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井俊二情书中的物哀美

摘 要岩井俊二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及电影导演,其作品以清新唯美、感情细腻丰富著称,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物哀”为日本所特有的美学概念,这种日本美,强调在人的各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因而在日本电影中,也常常可以感受到人物感情的委婉含蓄、心理刻画的纤细。《情书》中的“物哀美”表现在自然景物、人物情感、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影片本身体现出孤独感、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死亡以及生命的认识,蕴含的美丽心碎的爱情以及对死亡的严肃探讨。
目 录
引 言 1
1 岩井俊二与《情书》 3
1.1 文学作品与《情书》 3
1.2 影视《情书》 4
2 《情书》中“物哀美”的体现 5
2.1 自然景物 5
2.2 人物情感 6
2.3 人生态度 7
2.3.1 孤独感 8
2.3.2 死亡的美化 9
2.3.3 世事无常的感叹 10
3 “物哀美”影响 12
3.1 “物哀美”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12
3.2 “物哀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9
引 言
岩井俊二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他一生写了很多小说,还拍摄了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相信大家都对他并不陌生。在创作顺序上,他总是会把自己构思的故事先用文字细腻地表达出来,等小说成文之后再将其改成剧本。如《情书》、《燕尾蝶》、《华莱士人鱼》等作品都有了影视作品。岩井俊二一生喜欢写小说、创作诗、更喜欢音乐以及绘画。电影的拍摄可以将他喜欢的全都融合在一起。我第一次接触他,是我在上大学的期间,由于观赏了他的电影《情书》,使我对他特别感兴趣,紧接着就读了他的小说文本,喜欢他作品的风格元素,淡淡的清新,追求大自然的美和纯粹,这两段美好且逝去的爱情,给人以感动与哀伤。在《情书》中整个白雪填满了作品,在日本文化中,“白雪”代表着纯粹、冰冷、纯洁的意义。大自然的元素、校园的生活、日式风情的独特展示一直在岩井俊二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岩井俊二的作品给我们展现出对美好青春的回忆、对生命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追问、对人性的诠释以及对美好的向往,同时他也很好的描绘了冷酷的现实,不管是哪一种风格,但给我们留下的都是一种唯美。
“物哀”是贯穿在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哀”的这个概念及这个词最早是出现于日本的一本史书《古语拾遗》。在这本书里对“物哀”的解释是表示一种情感,把它看成一个感叹词。但是后来很多的学者不同意此观点,在久松潜学者看来,“物哀”被划分为五大类,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哀愁,其他四类是情趣、调和、感动、优美,但是我国的叶渭渠杨把“物哀”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对人的感动,第二是对世相的感动,第三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和在优美的日本文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物哀”审美的存在以及它的影响。“物哀”意识的形成受日本岛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观的影响和中国的宗教意识的影响。佛教的生死轮回以及四大皆空的思想都影响着“物哀”文化。“物哀”显然是日本文学中审美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物哀”的解读,我选择日本岩井俊二《情书》这个作品来挖掘“物哀”之美。
本篇论文选择日本著名的岩井俊二,他的成名作《情书》为例,来分析“物哀”之美,最后在介绍“物哀美”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岩井俊二的小说以及影视作品《情书》入手,从自然景物、人物情感、人生态度三大方面来分析“物哀美”在情书作品中的体现。在人生态度中又细分为孤独感、以及对死亡的美化和世事无常的感叹这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从文本中细挖,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生死和生命的认识。最后一部分主要从“物哀美”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物哀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两方面来阐释“物哀美”的影响。
1 岩井俊二与《情书》
1.1 文学作品与《情书》
《情书》是日本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小说全书一共十五章,每个章节平均只有四百字,小说中的每一段篇幅特别小,而且都是一些简短的句子。说不同于电影的有小说由一个误会展开,通过两个人之间的书信交流,用一种舒缓的笔调缓缓展开两段爱情故事,进而展示了作者关于爱情、青春、生死的思考。故事讲述的是少女渡边博子在未婚夫男藤井树死后三周年仍然对其念念不忘,甚至当父母都渐渐开始遗忘儿子离去所带来的伤痛时,她仍然难以释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寄出了一封饱含思念的信,就连博子自己也知道,这是一封“死信”,她明明知道那封信永远不可能被心底的人督导,但是她还是执意这样做了。意外的是这封信被送到了女藤井树手中,“死信”却得到了回音。后来因为打听,博子得知这个给她回信的人与自己未婚夫的名字相同而且还是同学,于是,在这位年轻姑娘这里,博子也了解了男藤井树的过去时光。在缓缓的回忆之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青涩、朦胧的单恋情绪蔓延开来。青涩情感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只是将画好的画像偷偷地藏在书里,在放学的路上用纸袋套故意套在对方的头顶,即使知道她在等,却将老师发错的试卷硬是等到天黑才归还、还一直死缠烂打让女孩一边用摇自行车照明一边对试卷,两人都在图书馆工作时,男孩在许多大家不经常看的书里,在书背面写了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姓名。被怀疑的一段恋情,博子已经分不清她是否成了女藤井树的角色,一直到作品的最终,博子出现在辽阔无际的下雪天气,喊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很好,就这样告别了内心一直放不下的感情,开始了新一段美好的生活。在《情书》之中,用现实与回忆相互交叉的方式展示了两段爱情——渡边博子和男藤井树、男藤井树与女男藤井树,让读者感受到爱情、时光和死亡,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爱情诗纯洁而永恒的。可以说,小说是通过两位女子对之前的回忆表达了对于生命和爱情的珍视这一主题。整部作品中散发着哀而不伤的恬淡气息,通过阅读可以深深的打动了读者。
1.2 影视《情书》
悉德?菲尔德说:“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因此,他得出结论:“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岩井俊二的电影画面非常的唯美,镜头语言比较细腻,在各种镜头下把要表现的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岩井俊二在1995年将《情书》改编成同名电影,对原有剧情保持基本忠实的情况下进行文本的转化,对小说进行多处的删减,使得人物更加饱满,情节更加完善,情感也更加丰富。影片改编非常成功,当电影上映后,就得到了观影朋友们的喜欢以及大力支持,当年,岩井俊二及他的作品就在电影界得到了最佳奖。电影对故事的叙事仿佛构造了不同的叙事时空,叙事线索时而隐藏时而显现。日本作家北川悦吏子在看过《情书》后给岩井俊二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说道:“这是一个对死去的恋人无法忘怀的可爱少女,得知恋人喜欢自己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像他的初恋情人的残酷故事。”《情书》可以说是一部韵味深厚的影片,每次观赏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给人以感动和沉思。之所以让人看了很多部的作品,我相信是因为这部作品里面有很多温情的地方,能够让人们感觉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深处出现的一幅幅画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毕竟我们也正青春年华,校园生活是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着独特的人物性格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心中都曾有一个“藤井树”,一直埋藏藏在心底,在青春的岁月里向往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情书》给我们展现的是两段已经逝去的纯真爱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