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铁扇公主形象探析(附件)

摘 要《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的女妖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神魔皆有人情,并且具体的表达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也不是社会风气败坏的主要因素。因此本论文以铁扇公主为例,从她的性格特征到塑造该人物的意义为出发点,研究了铁扇公主的人物形象,希望能对理解该人物有更深一步的帮助。
Key words: Iron Fan Princess; Image; Character 目 录
引言 1
1 铁扇公主的形象多元化 2
1.1 妖性 2
1.2 仙性 3
1.3 人性 3
2 铁扇公主性格的成因 5
2.1 复杂的社会关系 5
2.2 守旧的文化思潮 6
2.3 坎坷的成长经历 6
3 铁扇公主形象的意义 7
3.1 文化意义 7
3.2 时代意义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铁扇公主作为妻子她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对待丈夫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作为母亲,得知红孩儿因为孙悟空被观音菩萨收为散财童子,以后不能相见,铁扇公主道:“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1]P359(第六十回)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对于儿子和夫君她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关爱和包容。
虽为妖精,她却能庇佑一方土地平安,百姓们隔十年进贡一次就可以借芭蕉扇来免于火焰山带来的干旱和灾难,她也想得道成仙,可从未为难唐僧取经,不像其他女妖一样准备吃唐僧肉来永葆长生,一劳永逸。而是“自幼修持”[1]P326,准备做个“得道的女仙”p204。因此,她的结局在作者的安排下也是完全不同的,自此“隐姓埋名,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2]P412。这是其他女妖耍尽手段也不会得到的成果,这也是作者为其他的妖精所明确指出的一条最正确的修行之路。她选择的都是正当的清修来修炼自己的道行,一步步的等自己修成正果。
在当时的封建礼教的环境下,面对丈夫的背叛和玉面狐狸的羞辱,她作为一名有“德”的正妻,只能无限的原谅牛魔王和包容玉面狐狸。她身上有着明代贞洁烈女的光辉,是完美的女性形象。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最终如此贤妻良母的铁扇公主还是落得个家离子散的下场,这也体现了铁扇公主在《西游记》中的悲剧形象。
铁扇公主形象的多元化
《西游记》众多女妖中,铁扇公主是唯一一个才智受到肯定的女妖。她是一个贤妻良母,关心丈夫,体贴孩子,但是性格刁蛮,容不得牛魔王去拈花惹草,但是高傲,因为出身高贵啊,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是个大度的女人,因为她还是忍受乐丈夫的不忠 高贵痴情,对感情衷心不移。四个字:痴心绝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传统中国主妇形象,对有外遇的丈夫又爱又恨(恨的是那个狐狸精勾引自己的老公).恪守妇道不搞婚外情报复.宠爱子女(只有儿子),却最终失去儿子。有人说 ,是一个中国妇女的典型悲剧。
1.1 妖性
《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的途中在路上遇到种种劫难,但他们在劫难面前没有屈服,而是坚持一路向西取得了真经,并造福了百姓的故事。但是我们仔细品读对比一下,可以看出翠云山芭蕉洞的铁扇公主是与其他女妖完全不同的存在,她完全不像其他的女妖那样为了长生不老而一路为难唐僧师徒,她也不威胁迫害百姓。并且她与牛魔王成了亲,也侧面说明了她是妖。从《西游记》里可以知道,假如她是十恶不赦的女妖,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绝对不会放过她,更别说他来到翠云山会称赞这里有一丝仙气。孙悟空又一次去找牛魔王时,告诉玉面狐狸自己是牛魔王的兄弟,是嫂子派他来见大哥的。他怀疑的说道:“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3]P337《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并取得了一定修炼成果的的女妖。