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的猴牛之交”(附件)
摘 要孙悟空与牛魔王是《西游记》中有着通天本领的两个妖魔代表,而本文正是以孙悟空和牛魔王二者的相识到交恶为线索,从二者性格、派别和思想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为出发点,阐释“猴牛之交”对于《西游记》中神魔故事的影响,并用佛性思想深度阐明孙悟空与牛魔王关系的变化缘由。
目 录
引言 1
1“猴牛之交”结缘论 3
1.1 喝出来的交情 3
1.2 分不开的利益 4
2“猴牛之交”交恶论 5
2.1 性格不同不相惜 5
2.2 道不同不相为谋 5
3“猴牛之交”佛性论 8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引言
“猴牛之交”是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牛魔王的交情。众所周知,《西游记》中描写了许多颇具“人性”的妖魔,其中,除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四师兄弟外,对牛魔王这个妖怪形象的塑造也用了较为浓厚的笔墨,他只是孙悟空的结拜七兄弟之一,但为什么其余五位在大闹天宫之后再未提及,却把大哥牛魔王单独拿出来说话,这样的安排一定有其独特的用意。
作者对“猴牛之交”的相关描写在《西游记》中有九回之多,在这九回中,从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初识结义到兄弟反目,都有明线暗线将其穿插连接。而昔日交好的两兄弟,数日把酒言欢的两大头目为什么会在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后不再联系,当孙悟空皈依佛门再见到曾经的老大哥牛魔王后,两兄弟为什么却兵戎相见,这些疑点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孙悟空与牛魔王的私人恩怨,而是在暗喻等级的悬殊与两大派别的对立。在佛教中,“猴”与“牛”这两个意象也都有出现,并各有其含义,书中将这两个佛教意象串联起来,除了浅层意义上的意象表示之外,同时也表达了古代对宗教的崇尚之情。
关于“猴牛之交”虽然并没有学者对其进行直接性研究,但通过其他相关资料文献的对照参考,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还是有较大的帮助,如陈洪在《结缘:文学与宗教》一书中专门有一节“牛魔王佛道渊源考伦”,其中就提到:“《西游记》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妖怪的形象,和各种的妖怪都不一样,就是牛魔王。”[5]P12陈洪就牛魔王的性格和家庭情况分析了牛魔王与其他妖怪不一样的地方,并从牛魔王最后被佛祖收服变成“大白牛”提出了佛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象征意义。从宗教层面看,孙悟空也是从妖怪到取经主力军,最后终于修得正果成佛;牛魔王亦是从妖怪到化为佛家的代表“大白牛”。从这里看,二者结拜似乎就是《西游记》作者的有意为之,主要就是为了将宗教与之结合。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从“三教合一”,“魔灭尽”与“道归根”的角度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且对小说中的神魔都写得有人情,通世故等进行论述,提出探讨《西游记》故事系统中神魔关系有助于我们考察宗教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在《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评语中指出:“《西游记》中的神魔都写得极似世上人情”,“作《西游记》者不过借妖魔来画个影子耳”。[2]P129133这也从侧面表明《西游记》作者在写《西游记》时,并不是纯粹地在写一个神魔故事,而是通过跟人类似的情感,如孙悟空和牛魔王的结拜这样的事来说明一个不一样的神魔世界。崔钟雷在《四大名著人物点评》一书中分别对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性格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其二者性格形象异同点的对比,深入探讨“为什么孙悟空与牛魔王会结拜”,“他们的结拜对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猴牛之交”的结缘与交恶都是在围绕阶级派别斗争所精心做好的铺垫,再加之渗入宗教理念,使得一部集现实与奇幻于一体的神魔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虽然学术界研究《西游记》中人物关系的论著颇多,但关注焦点多集中于师徒四人之中,对孙悟空与牛魔王二者的关系却留意甚少,从“猴牛之交”角度进行研究的论著更是十分有限,正因如此,本文试图以“猴牛之交”为切入点,通过二者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新的解读,以期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领域。
