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分析以姚木兰为例

摘 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小说。小说将义和团义和团引入中国抗日战争,打破北京这个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曾尧两个家庭兴衰的背景,正是中国政治,社会,思想和战争四十年社会场景的真实反映。这部作品被称为现代中国的“红楼梦”,在现代小说中独树一帜。书中有将近100个人物,其中大多数是女性。聪明独立的花木兰;优雅而庄严的莫言;曼娘熟悉安静;敢于爱和恨银幕;只有学优秀的红玉等。在这个饱受战争折磨的时代,女性受到不同社会,家庭和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命运和结果的解释。本文通过研究姚木兰性格特征、形象的成因、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三部分来对姚木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分析作者对作品中女性观念的反思,加深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认知,树立成熟的女性观和传统观。通过大量阅读,我提高了写作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
目 录
1 引言 1
2 姚木兰的性格特征 2
2.1 姚木兰的性格亮点 2
2.2木兰的外貌与学识结合之美 2
2.3木兰的传统与现代交错之美 4
3 姚木兰形象的成因 7
3.1 原生家庭教育和婚后家庭环境因素 7
3.2 时代社会变迁的因素 8
4 姚木兰形象的意义与价值 10
4.1 姚木兰形象的现实意义 10
4.3 姚木兰形象对道家文化传播的价值 12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引言
姚木兰是林语堂钟爱的女性形象之一,他给姚木兰的形象定位,也倾注了自己的生活观、思想深度、婚姻态度,在作者笔下木兰不仅是完美而鲜活的女性形象代表,更是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生的感悟[1]P17。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姚木兰这一形象做出自己的解读。
姚木兰是林语堂笔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沉稳大气、胸襟宽广,是完美女性的代表人物,所以我想通过姚木兰这一形象,感受作者表达人生观的愿望。林语堂是一位少有的男性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女性崇拜的思想。他特别关注女性世界,并强烈主张现代女性解放观念和男女平等观念。在坚信女性美丽的前提下,他将女性写作视为小说创作的焦点,依靠家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塑造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展现女性多彩的世界。这些女性群体是林语堂小说的主角,也是作品美丽的卷轴。他们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着释放天性和个性,他们都可以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林语堂在小说中对女性的描述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他描绘的女人美丽而多彩。姚木兰反映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等等情思。林语堂描写的女性形象木兰的其起源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林语堂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历决定了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有几位女性为他的生活和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深深地被他打动,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林语堂对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态度,始终应该有它自己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红楼梦》对林语堂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些文化因素也巧妙融入写作中,成为他塑造女性形象的源泉和灵感之一。林语堂的教育经历也是影响的重要原因。对他描绘的女性形象的描绘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和现代女性观念成为姚木兰形象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京华烟云》以姚木兰的生活史为主线。在书中创作的各种人物中,林语堂先生最推崇姚木兰,可以说,姚木兰是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林语堂塑造了姚木兰的形象,他让她既是道家女性又是儒家学者。儒道两种文化的精髓融合在她的身上[2]P74。是这些因素造就了清新脱俗的木兰形象。这也是我分析木兰形象的重要意义。 2 姚木兰的性格特征 《京华烟云》以姚木兰的人生历程为主线,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创作的各种人物中,高度赞扬姚木兰。姚木兰可以说是他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当林语堂塑造了姚木兰的形象时,她让她既是道家女性又是儒家学者[3]P78。 能够吸收儒道思想的精髓,无论他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姚木兰都是成功的。林语堂先生的儿子林如斯在《京华烟云》的序言中概述了姚木兰生平的变化:从富裕家庭享受一切物质保障,后来成为乡村女子,生活在优雅的山地生活中,他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一群勇敢而美好的人中的一滴水。
2.1 姚木兰的性格亮点
姚木兰性格亮点其一在于随遇而安,不管遇到多么糟糕的情况,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样的心境不同于一般的女子,有着道家顺其自然的态度,这与她深受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其性格的第二个亮点,在于自省与自持,对立夫的爱也好和荪亚的婚姻也罢,她都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立场身份,随时随地保持着冷静与克制,这些中国传统里美好女性的闪光点都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三个亮点在于隐忍和大气,木兰本是小姐出身,却不矫揉做作,大方原谅别人的错误,曹立华在死后,并对待他的孩子像是自己的孩子,并且她隐忍却不至于瞻前顾后不懂变通,在立夫深陷牢狱之灾的时候,木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周旋于两派之间解救丈夫于虎口。
2.2木兰的外貌与学识结合之美
在《京华烟云》一书中有很多描述中国女性外在美的段落。例如,曾淑仪夫人与桂姐的小姐在小木兰眼中的美丽描述了曼娘的美丽。他们更加具体和生动。然而,文中并没有太多描述姚木兰的出现,但在她结婚的那天,她专注于木兰眼的美丽和新娘礼服的美丽:“木兰的眼睛比莫贤的眼睛长。木兰的眼睛比莫克的眼睛更感性和明智。他的面部特征较细,轮廓线更清晰,眉毛更清晰,眼睛更明亮,而且比莫克更生动活泼。除了她那迷人的眼睛外,她的身材还是具有毁灭性的。就像我们把它描述成一个美丽的女人一样,增加一点太长了。如果你减少一分,它会太短。如果你增加一分,它会太胖。如果你减少一点,它会太薄。喜欢高个子,认为她够高,而且喜欢短发。认为她身材矮小而浓郁,喜欢瘦的,觉得她很苗条。身体部位的比例甚至完美,甚至达到这个极限。创造自然给她如此完美,不管如何! [5] P292”这两段描述了姚木兰在读者面前的总体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广泛的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前一段强调了木兰外观的美丽。眼睛是人心的窗户。木兰的眼中充满了情感,表现出她的个性的安静和宽容,并传递她的才华和智慧。木兰的美不仅仅是美的出现,还有她的内在美,木兰非常有才华,她的古文能力很有吸引力。这些特征在她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当她和她的家人一起逃离童年时,她被一位前主人救出,曾文迪告诉木兰看到甲骨文。木兰马上认出它来。曾文宣说:对!对!她是木兰,她是唯一知道这种骨头的人![5] P42如果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木兰就不会受到她父亲的影响。愿意学习古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木兰的知识非常广泛。当林语堂塑造了姚木兰的形象时,她让她既是道家女人又是儒家学者。儒道两种文化的精髓融合在她的身上。他能够吸收两种儒道文化的精髓。无论他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姚木兰都是成功的。作为道家女儿,她深受家族的喜爱。作为儒家的媳妇,照顾了她家庭的一切。儒家思想的入口和道家的诞生在她身上交替出现。与此同时,姚木兰是一位在中西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她出生于道教并嫁给儒学,曾经到天津留学,并受到新思想影响。因此,在姚木兰的身上,儒家与道教不仅互补,而且保留了新的思想和古老的传统。实现东西方思想的融合。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她嫁给了“父母命令”。结婚后,她试图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保持婚姻的美丽和幸福。另一方面,在她最深处的心里她总是为立夫深爱留一个位置 [6]P136。当孔子入狱时,她可以忽视自己的安全,并以牺牲一切为代价求她。这不仅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牺牲,也表现了现代文化和对自尊与勇气的热爱。在意识形态方面,尽管她在悲剧中失去了她的姐妹曼妮,但她没有丝毫的政治意识,只是从母亲的爱的角度抛弃了她的痛苦,但在后来的流亡中,她已经能够怨恨本国的耻辱。这种东方传统家族霸权和现代文化中爱至上的道德观念,对个人失去的女儿的仇恨,以及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姚木兰中共存并融合在一起 [7]P6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