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机制研究以市秦淮区海福巷社区为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在不断发展,社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社区是居民参与的重要平台,居民也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成为现代社区民主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遇到参与渠道不畅,参与内容单一等问题,居民的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居委会工作并不满意。根据调查,居民参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政府、社区、居民和文化四个方面有关。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定位不准确,政府干预过多;居委会工作人员服务素质不高且与居民沟通不畅,居委会举办活动流于形式;居民自身年龄、文化水平和收入等方面的影响;此外,社区的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当前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改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社区民主建设,培养居民参与热情,增强社区归属感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关键词 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现状,原因
目 录
1 引言1
2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2
2.1 参与渠道不畅2
2.2 参与内容单一 3
2.3 参与态度不积极 3
3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
3.1 政府方面 4
3.2 社区方面4
3.3 居民方面5
3.4 文化方面6
4 完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对策措施6
4.1 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推进社区治理法制化6
4.2 完善社区民主建设,发展社区组织7
4.3 培养居民参与热情,提升参与能力9
4.4 立足居民文化环境,增强社区归属感9
结 论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调查问卷15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单位制”逐渐被“社区制”所取代,“单位人”转换为“社区人”。单位制的解体、社区的发展,使得社区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区成为居民参与的公共空间与平台,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成为现代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城市社区治理是治理理念在社区层面的应用,是指依托于组织化的网络体系,对社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公共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善治、居民广泛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形成[1]。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模式也在不断演变,所以,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居民参与主要指居民以个体或群体身份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民主理念得以贯彻,居民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是一个群策群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好形式,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贡献自己才能的机会[2]。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仅可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可以加强居民个人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提升参与积极性,更好的发扬基层民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严重不足,社区人际关系愈加疏离。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社区治理遇到障碍,发展困难。
本课题以前人在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社区的发展现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与原因,深入探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以及改进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机制的措施,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组织等主体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课题选择了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街道海福巷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海福巷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研究。海福巷社区是一个分散型社区,北邻光华路,东至四方巷,西至苜蓿园大街南延路,南至石杨路,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有天坛村、将军塘小区、逸境南苑、三金福邸等六个居民小区以及天坛新寓14、15幢、海福巷26、28号、石门坎126号零散住宅区。共有住宅楼栋70幢,共计居民约3470余户、8500多人。
其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居民密集,设施完善。社区内既有新型中高档小区,又有老旧小区和拆迁户,人员复杂,居民的文化、收入、职业结构各色各样。部分小区内设有物业管理公司,也有部分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本调查从海福巷社区随机抽取100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
在调查对象的具体构成中,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1%及54.9%,性别分布比较均匀。根据统计,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是:1830周岁的调查对象占多数为36.3%,18周岁以下的调查对象最少,所占比例为3.3%,因为在发放问卷时较少有未成年人愿意填写,且他们由于未成年,还没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过多让这一年龄段的人填写问卷会影响调查结果。有一半以上调查对象为大专或本科学历,文化程度较好。职业为企业职工且中等水平收入的调查对象居多,生活水平一般。较多调查对象居住10年及以上,社区居民居住时间较长,适合开展调查。
2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居民有更多机会参与社区居委会的选举活动,实现其政治参与;居民也可以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其社会参与;居民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社区的文体娱乐活动,实现其文化参与。当然,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由于社区人员结构相对复杂,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不同,加之社会、社区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不同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参与渠道不畅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居民不参与居委会选举的原因中,“压根不知道选举这件事”所占比重为27.5%,“不了解参与途径无法参加”所占比重为38.5%,这两个为主要原因。在社区治理中,居民主要的政治参与是通过与街道政府部门或者居委会接触实现的,尤其是居民所居住社区的居委会,是居民最常打交道的。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社会组织还未发育完全,社区工作尚在培育,还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力量渗透到社区中来。而且,居委会目前主要的工作仍是完成上级政府部门委派的任务,是上级政府部门的“腿”。这就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无暇与居民过多接触,没有时间精力走进群众宣传居委会的选举事务,宣传不到位导致居民不了解社区居委会选举参与的途径甚至不知道选举这件事。社区中居民的合作伙伴较少,参与的渠道较狭窄。现在,政府积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把政府的服务切实伸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以周到的服务来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同时“简政放权”,给居委会充分地自治权,转变职能,让其回到自治组织的行列。
