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龙八部萧峰形象的悲剧性(附件)
摘 要萧峰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被陈墨评为“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然而这个大英雄却以悲剧结局收场,令人惋惜哀叹。本文通过对萧峰细致而深刻的分析,探寻萧峰悲剧形成的原因,更深层次的挖掘出萧峰悲剧形象所具有的意义。
目 录
引言 1
1 萧峰悲剧性的体现 2
1.1 虽万千人吾往矣——朋友之谊 2
1.2 塞上牛羊空许约——爱人之逸 3
1.3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民族之义 4
2 悲剧的成因 6
2.1 个人原因 6
2.2 社会文化原因 7
3 悲剧形象的意义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金庸是20世纪新派武侠小说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在他的书写中,一个个经典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我们通过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主要人物时,会发现这些英雄形象和故事背景多数是固定的,故事背景会选择以家国矛盾,武林恩怨为分割线,以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我们耳熟能详的郭靖、杨过、胡斐、萧峰等人都是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个个武艺超群,他们济世为怀、卓然傲立的英雄形象一直被众人所喜爱。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什么呢?因为对比与其他的两个英雄——段誉和虚竹,他的悲剧命运,悲剧身世让人叹息,因为莫大的压力和屈辱都使他难以释怀,只有死才是他最大的解脱。陈默曾就这个问题说过:“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
一个令人仰视的,威名赫赫的大英雄一生却总是与坎坷相碰撞,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他的生父,总是会制造悬案来让他自投罗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自身的性格,萧峰执着的追问精神造就了异于常人的悲剧结局,当然,那个时代的狭隘的民族观念和精神也会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精神稻草。
1 萧峰悲剧性的体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悲剧的渊源出于古希腊的酒神节祭祀祈及祷仪式,是由在酒神节仪式中歌颂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民众演绎而来的,主要突出的是民众的狂欢之情,只是随着后来的历史发展,关于悲剧的解释又有了新的出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是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2]P19经典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一个悲剧,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他自己,总是想竭力地逃避不幸,可是苦难总是如影随形,不幸的深渊最终还是吞没了他,逃脱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自毁,远远地离开。
萧峰,作为江湖第一大帮派丐帮的帮主,在过去的任期中一直处在阻止和抵抗外族入侵的前线,由于他武艺高强,任侠重义,江湖人士一致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在江湖上冠名以“北乔峰”的美称。可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渐渐地走向穷途末路,不仅人人避之不及,甚至还想制他于死地,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情上:其一,萧峰为同族朋友耶律洪基两肋插刀却被之利用;其二,他在低谷时得一红颜知己阿朱,却被自己误杀;其三,萧峰想远离世事又被辽帝封爵征讨大宋。
1.1 虽万千人吾往矣——朋友之谊
萧峰出场于“俱饮千杯男儿事”一节,他的出现是借用段誉的眼睛所观察到的:
身材甚是魁伟,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1]P531
两人由对饮发展到斗酒,耍赖的段誉见其连饮三十余碗仍面不改色,心中不由得起了爱惜之情,随后的比武更是让两人惺惺相惜,并结拜为兄弟。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指理想所在之处虽千万人反对,也要去追求的态度。萧峰由于自己的血统问题,再加上总是机缘巧合的出现在杀戮现场,故而无端背负上“弑父、弑母、弑师”的三大罪行,在聚贤庄中面对中原群雄的误解和杀意,不得不与旧交、故友饮酒断交,刀剑相向。萧峰心中的悲苦、凄凉之情可想而知。(可举例子)
萧峰在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转而投向关外的完颜阿骨打,一次偶然放掉了耶律洪基,后者对萧峰的轻财重义,豁达大度深感敬佩,两人也结拜成为兄弟。后来两人又一次相遇了并在帐中大开筵席,萧峰才意外知道了对方的皇帝身份。可是这时耶律洪基却被国内的反叛势力逼得自身难保,无奈之际劝说萧峰自行离开,但萧峰却慨然道:
那我便陪着哥哥,明日与叛寇决一死战兄长有难,做兄弟的自当和你同生共死,岂有自行逃走之理?[1]P1047
并且以实际行动挽回了耶律洪基的帝位,激烈的武斗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生死一瞬间,但是萧峰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与他对兄弟真心诚意的付出相比,耶律洪基的所作所为则令人心寒,为了满足夺取天下的野心,完全没有顾及两人的情谊,甚至可以说是恩将仇报。当他执意要为萧峰加官进爵并让其领兵南征时,萧峰的抗拒行为却换来了突生的杀意:
心中立时生出杀意,手按刀柄,便要拔刀向他颈中斫将下去[1]P1920
虽然萧峰朋友很多,但是纵观全书,更多攀附他友谊的人,看重的是其武林威名和地位,对于他的品行和为人,确实不求甚解,甚至连理解都做不到。
1.2 塞上牛羊空许约——爱人之逸
金庸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历程虽然多数曲折,但不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赵敏,亦或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任盈盈,甚至是《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等皆有情人终成眷属,独有萧峰与阿朱的爱情却以悲剧结束,令人叹惋。
文中,萧峰与阿朱在杏子林初识,两人的地位就很悬殊,一个是名声在外的帮主,另一个就是平凡的小丫鬟。从阿朱假扮萧峰开始,两人之间就被若有若无的细线牵连在了一起。阿朱假扮僧人盗取少林寺至宝《易筋经》,不料中了玄慈方丈的“大金刚掌”而身受重伤,萧峰认为阿朱所受重伤全是因为他,出于责任感选择不顾自身安危,带着阿朱闯聚贤庄求名医,以性命相搏于众英雄。如此厚重的恩德使得阿朱芳心暗许已是自然,她的苦等换来了心上人的到来:
目 录
引言 1
1 萧峰悲剧性的体现 2
1.1 虽万千人吾往矣——朋友之谊 2
1.2 塞上牛羊空许约——爱人之逸 3
1.3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民族之义 4
2 悲剧的成因 6
2.1 个人原因 6
2.2 社会文化原因 7
3 悲剧形象的意义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引言
金庸是20世纪新派武侠小说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在他的书写中,一个个经典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我们通过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主要人物时,会发现这些英雄形象和故事背景多数是固定的,故事背景会选择以家国矛盾,武林恩怨为分割线,以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我们耳熟能详的郭靖、杨过、胡斐、萧峰等人都是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个个武艺超群,他们济世为怀、卓然傲立的英雄形象一直被众人所喜爱。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什么呢?因为对比与其他的两个英雄——段誉和虚竹,他的悲剧命运,悲剧身世让人叹息,因为莫大的压力和屈辱都使他难以释怀,只有死才是他最大的解脱。陈默曾就这个问题说过:“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在金庸武侠小说世界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
一个令人仰视的,威名赫赫的大英雄一生却总是与坎坷相碰撞,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他的生父,总是会制造悬案来让他自投罗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自身的性格,萧峰执着的追问精神造就了异于常人的悲剧结局,当然,那个时代的狭隘的民族观念和精神也会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精神稻草。
1 萧峰悲剧性的体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悲剧的渊源出于古希腊的酒神节祭祀祈及祷仪式,是由在酒神节仪式中歌颂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民众演绎而来的,主要突出的是民众的狂欢之情,只是随着后来的历史发展,关于悲剧的解释又有了新的出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是这种情感得到陶冶。”[22]P19经典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一个悲剧,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他自己,总是想竭力地逃避不幸,可是苦难总是如影随形,不幸的深渊最终还是吞没了他,逃脱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自毁,远远地离开。
萧峰,作为江湖第一大帮派丐帮的帮主,在过去的任期中一直处在阻止和抵抗外族入侵的前线,由于他武艺高强,任侠重义,江湖人士一致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在江湖上冠名以“北乔峰”的美称。可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渐渐地走向穷途末路,不仅人人避之不及,甚至还想制他于死地,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情上:其一,萧峰为同族朋友耶律洪基两肋插刀却被之利用;其二,他在低谷时得一红颜知己阿朱,却被自己误杀;其三,萧峰想远离世事又被辽帝封爵征讨大宋。
1.1 虽万千人吾往矣——朋友之谊
萧峰出场于“俱饮千杯男儿事”一节,他的出现是借用段誉的眼睛所观察到的:
身材甚是魁伟,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1]P531
两人由对饮发展到斗酒,耍赖的段誉见其连饮三十余碗仍面不改色,心中不由得起了爱惜之情,随后的比武更是让两人惺惺相惜,并结拜为兄弟。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指理想所在之处虽千万人反对,也要去追求的态度。萧峰由于自己的血统问题,再加上总是机缘巧合的出现在杀戮现场,故而无端背负上“弑父、弑母、弑师”的三大罪行,在聚贤庄中面对中原群雄的误解和杀意,不得不与旧交、故友饮酒断交,刀剑相向。萧峰心中的悲苦、凄凉之情可想而知。(可举例子)
萧峰在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转而投向关外的完颜阿骨打,一次偶然放掉了耶律洪基,后者对萧峰的轻财重义,豁达大度深感敬佩,两人也结拜成为兄弟。后来两人又一次相遇了并在帐中大开筵席,萧峰才意外知道了对方的皇帝身份。可是这时耶律洪基却被国内的反叛势力逼得自身难保,无奈之际劝说萧峰自行离开,但萧峰却慨然道:
那我便陪着哥哥,明日与叛寇决一死战兄长有难,做兄弟的自当和你同生共死,岂有自行逃走之理?[1]P1047
并且以实际行动挽回了耶律洪基的帝位,激烈的武斗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生死一瞬间,但是萧峰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与他对兄弟真心诚意的付出相比,耶律洪基的所作所为则令人心寒,为了满足夺取天下的野心,完全没有顾及两人的情谊,甚至可以说是恩将仇报。当他执意要为萧峰加官进爵并让其领兵南征时,萧峰的抗拒行为却换来了突生的杀意:
心中立时生出杀意,手按刀柄,便要拔刀向他颈中斫将下去[1]P1920
虽然萧峰朋友很多,但是纵观全书,更多攀附他友谊的人,看重的是其武林威名和地位,对于他的品行和为人,确实不求甚解,甚至连理解都做不到。
1.2 塞上牛羊空许约——爱人之逸
金庸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历程虽然多数曲折,但不论是《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赵敏,亦或是《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任盈盈,甚至是《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等皆有情人终成眷属,独有萧峰与阿朱的爱情却以悲剧结束,令人叹惋。
文中,萧峰与阿朱在杏子林初识,两人的地位就很悬殊,一个是名声在外的帮主,另一个就是平凡的小丫鬟。从阿朱假扮萧峰开始,两人之间就被若有若无的细线牵连在了一起。阿朱假扮僧人盗取少林寺至宝《易筋经》,不料中了玄慈方丈的“大金刚掌”而身受重伤,萧峰认为阿朱所受重伤全是因为他,出于责任感选择不顾自身安危,带着阿朱闯聚贤庄求名医,以性命相搏于众英雄。如此厚重的恩德使得阿朱芳心暗许已是自然,她的苦等换来了心上人的到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