一般的女妖精都住在潮湿阴暗的洞里或者山上,铁扇公主却住在景色宜人、修身养性汲取天地之精华的翠云山芭蕉洞。灵吉菩萨说:“那妇人唤名罗刹女,又叫铁扇公主。”[4]P539罗刹原本是指在古时候一种生在印度的会伤害人的妖怪,可是在《西游记》的描述中,罗刹女铁扇公主却成为了一名从小修炼、严于律己、一心向善、造福一方的处于妖与仙之间徘徊并且凭着自己的努力修成了正果。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不分春秋,每到盛夏时节那里的百姓民不聊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是唯一能熄灭火焰山熊熊烈火的法宝,在铁扇公主的要求下,百姓们必须每十年进贡一次瓜果牛羊,她才肯借芭蕉扇给百姓们,这也体现了她的妖性。并且她是牛魔王的妻子,仙与妖是不能成婚的,这也侧面体现了她的妖性。
1.2 仙性
铁扇公主有神通,但她从不凭此借重欺人,恰恰相反她造福了一方百姓,为他们解决难题,让百姓们丰衣足食。她从未有过害人之心,当地百姓因为能够借她的芭蕉扇熄火,才能按时耕种,获得收成。作为一个翠云山的妖精,山上的樵夫对她的了解少之又少,这也说明了“铁扇公主的注重清修而不是独霸一方兴风作浪”[10]P11,她没日没夜的在山上苦心修炼,并且人们都知道她的宝物芭蕉扇可以“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1]P305人们才能安心的种庄稼。固然铁扇公主对百姓的帮助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可是她提出的条件根本无意伤害百姓性命,相对于其他妖精因庇护百姓的名义而提出害人性命的要求显得非常合理。在《西游记》四十七回中,通灵大王会按照约定保一方平安,因主动权在他的手上,所以老百姓根本无力反抗,只能每年祭祀童男童女给他,用来保自己平安。和他比起来,铁扇公主提出的贡品是百姓们毫不费力就能办到的,并不存在勉强、为难百姓的成分。《西游记》的女妖大部分都以害人为主,为祸一方,把吃唐僧肉和吸取他的阳气作为本身成仙的最佳途径,这么狠毒的手法是绝对不会修炼成仙长生不老的,她们结局都是不是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打死,就是被原主人带回去接受严重的处罚。而铁扇公主与她们的结局就大不相同了。她从不以害人为主,也不以不正当手段成仙,也没想过以吃唐僧肉来长生不老。从此“隐姓埋名,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6]P211这是其他女妖耍尽手段也不会得到的成果,这也是作者为其他的妖精所明确指出的一条最正确的修行之路。
1.3 人性
《西游记》中虽然没有明确讲明铁扇公主的人事,可“人性”却体现在方方面面,与其他的女妖相比起来,铁扇公主是真正具有人性的,不管是从人的态度上来看还是从她的家庭情感上来看,她都是人情味十足的。在《西游记》第59回第61回描述的是牛魔王的家庭故事,在这其中着重讲的还是铁扇公主,她在里面展现的是一位“贤妻良母”。在《西游记》中所描述的的妖女们中,唯独铁扇公主有夫君和儿子,拥有一个还算完整的家庭。她最爱的儿子红孩儿,因太顽劣被观音菩萨收为座下弟子为善财童子,这原本是个让红孩儿拜师修行的善事,她却因为不堪忍受骨肉分离一直对孙悟空怀恨在心。对于儿子和夫君她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关爱和包容。她对牛魔王对自己的不忠也选择了原谅和包容“牛魔王喜新厌旧,抛弃她两载不归”[1]P323铁扇公主并没有歇斯底里,而是选择安静等待。孙悟空变成假的牛魔王回到家时,铁扇公主也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为牛魔王端茶倒水好不温柔,她并没有因为抓住牛魔王回家的机会而和他辩论相反她做到的是对丈夫满满的关心,无不表露出作为一个妻子的柔情。尽管玉面狐狸在她面前张扬跋扈,她也无时无刻不让着这个“妾”。牛魔王在这没回家的两年的时间里,她用自己不断的修行来提升自己,来减轻玉面狐狸和牛魔王带给自己的苦楚。她是出于对牛魔王的爱才会做到这般忍让,为了这个家她选择原谅丈夫所做的辜负她的这一切。就在牛魔王被抓的那一刻,她还是用尽自己最后一分力气来保护牛魔王周全。铁扇公主当初因为芭蕉扇和孙悟空可以拼个你死我活决不让步,差点丢了自己的性命,现如今她为了救夫君乖乖的让出了自己的芭蕉宝扇。最后她还将扑灭火焰山火根的方法也传授给了孙悟空也体现她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这样全心全意为家庭着想,作为“贤妻良母”的铁扇公主还是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