1 “猴牛之交”结缘论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主角之一,是最早出场的。牛魔王虽不是与孙悟空同时期出现的妖魔,但他却是孙悟空最早自愿结识的有名妖魔之一,他的出现看似是一个偶然,只是作者为了丰富主角孙悟空形象的一个扩展,实则,牛魔王与孙悟空结识是作者有意埋下的伏笔。
1.1 喝出来的交情
书中指出孙悟空生于石中,性情顽劣,终日与猴群纵乐于山水之间,直到拜在菩提祖师门下习得绝技,后返山称王,随后他有意收拢周边小妖,形成自己的阵营,这便为他结识牛魔王等铺好了道路。《西游记》第三回云:“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七兄弟,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1]P3536由此,与牛魔王等魔王的结识是孙悟空一一拜会的结果,并不是各魔王主动找到孙悟空与其称兄道弟的。魔王们各占山头已久,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书中虽没有详细介绍各魔王的实力情况,但就从孙悟空愿意主动结交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各魔王还是颇具本领的,尤其是为首的牛魔王,一向连天庭都不放在眼里的孙悟空能够默许牛魔王当领头大哥,可见牛魔王自有过人之处。
一般情况下,结交的兄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酒肉兄弟;另一种是生死兄弟。孙悟空和牛魔王的兄弟之情则更倾向于第一种。酒肉兄弟的交情是喝出来的,这一点作者也多次提到过:
小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1]P36
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将安排筵宴,请六王赴饮,杀牛宰马,祭天享地,着众怪跳舞欢歌,俱吃得酩酊大醉。[1]P36
这如昙花一现的“酒肉交情”在各种享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多个场景详细描写孙悟空与牛魔王等一众妖魔是如何肆意行乐、把酒言欢的,这也更加明确了包括牛魔王在内的众魔王都没有要与孙悟空交心的打算,只是为了一同作乐。这里尤其要提到牛魔王,牛魔王本身就是一个乐于参加朋友筵席的妖魔,书中第六十回云:“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牛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言毕,按下云头,径至洞里。”[1]P739740战斗正酣的牛魔王只因吃酒便能放下一切仇怨,先赴酒宴而后再战,这也再次印证了牛魔王与孙悟空的交情不过尔尔。
目 录
引言 1
1“猴牛之交”结缘论 3
1.1 喝出来的交情 3
1.2 分不开的利益 4
2“猴牛之交”交恶论 5
2.1 性格不同不相惜 5
2.2 道不同不相为谋 5
3“猴牛之交”佛性论 8
结 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引言
“猴牛之交”是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牛魔王的交情。众所周知,《西游记》中描写了许多颇具“人性”的妖魔,其中,除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四师兄弟外,对牛魔王这个妖怪形象的塑造也用了较为浓厚的笔墨,他只是孙悟空的结拜七兄弟之一,但为什么其余五位在大闹天宫之后再未提及,却把大哥牛魔王单独拿出来说话,这样的安排一定有其独特的用意。
作者对“猴牛之交”的相关描写在《西游记》中有九回之多,在这九回中,从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初识结义到兄弟反目,都有明线暗线将其穿插连接。而昔日交好的两兄弟,数日把酒言欢的两大头目为什么会在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后不再联系,当孙悟空皈依佛门再见到曾经的老大哥牛魔王后,两兄弟为什么却兵戎相见,这些疑点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孙悟空与牛魔王的私人恩怨,而是在暗喻等级的悬殊与两大派别的对立。在佛教中,“猴”与“牛”这两个意象也都有出现,并各有其含义,书中将这两个佛教意象串联起来,除了浅层意义上的意象表示之外,同时也表达了古代对宗教的崇尚之情。
