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社区参与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工农兵社区为例(附件)
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既是社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人逐渐成为社区参与的重要主体,许多福利国家将促进老年人社区参与看作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发现,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既是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自身安度晚年的需要。本文以淮安市工农兵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淮安市工农兵社区100名老人的抽样调查来了解工农兵社区老人社区参与现状、生活满意度现状以及这两者是的相关关系,并分别从个人角度、社区角度、政府角度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 社区参与,生活满意度,老龄化目 录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1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1
2.2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2
3 社区参与现状分析3
3.1社区每月举办活动较少3
3.2社区活动宣传力度不够4
3.3社区参与存在阻碍因素5
3.3.1个人因素5
3.3.2社区因素6
4 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6
4.1精神生活满意度7
4.2家庭生活满意度7
4.3社区生活满意度7
5 老人社区参与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8
5.1 社区参与行为与精神生活满意度关系9
5.2 社区参与行为与家庭生活满意度关系9
5.3 社区参与行为与社区生活满意度关系9
6 原因分析10
6.1老人对社区活动参与价值认同度低10
6.2社区的公共空间发育不完善11
6.3经费投入不足11
6.4相关制度不健全11
6.5社区宣传不到位12
7 推进老人社区社区参与和生活满意度的策略12
7.1 个人角度12
7.2 社区角度13
7.3政府角度14
结论 15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1
1 引言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7 推进老人社区社区参与和生活满意度的策略12
7.1 个人角度12
7.2 社区角度13
7.3政府角度14
结论 15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1
1 引言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20世纪初将象征互动理论中的社会参与概念引入老年研究领域的,从此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成为西方学者探究的热点。而我国对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研究主要以对西方老年人社会参与理论的介绍和评述为主,在参考西方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随着“老有所为”观点的提出而逐渐兴起了对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探讨和研究。[1]相关研究证明,在老龄化背景下,老人逐渐成为社区参与的主体,促进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既是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评价,它被界定为是个体遵循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生活状态的总体的认知评价,是用来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这也说明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判断。[2]
老龄化是现今世界人口结构重要特征。我国在20世纪末人口结构出现失衡的状况,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使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社区作为城市老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城市养老和社区发展建设的重大责任。社区老年人拥有充足的空闲时间、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加之老年人在退休离岗之后社会角色逐渐丧失,他们极易产生空虚感与孤独感,因此老人对社区参与的需求更胜于其他人群,所以依托社区这一组织载体来推动老年人社区参与行为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研究从江苏省淮安市工农兵社区随机选取100名社区老人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共计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共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54
56.2
女
46
43.8
年龄
55-60周岁
13
13.5
61-65周岁
26
27.1
66-70周岁
27
28.1
71及71周岁以上
30
31.3
月收入
1000元以下
28
29.2
1001-2000元
28
29.2
2001-4000元
19
17.7
4000元以上
21
21.9
合计
96
100
从收入来看,所调查居民年龄涵盖了从55周岁到70周岁以上各个阶段,其中以61周岁到70周岁以上为主,符合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主体情况。从月实际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和1001-2000元的被调查者占29.2%,这两部分的比例为所有调查者中最高的,有21.9%的被调查者实际月收入在2001-4000元,21.9%被调查者实际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此次调查过程中的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结构合理,月收入没有集中在特定的某一区域内,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
2.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
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本次使用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老人的基本资料,主要用于调查老人的个人情况差异。第二部分是社区参与行为部分,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社区参与行为的频率、参与效果、参与广度,能非常直观的反映出老人社区参与行为现状。第三部分是老人生活满意度,涉及老人生理情况,家庭满意度以及社区满意度。
其次,
1 引言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1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1
2.2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2
3 社区参与现状分析3
3.1社区每月举办活动较少3
3.2社区活动宣传力度不够4
3.3社区参与存在阻碍因素5
3.3.1个人因素5
3.3.2社区因素6
4 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6
4.1精神生活满意度7
4.2家庭生活满意度7
4.3社区生活满意度7
5 老人社区参与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8
5.1 社区参与行为与精神生活满意度关系9
5.2 社区参与行为与家庭生活满意度关系9
5.3 社区参与行为与社区生活满意度关系9
6 原因分析10
6.1老人对社区活动参与价值认同度低10
6.2社区的公共空间发育不完善11
6.3经费投入不足11
6.4相关制度不健全11
6.5社区宣传不到位12
7 推进老人社区社区参与和生活满意度的策略12
7.1 个人角度12
7.2 社区角度13
7.3政府角度14
结论 15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1
1 引言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7 推进老人社区社区参与和生活满意度的策略12
7.1 个人角度12
7.2 社区角度13
7.3政府角度14
结论 15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21
1 引言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20世纪初将象征互动理论中的社会参与概念引入老年研究领域的,从此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行为成为西方学者探究的热点。而我国对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研究主要以对西方老年人社会参与理论的介绍和评述为主,在参考西方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随着“老有所为”观点的提出而逐渐兴起了对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的探讨和研究。[1]相关研究证明,在老龄化背景下,老人逐渐成为社区参与的主体,促进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既是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评价,它被界定为是个体遵循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生活状态的总体的认知评价,是用来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这也说明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判断。[2]
老龄化是现今世界人口结构重要特征。我国在20世纪末人口结构出现失衡的状况,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使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社区作为城市老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城市养老和社区发展建设的重大责任。社区老年人拥有充足的空闲时间、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加之老年人在退休离岗之后社会角色逐渐丧失,他们极易产生空虚感与孤独感,因此老人对社区参与的需求更胜于其他人群,所以依托社区这一组织载体来推动老年人社区参与行为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研究从江苏省淮安市工农兵社区随机选取100名社区老人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共计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共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54
56.2
女
46
43.8
年龄
55-60周岁
13
13.5
61-65周岁
26
27.1
66-70周岁
27
28.1
71及71周岁以上
30
31.3
月收入
1000元以下
28
29.2
1001-2000元
28
29.2
2001-4000元
19
17.7
4000元以上
21
21.9
合计
96
100
从收入来看,所调查居民年龄涵盖了从55周岁到70周岁以上各个阶段,其中以61周岁到70周岁以上为主,符合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主体情况。从月实际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和1001-2000元的被调查者占29.2%,这两部分的比例为所有调查者中最高的,有21.9%的被调查者实际月收入在2001-4000元,21.9%被调查者实际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此次调查过程中的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结构合理,月收入没有集中在特定的某一区域内,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
2.2 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
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本次使用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老人的基本资料,主要用于调查老人的个人情况差异。第二部分是社区参与行为部分,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社区参与行为的频率、参与效果、参与广度,能非常直观的反映出老人社区参与行为现状。第三部分是老人生活满意度,涉及老人生理情况,家庭满意度以及社区满意度。
其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