2.2 参与内容单一
目 录
1 引言1
2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2
2.1 参与渠道不畅2
2.2 参与内容单一 3
2.3 参与态度不积极 3
3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
3.1 政府方面 4
3.2 社区方面4
3.3 居民方面5
3.4 文化方面6
4 完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对策措施6
4.1 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推进社区治理法制化6
4.2 完善社区民主建设,发展社区组织7
4.3 培养居民参与热情,提升参与能力9
4.4 立足居民文化环境,增强社区归属感9
结 论 11
致 谢 12
注 释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调查问卷15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单位制”逐渐被“社区制”所取代,“单位人”转换为“社区人”。单位制的解体、社区的发展,使得社区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区成为居民参与的公共空间与平台,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成为现代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城市社区治理是治理理念在社区层面的应用,是指依托于组织化的网络体系,对社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公共问题进行治理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善治、居民广泛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形成[1]。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模式也在不断演变,所以,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居民参与主要指居民以个体或群体身份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民主理念得以贯彻,居民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是一个群策群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好形式,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贡献自己才能的机会[2]。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仅可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可以加强居民个人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提升参与积极性,更好的发扬基层民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严重不足,社区人际关系愈加疏离。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社区治理遇到障碍,发展困难。
本课题以前人在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社区的发展现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与原因,深入探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以及改进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机制的措施,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组织等主体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课题选择了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街道海福巷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海福巷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研究。海福巷社区是一个分散型社区,北邻光华路,东至四方巷,西至苜蓿园大街南延路,南至石杨路,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有天坛村、将军塘小区、逸境南苑、三金福邸等六个居民小区以及天坛新寓14、15幢、海福巷26、28号、石门坎126号零散住宅区。共有住宅楼栋70幢,共计居民约3470余户、8500多人。
其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利,居民密集,设施完善。社区内既有新型中高档小区,又有老旧小区和拆迁户,人员复杂,居民的文化、收入、职业结构各色各样。部分小区内设有物业管理公司,也有部分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本调查从海福巷社区随机抽取100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
在调查对象的具体构成中,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1%及54.9%,性别分布比较均匀。根据统计,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是:1830周岁的调查对象占多数为36.3%,18周岁以下的调查对象最少,所占比例为3.3%,因为在发放问卷时较少有未成年人愿意填写,且他们由于未成年,还没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过多让这一年龄段的人填写问卷会影响调查结果。有一半以上调查对象为大专或本科学历,文化程度较好。职业为企业职工且中等水平收入的调查对象居多,生活水平一般。较多调查对象居住10年及以上,社区居民居住时间较长,适合开展调查。
2 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居民有更多机会参与社区居委会的选举活动,实现其政治参与;居民也可以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其社会参与;居民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社区的文体娱乐活动,实现其文化参与。当然,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由于社区人员结构相对复杂,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不同,加之社会、社区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不同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参与渠道不畅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居民不参与居委会选举的原因中,“压根不知道选举这件事”所占比重为27.5%,“不了解参与途径无法参加”所占比重为38.5%,这两个为主要原因。在社区治理中,居民主要的政治参与是通过与街道政府部门或者居委会接触实现的,尤其是居民所居住社区的居委会,是居民最常打交道的。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发展起步较晚,很多社会组织还未发育完全,社区工作尚在培育,还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力量渗透到社区中来。而且,居委会目前主要的工作仍是完成上级政府部门委派的任务,是上级政府部门的“腿”。这就导致社区工作人员无暇与居民过多接触,没有时间精力走进群众宣传居委会的选举事务,宣传不到位导致居民不了解社区居委会选举参与的途径甚至不知道选举这件事。社区中居民的合作伙伴较少,参与的渠道较狭窄。现在,政府积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把政府的服务切实伸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以周到的服务来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同时“简政放权”,给居委会充分地自治权,转变职能,让其回到自治组织的行列。
2.2 参与内容单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