里进去野男人了,你看吧墙头都扒掉了一块。”
D、假如这主义是你说它这样也行,你说它那样也行,笼笼统统含含糊糊的东西,那么,把它放在放在宪法里,不是徒成具文,即为纠纷之兆。
E、上述分类,只就沿习下来的说法,而为京剧界所公认的略加阐述;实则小生也和须生一样,包括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物,不能全都分类,更不能从服装扮象上来强加区别;如果那样,一出头二本《忠孝全》的秦继龙要换五回装,你说他是属于那一类呢?
F、你想,我们岛上原来有那么多驻军,现在大部都到东沙驻防去了,你说我思想麻痹,难道部队也麻痹吗?
J、可是—”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你瞧,咱那四眼井已经浇不了两千亩地,要是再遇上大旱,就更浇不过来了。”
H、到了门前,她这才顽皮地笑着说道,“你瞧,人家送情人也不过如此。”" 以上例子中“你V”类话语标记主语都是“你”,谓语是动词“说、看、瞧”,句子结构上把“你V”作为一个整体,后面大多都跟着一个疑问句,说话者都在征询受话者的意见看法。“你V”后面句子是陈述句则是为了使受话者与说话者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意识体,对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都能认同都能感同身受,增强共同的认知感。
2.1.2“你”+感官动词的重叠形式(你看看”、“你说说”、“你瞧瞧”)
A、是啊,非得整顿,上上下下都得整顿,你看看,陆秉达跑了半天,连一个人员调动也没办妥。
B、他的心思,主要的是在个人的日子上打算盘;他在合作社里,主张多留自留地、不投资、主张土地分红,你看看,这和我们党的要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C、只见常大婶拿了一个小凳子,放在炕上,又从一个小锅子里倒出半脸盆热水,搁在小凳子旁,接着,硬把常大伯从炕边掀着坐在小凳子上,凑近他伸开的两只脚看了看,埋怨地说:“呀,你看看,裂子张得象小娃口一样了,还不快治一治!?”
D、你说说,感情的善恶虽不等于道德的善恶,都与道德的善恶有关,虽不属于政治的善恶,又与政治的善恶有关,虽不等于科学的善恶,却又与科学的善恶有关。
E、你说说,眼下正闹春荒,粮食是国家统购的商品,要是有人偷运粮食犯不犯法?
F、这次自己有意效仿上次的做法,你倒变得这样没劲了,不觉怒发冲冠,也走上前一步,问道:“你说说,他们种‘修’苗子,对不对?”
G、说到这里,他指指屋内一些坛坛罐罐的草药:“你瞧瞧,自古以来,哪有象你这样搞法的?”
H、“你瞧瞧,白费劲了吧!”
以上例子中是“你V”类话语标记的变体形式,属于动词重叠,加强了主观情感,“你V”和“你”+感官动词重叠形式的结构不同但用法一致,后者在句子中也作为一个整体独立成分存在,无论是在疑问句、陈述句还是感叹句它都起到了加强语势的作用,比“你V”在增强共同认知感的功能上更加深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