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的契机与困境分析以长西街道为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机构养老的发展则过于缓慢。这两种养老方式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服务方式,长期以来在解决中国养老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社会进步及人们养老观念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老与机构局限性日渐突显,这为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充分的契机。通过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分别对比发现,居家养老服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本文希望在对文献的搜集和对淮安市长西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的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契机,进一步的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从而提出缓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的对策。关键词 居家养老,发展契机,困境分析,对策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2
3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4
3.1 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4
3.2 居家养老服务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区别与联系4
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契机5
4.1 人口老龄化严重6
4.2 国家政策支持7
4.3 社会经济繁荣发展8
4.4 老年人群体观念的改变9
5 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困境9
5.1 居家养老发展现状10
5.2 居家养老服发展困境与原因分析10
6 缓解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困境的对策13
6.1 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责13
6.2 社区应发挥能动性14
6.3 社会企业的参与与支持15
6.4 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A 居家养老服务调查问卷21
附录B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访谈提纲22
1 引言
居家养老,在国外的代名词为“老年人社区照顾”即Community care for the elderly。“社区照顾”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 1989 年英国政府的一份社会福利白皮书中,其含义是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年人在家中接受照顾,由社区里的代理机构提供服务。2008年我国开始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概念,不同的学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有着不同的看法,学者青连斌认为是在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困境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学者仉媛认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和资源,基本上能够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不足的一种家庭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密切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服务通常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使老年人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一种基本服务。如今,随着家庭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弱化,我国的养老责任渐渐由家庭转向国家,由此产生了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机构养老服务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国家因为日益增强的养老金压力而开始支持社会力量介入养老体系,养老责任又开始由国家转向社会。从此一种新型的既能缓解国家养老金压力,又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物质文化需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出现了。
2015年末,淮安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人口比重为16.55%,位列全江苏省各设区市前三。本文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在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契机的基础上,以淮安市长西街道为例深入研究老年人群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看法,尝试了解在缓解我国人口老龄所带来的问题上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起的正面作用,从而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法,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清江浦区长西街道社区是淮安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先行先试的社区,近几年来,长西街道社区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长西街道社区为例,对其下辖的人民路社区、上海路社区、长西社区、引河社区、河堤路五个社区内共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以上海路社区内5名负责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以访谈对象。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的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定性调查能迅速的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的开展现状,在具有代表性的定量调查的前后阶段进行定性调查,能够使搜集的资料在广度和深度上能够扩展范围。因此本文尽可能的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点,利用在上海路社区居委会实习的优势,在居委会主任的指导带领下灵活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街道内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前后阶段,对社区内5名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扩展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淮安市长西街道社区内共发放问卷100份。由于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的老人,因此问卷问题的设计通俗易懂,并采用匿名化、删除最敏感的个人信息等方法为研究对象保密,所以调查收集的资料存在一定的可信度。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偶有老人在做问卷中途有事离开或问题漏填等现象,针对此情况本人利用在社区实习的闲余时间对长西街道内的老人进行问卷补调查,以此保证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针对有效的100份问卷中对60岁以上老人的背景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表1 问卷调查对象构成表
变量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46
46
女
54
54
年龄
目 录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2
3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4
3.1 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4
3.2 居家养老服务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区别与联系4
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契机5
4.1 人口老龄化严重6
4.2 国家政策支持7
4.3 社会经济繁荣发展8
4.4 老年人群体观念的改变9
5 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困境9
5.1 居家养老发展现状10
5.2 居家养老服发展困境与原因分析10
6 缓解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困境的对策13
6.1 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责13
6.2 社区应发挥能动性14
6.3 社会企业的参与与支持15
6.4 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A 居家养老服务调查问卷21
附录B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访谈提纲22
1 引言
居家养老,在国外的代名词为“老年人社区照顾”即Community care for the elderly。“社区照顾”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 1989 年英国政府的一份社会福利白皮书中,其含义是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年人在家中接受照顾,由社区里的代理机构提供服务。2008年我国开始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概念,不同的学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有着不同的看法,学者青连斌认为是在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困境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把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学者仉媛认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和资源,基本上能够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不足的一种家庭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密切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服务通常是指社会各界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使老年人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一种基本服务。如今,随着家庭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弱化,我国的养老责任渐渐由家庭转向国家,由此产生了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机构养老服务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国家因为日益增强的养老金压力而开始支持社会力量介入养老体系,养老责任又开始由国家转向社会。从此一种新型的既能缓解国家养老金压力,又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物质文化需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出现了。
2015年末,淮安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人口比重为16.55%,位列全江苏省各设区市前三。本文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在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契机的基础上,以淮安市长西街道为例深入研究老年人群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看法,尝试了解在缓解我国人口老龄所带来的问题上居家养老服务能够起的正面作用,从而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法,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清江浦区长西街道社区是淮安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先行先试的社区,近几年来,长西街道社区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长西街道社区为例,对其下辖的人民路社区、上海路社区、长西社区、引河社区、河堤路五个社区内共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以上海路社区内5名负责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以访谈对象。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的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定性调查能迅速的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的开展现状,在具有代表性的定量调查的前后阶段进行定性调查,能够使搜集的资料在广度和深度上能够扩展范围。因此本文尽可能的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优点,利用在上海路社区居委会实习的优势,在居委会主任的指导带领下灵活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街道内1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前后阶段,对社区内5名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扩展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淮安市长西街道社区内共发放问卷100份。由于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的老人,因此问卷问题的设计通俗易懂,并采用匿名化、删除最敏感的个人信息等方法为研究对象保密,所以调查收集的资料存在一定的可信度。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偶有老人在做问卷中途有事离开或问题漏填等现象,针对此情况本人利用在社区实习的闲余时间对长西街道内的老人进行问卷补调查,以此保证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针对有效的100份问卷中对60岁以上老人的背景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表1 问卷调查对象构成表
变量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46
46
女
54
54
年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