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着(附件)【字数:7904】

摘 要《活着》表达了三方面的主题思想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助,活着比死去更加伟大,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赞扬。坚强的福贵,苦命的家珍,哑巴凤霞,悲惨有庆构成了一个悲惨的家庭也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全文通过独特的叙述风格,朴实的语言,画面感的细节描写很好得诠释了活着这两个字。
目 录
第一章 《活着》的主题思想 ...1
第一节 人在命运面前时多么的渺小 ...1
第二节 坚强地活着才是真正的伟大 ...1
第三节 对中国底层劳动人民崇高的赞扬 ...2
第二章 活着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第一节 凄凉而又坚强的福贵 ...2
第二节 具有中国传统女人美德的家珍 ...3
第三节 苦命的凤霞 ...4
第四节 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的有庆 ...4
第五节 热爱凤霞的二喜..................................4
第三章 《活着》的艺术特色 ...4
第一节 多样的叙事风格 ...6
第二节 紧密的上下文联系 ...6
第三节 朴实风格的语言 ...6
第四节 画面感的细节描写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一、《活着》的主题思想
《活着》这部作品深刻的剖析了人在面对生活时的苦难时做出的种种选择,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是耐人寻味的,它不是说人多么悲惨,多么苦痛,而是阐述了中国伟大的农民在命运面前如何适应它,如何去活着。
人在命运面前是多么得渺小
当你静下心来阅读完整本书时,整本书带给你最大的冲击就是命运的力量,人类在命运面前是多么得微不足道,就像余华在韩文版本自序里面写到的那样:“《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就像书中的主人公福贵一样,他可能感慨于命运得不公,因为上天一个个夺走了他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边的亲人的生命,但是他也感慨命运对他的眷顾,首先,他娶了家珍这个好妻子,其次他在战场上幸存了下来,同时赢得了他家产的龙二也代替了他去死。命运仿佛是在跟他开玩笑一样。其次春生,若不是当兵,他不会当县长,他不当县长也不会被文化大革命批斗从而丢失了性命。命运与人的关系在书中各个人物中都得到了体现。但是全书中并没有体现人与命运的斗争,没有体现对于命运的不服。这更加写出了普通老百姓在无法抗拒得命运面前显现得多么弱小,多么不堪一击。你无法去改变什么,你只能去承受,甚至连发出一声呐喊得权利都没有。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作者在全书中不光是在描写这些普通农民在面对人生对他们的戏弄时,也将我们中国最底层人名他们身上的那些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如善良,坚忍等。
(二) 坚强地活着才是真正的伟大
福贵是一个对生命极其尊重的人,因为他珍惜生命。而不是在经历之后选择逃避,有时候活着比死去伟大。因此当苦难和不幸降临在你面前时,你会选择去逃避还是选择去面对。这是各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就像战争一样,拿越战来说,越战在美国受到很多批判,越战战场上死了四万美国士兵,战争结束后,却有八万人自杀。可见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坚强得活着是有多么得不易。一个人活着需要去面对很多东西,需要去对很多东西好好负责。而一个人死去,他与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了关联,他无需再去面对他不想面对的东西。《活着》中的春生就是,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他受到许多折磨与苦难,最后选择自杀,逃离了令他痛苦的世界。家珍,在她怀着身孕的时候她受到福贵的辱骂,她没有
要死要活的;有庆死了,她也没有想死;凤霞死了,她也没有想死;后来家珍因病去世。福贵说了一句:家珍死得很好。可见活着不易,坚强得活着更是伟大。另外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富贵的一生,树立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当生命在一次次展现出它的脆弱和无奈时,作者恰恰又把它与众不同的另一面展现了出来。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具有人性光辉的事物在过去的年代是怎样走过来的并且又将怎样走下去。
(三) 对中国底层劳动人民崇高的赞扬
《活着》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老农民一生的故事,但这更像是讲述了那个年代所有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福贵在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去打仗。并不是只有福贵一人,春生,老全到后面描写了这些士兵被围困时的场景,以及最后数千伤兵被冻死的场景更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得苦难。只不过福贵是幸运的,他逃出来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福贵是怎么再这几十年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不光讲述了福贵经历的生活,更讲述了中国底层劳动人民在那几十年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福贵是这个时代里面农民的缩影,从福贵身上反映出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在苦难和厄运面前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以生扼死,渴望“寻找到活着的意义”。从福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是如何走下来的品质:于苦难的生命中抗争不止,在生命的宣泄中又保持节制,于命运的静态承受中包孕着对生命的执着,在执着外化的同时又包含了历经沧桑的人生体验。 《活着》写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程度,写出了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出了中国底层劳动人民骨子里的勤奋,善良,坚忍。正如作者在最后写道“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活着》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喜爱和传颂,离不开作者对人物形象得深刻描写,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他们的话语,他们的动作,他们的神态。都是作者一笔一划通过生动的语言所刻画出来的。下面是书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一) 凄凉而又坚强的福贵
福贵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个大富大贵之相,但是命运往往喜欢与人开玩笑,福贵的名字却像是对他真实的生活的一种赤裸裸的讽刺,他的一生是凄惨的。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人生悲剧在他身上不止一次重复地生着。书中开头描写了福贵年老时的形象:“赤裸着胸膛,眯缝的眼睛,沾满了泥巴的腿,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白头发,胸前的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沧桑的模样跃然纸上,仿佛一个有故事的老农民就在你的面前。同时也与富贵年轻时败家子的模样有个鲜明的对比。时间的沧桑就在这位老农民身上留下了痕迹。福贵是坚强的,生活的打击并没有将这位老人击垮,他觉得人活在世上唯一的目的就是活着,好好活着。开头中的福贵在田间唱道:“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透出了老人的豁达以及对生活的看透。福贵在书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家人的爱。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福贵自从输光了家产后仿佛对人生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对家珍的夫妻之情,家珍对她不离不弃,他同样没有抛弃糟糠之妻。对凤霞和有庆的爱也是。心疼有庆的脚,心疼凤霞的不幸。以及有庆和凤霞的死令他痛不欲生。作为本书的核心人物,福贵身上透露着中国传统的从富裕跌落底层的,然后又坚韧活着的农民形象。通读全书,我们发现福贵面对着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一些突如急来的苦难。从赌钱输到倾家荡产,到亲人的一个个相继离世,这些悲剧的发生就像一个个突然爆炸的炸弹一样,它不会等你反应,它不会让你适应,就这样赤裸裸的展现在了你的面前。而故事的发展就是福贵面对这些苦难的所作所为就将他的人物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福贵在这部小说中是被塑造的很完美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