关于“猴牛之交”虽然并没有学者对其进行直接性研究,但通过其他相关资料文献的对照参考,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还是有较大的帮助,如陈洪在《结缘:文学与宗教》一书中专门有一节“牛魔王佛道渊源考伦”,其中就提到:“《西游记》里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妖怪的形象,和各种的妖怪都不一样,就是牛魔王。”[5]P12陈洪就牛魔王的性格和家庭情况分析了牛魔王与其他妖怪不一样的地方,并从牛魔王最后被佛祖收服变成“大白牛”提出了佛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象征意义。从宗教层面看,孙悟空也是从妖怪到取经主力军,最后终于修得正果成佛;牛魔王亦是从妖怪到化为佛家的代表“大白牛”。从这里看,二者结拜似乎就是《西游记》作者的有意为之,主要就是为了将宗教与之结合。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从“三教合一”,“魔灭尽”与“道归根”的角度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且对小说中的神魔都写得有人情,通世故等进行论述,提出探讨《西游记》故事系统中神魔关系有助于我们考察宗教对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在《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评语中指出:“《西游记》中的神魔都写得极似世上人情”,“作《西游记》者不过借妖魔来画个影子耳”。[2]P129133这也从侧面表明《西游记》作者在写《西游记》时,并不是纯粹地在写一个神魔故事,而是通过跟人类似的情感,如孙悟空和牛魔王的结拜这样的事来说明一个不一样的神魔世界。崔钟雷在《四大名著人物点评》一书中分别对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性格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其二者性格形象异同点的对比,深入探讨“为什么孙悟空与牛魔王会结拜”,“他们的结拜对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猴牛之交”的结缘与交恶都是在围绕阶级派别斗争所精心做好的铺垫,再加之渗入宗教理念,使得一部集现实与奇幻于一体的神魔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虽然学术界研究《西游记》中人物关系的论著颇多,但关注焦点多集中于师徒四人之中,对孙悟空与牛魔王二者的关系却留意甚少,从“猴牛之交”角度进行研究的论著更是十分有限,正因如此,本文试图以“猴牛之交”为切入点,通过二者关系的发展脉络进行新的解读,以期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领域。
1 “猴牛之交”结缘论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主角之一,是最早出场的。牛魔王虽不是与孙悟空同时期出现的妖魔,但他却是孙悟空最早自愿结识的有名妖魔之一,他的出现看似是一个偶然,只是作者为了丰富主角孙悟空形象的一个扩展,实则,牛魔王与孙悟空结识是作者有意埋下的伏笔。
1.1 喝出来的交情
书中指出孙悟空生于石中,性情顽劣,终日与猴群纵乐于山水之间,直到拜在菩提祖师门下习得绝技,后返山称王,随后他有意收拢周边小妖,形成自己的阵营,这便为他结识牛魔王等铺好了道路。《西游记》第三回云:“他放下心,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此时又会了七兄弟,乃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连自家美猴王七个。”[1]P3536由此,与牛魔王等魔王的结识是孙悟空一一拜会的结果,并不是各魔王主动找到孙悟空与其称兄道弟的。魔王们各占山头已久,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书中虽没有详细介绍各魔王的实力情况,但就从孙悟空愿意主动结交这一点来看,不难看出各魔王还是颇具本领的,尤其是为首的牛魔王,一向连天庭都不放在眼里的孙悟空能够默许牛魔王当领头大哥,可见牛魔王自有过人之处。
一般情况下,结交的兄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酒肉兄弟;另一种是生死兄弟。孙悟空和牛魔王的兄弟之情则更倾向于第一种。酒肉兄弟的交情是喝出来的,这一点作者也多次提到过:
小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把那万里之遥,只当庭闱之路,所谓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1]P36
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将安排筵宴,请六王赴饮,杀牛宰马,祭天享地,着众怪跳舞欢歌,俱吃得酩酊大醉。[1]P36
这如昙花一现的“酒肉交情”在各种享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多个场景详细描写孙悟空与牛魔王等一众妖魔是如何肆意行乐、把酒言欢的,这也更加明确了包括牛魔王在内的众魔王都没有要与孙悟空交心的打算,只是为了一同作乐。这里尤其要提到牛魔王,牛魔王本身就是一个乐于参加朋友筵席的妖魔,书中第六十回云:“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牛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言毕,按下云头,径至洞里。”[1]P739740战斗正酣的牛魔王只因吃酒便能放下一切仇怨,先赴酒宴而后再战,这也再次印证了牛魔王与孙悟空的交情不过尔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