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国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川端康成的女性观(附件)

摘 要川端康成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下层社会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她们对待生活、爱情的态度。川端康成于1934年开始创作《雪国》并连载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之后汇集成单行本进行了出版。在《雪国》中,川端康成成功地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苦恋女驹子和圣洁女叶子。本文以《雪国》中的两位女性角色——驹子和叶子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对驹子与叶子外貌特征与心理变化的描写,同时将体现两位女性之美的表现手法进行对比,展现出川端康成认为女性既是纯洁的也是卑微的,女性美应是内外兼修的女性观,以及女性对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影响。 目 录
1 《雪国》的相关概述 1
1.1 创作背景与研究现状 1
1.2 内容梗概 2
2 《雪国》中女性形象分析 3
2.1 驹子的苦恋女性形象 3
2.2 叶子的圣洁女性形象 4
3 《雪国》中川端康成的女性观 6
3.1 女性是纯洁的也是卑微的 6
3.2 女性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 《雪国》的相关概述
1.1 创作背景与研究现状
川端康成自幼就与亲人别离,十五岁时他就已经是一个寂寞悲伤的孤儿,少年时的孤独寂寞,使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而之后漂泊不定的生活,感情生活屡遭打击,使他变得孤僻而伤感。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然而成长过程中女性的缺失,造成了其作品中对完美女性的向往。川端康成的好友横光利一曾说过:“川端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所以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大量地流露出了恋母情结。”[1]P123自幼母亲去世,7岁奶奶去世,10岁姐姐去世,在他的少年生活中从此没有了女性的陪伴。女性的缺失使川端康成在文学中表现出了对女性的向往,渴望女性的温暖。孤儿般的遭遇和女性的缺失使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雪国》是川端康成在1935年起笔到1948年共花了15年的时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的问世对文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恋母情结。”[1]P123自幼母亲去世,7岁奶奶去世,10岁姐姐去世,在他的少年生活中从此没有了女性的陪伴。女性的缺失使川端康成在文学中表现出了对女性的向往,渴望女性的温暖。孤儿般的遭遇和女性的缺失使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雪国》是川端康成在1935年起笔到1948年共花了15年的时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的问世对文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就将视线集中在他的身上,开始研究他的作品。在日本国内,大部分的学者将视线放在了川端康成作品的主题上;而在我国,则将笔锋转向了对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上,在《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一期刊登了《<雪国>主题新论》,其中提出“女性的受难和女性的归宿,是生的悲哀和死的大同。”[2]P37《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是受难的女性,她们最终的归宿不是悲哀地精神失常就是美丽地死去。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川端康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川端康成的女性观进行了分析:(1)从女性美的角度分析驹子和叶子所代表的美,一种是洁净美,一种是悲凉美,着重分析了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均扮演了不幸的弱者的角色;(2)通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角色的结局来分析川端康成的女性观;(3)从自然景物入手,对《雪国》中存在的“美”进行分析评价。
不论是日本还是我国对川端康成的研究,尤其是对《雪国》的研究都在日益加深,而且主体都已转向了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上。
1.2 内容梗概
《雪国》主要写了从事西洋舞蹈研究的岛村,三次来到雪国,偶遇驹子和叶子并对她们产生情愫的故事。雪国是一个远离东京,与东京有着千差万别的美丽村庄,它没有东京的繁华,却有着大都市没有的宁静悠闲,美丽虚幻。虽然美丽的雪国吸引着岛村,但是岛村来雪国的真正原因是为自己虚无的心找到一个好归宿,“唤回对自然和自己容易丢失的真挚感情”[3]P12,怀着这样的追求,他三次来到了雪国。第一次,他遇见了让自己倾心的艺伎驹子;第二次,在去雪国与驹子相会的途中又遇上了纯洁的女子叶子,以及驹子的未婚夫行男,岛村被叶子的声音和虚幻的美所吸引着,并将她深深的记在了心中,这一次探访雪国,岛村对驹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在他要离开雪国时,驹子听到行男即将去世的消息时的那种不安和焦虑,但她却又不想放弃自己追求爱情的机会时的矛盾心理,以及叶子对行男纯洁无私的爱;第三次岛村在雪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也是小说的结尾,在这一部分,岛村离开了雪国并打算再也不来了,而叶子在一场火灾中死去了,驹子抱着叶子的尸体疯掉了。
整部作品川端康成以岛村为线索展开,用岛村的眼睛来看整个世界,将岛村的主观思想都强加于驹子、叶子、行男他们身上,让他们的形象都带有岛村的主观思想。因此作品在塑造这些形象时从外形到语言的描写都透露出了世俗爱情的悲苦及理想爱情的圣洁。
2 《雪国》中女性形象分析
驹子和叶子是川端康成着重刻画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代表着日本女性的传统美,还表现出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在作品中,川端康成笔下的驹子是受尽人生苦难却依然勇敢追求理想爱情与生活的一位苦恋女性;叶子则是外貌清美,内心纯洁,真诚对待爱情的一位圣洁女性。
2.1 驹子的苦恋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在塑造驹子这一人物形象时,将他年幼时的悲苦和爱情的坎坷融入在驹子的形象上,将她塑造成一位“苦恋”的女性形象。
首先,体现在驹子悲苦的的身世上。驹子的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她生活的艰辛,命运并不眷顾她,虽然她身处在社会底层,但却不断挣扎着想要摆脱这种不幸命运。“在东京当舞伎时被人赎身出来,本打算将来做个日本舞师傅维持生计,可是刚刚过了一年半,她的恩主就与世长辞了”[3]P13,后来,一位琴师将她赎出,为了师傅那生着病的儿子——行男,驹子“只好出来当艺伎,赚钱为他支付医院的医疗费”[3]P39。但是,她还是个努力生活的人,虽然生活的压力常常把她压得喘不过气,可是她依然是热爱生活的,她总是坚持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在日记中,为了生活而苦练三弦琴,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追求爱情,想像一个平凡人一样过平凡的生活。她“还是想生活得干净些”[3]P67,还是想过那种正正经经的生活,从种种生活经历不难看出驹子的不幸与悲苦。
生活环境只是其不幸的一个因素,然而真正使其不幸的则来自于爱情。爱情对于驹子来说是她一直想要追求的,所以在遇到岛村后,她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情感。驹子深深地爱着岛村,但是她已有未婚夫,她明白这场爱恋不会有结果,但她为了真爱不顾传统的束缚,执意要追随岛村。对岛村而言,驹子只是拥有身体的美,她“纤巧而抿紧的双唇”[3]P21,“仿佛张开了一把白色的扇子”似的肩膀和“看起来像棉绒”[3]P87的肌肤;只是欣赏驹子虽身处烟花场,心灵却如此洁净的驹子和其他庸俗的艺伎是不同的。然而在岛村看来,驹子为了留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叶子一出现,岛村就被叶子“无法形容的美”[3]P7所吸引并无情地离开了驹子;她为了行男去当艺伎,可是行男却爱着叶子;行男死后,驹子为了悲伤的叶子而做出了让步,让岛村带着叶子去东京,可是叶子却选择了死亡;她所做的一切,都随着叶子的死,岛村的离开而变得徒劳。她为自己心爱的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然而爱情对她来说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