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方言中的把字研究
摘 要遵义方言中“把”字的用法及其意义与平常普通话不同,“把”在方言中作为动词用于句子的谓语部分或作为助词用于句子的补语成分补充说明句子的完整度,同时在方言运用中又兼有量词的表达效果,在句子的使用中充当基数词的作用,令句子的表达效果在一定意义上有较大的提升,这里,主要对“把”的句法分布和量词“把”的语法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把”在遵义方言运用中实际存在的价值意义。
目 录
引言 1
1 关于遵义方言 ....2。
1.1 遵义的地理概况及研究“把”字的意义 2
1.2 遵义方言“把”字的词性调查 3
1.2.1 动词 3
1.2.2 量词...........................................................................................................................................4
1.2.3 介词 3
1.2.4 助词 4
2 “把”字结构的分布特征 5
2.1 X+“把”的构成 6
2.2 “把”作为助词时,共有如下几种模式 6
2.2.1 数词+“把” 6
2.2.2 量词+“把” 6
2.2.3 “量词+‘把’+名词”、“量词+‘把’+形容词”的结构模式 8
2.2.4 “量词+‘把’”字结构的各类变化模式 8
3 遵义方言“把”与普通话“把”比较 11
3.1 遵义方言的“把” 11
3.2 现代汉语的“把” 12
3.3 遵义方言中的“把”和现代汉语中的“把”的异同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方言就是地方语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方言和语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判定,都无法避免地会碰到相应程度的差异。”[1]p24因此,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在实际操作中,辨别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就出现了差别。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遵义方言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把遵义方言中的“把”作为专题研究的还是比较少,不仅如此,在探索进程中也遇见了很多难题。产生最多争议的就是词性的归类上,分类标准众说纷纭,词性的选取范围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和模糊性。其次,在对“把”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小部分不太能理解,在方言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的第二章开始是对遵义方言“把”字的着重介绍与分析,在研究分析中我们主要突出遵义方言中“把”字在遵义方言里的语法分布和其存在的语法意义。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就去使用“把”字,遵义方言中的“把”字可作动词、量词、数词和助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显得多了,“把”字的存在及其价值意义就出现了。不仅如此,遵义方言中“把”的使用率就一般字来说频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对“把”字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平常普通话中不会出现的现象。这使我们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这个基础上对遵义方言有一个深度的了解。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民间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对遵义方言中的“把”字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第二章开始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遵义方言中的“把”字在遵义方言中的句法分布及其存在于遵义方言的语法意义,从而得出“把”字存在的价值意义,主要结合具体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民间使用语言,把遵义方言“把”字概括为动词、助词、量词和数词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方言“把”字的存在意义及其句法意义,具体的来说,就是以遵义方言为基点,研究“把”的存在意义。主要对其遵义方言“把”字的研究进行深入的阐述。挖掘遵义方言“把”字的方言意义,因此,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更深层次的见解,从而对遵义方言有进一步的认识。
1 关于遵义方言
遵义方言是地域性质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人文地理因素,从而让我们对遵义方言这一地域性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遵义方言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方言“把”字进行了调查研究。
1.1 遵义的地理概况及研究“把”字的意义
“遵义,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南临贵阳,西接四川,北靠重庆,是云南、广西北上和四川、重庆南下的必经之地,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2]p10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朴实的一座历史小城。
说起遵义,我想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红色的革命旅游区,其中遵义会议就是各大游客关注的点,但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忽略掉的是遵义地区的本土方言,遵义在地理位置上是隶属于西南地区,和重庆、四川和云南在古代历史上是同属于一个管辖区域,所以有着极其相似的发音习惯,但遵义方言我们习惯性的叫做遵义土话,其中就有这么一些比较有趣的遵义方言:我们把“坏人”叫做“挨千刀嘞”;把“台阶”叫做“坎坎”;把“未来”叫做“二天”;把“欺骗”叫做“哄”;把“悲剧”叫做“拐嘞”;把“辣椒”叫做“海椒”;把“回忆”叫做“啊些年”;也把“AA制”称为“打伙”。我们也有一种说法是:有一种形容,我们叫“怪谜日眼”;有一种开心,我们称之为“把劳资笑惨了”;还有一种死亡,我们称之为“翘脚”...等等比较有特色的遵义方言,这些在当地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遵义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以往的统计中,其常驻人口是624.83万人,户籍人口为801.83万人,这属于人口密集地区,所以在语言使用方面就更加看重了。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遵义的地理位置和它旅游业的发展为遵义特色的方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遵义方言,是在遵义地区运用比较多的地方性语言,简称遵义方言,它属于西南官话,隶属于西南官话中的黔北片和灌赤片。遵义本地的方言纯正但在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内还是存在很多生涩难解的字词。今天,这个论文的目的就是以遵义方言中的“把”字作为研究对象,和大家归纳和总结出它的一些常用语境和在方言中它实际存在的价值意义。
1.2 遵义方言“把”字的词性调查
在我们看来,“把”只是一个字而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很重视。但是,在一定的情景当中,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往往就是那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字的运用有没有到位而已,那么,既然这样,我们了解一个字的本来意义以及它延伸出来的各地方言的意思就有价值意义了,在汉语中,“把”只是一个字。一个必须搭配其他词语才能存活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字,可是,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特定的字,其他话语也就不能成立。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搞清楚“把”字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含义,使之能有效的运用。“把”字的词性在遵义方言里面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目 录
引言 1
1 关于遵义方言 ....2。
1.1 遵义的地理概况及研究“把”字的意义 2
1.2 遵义方言“把”字的词性调查 3
1.2.1 动词 3
1.2.2 量词...........................................................................................................................................4
1.2.3 介词 3
1.2.4 助词 4
2 “把”字结构的分布特征 5
2.1 X+“把”的构成 6
2.2 “把”作为助词时,共有如下几种模式 6
2.2.1 数词+“把” 6
2.2.2 量词+“把” 6
2.2.3 “量词+‘把’+名词”、“量词+‘把’+形容词”的结构模式 8
2.2.4 “量词+‘把’”字结构的各类变化模式 8
3 遵义方言“把”与普通话“把”比较 11
3.1 遵义方言的“把” 11
3.2 现代汉语的“把” 12
3.3 遵义方言中的“把”和现代汉语中的“把”的异同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引 言
“方言就是地方语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方言和语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判定,都无法避免地会碰到相应程度的差异。”[1]p24因此,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在实际操作中,辨别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就出现了差别。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遵义方言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是把遵义方言中的“把”作为专题研究的还是比较少,不仅如此,在探索进程中也遇见了很多难题。产生最多争议的就是词性的归类上,分类标准众说纷纭,词性的选取范围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和模糊性。其次,在对“把”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小部分不太能理解,在方言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的第二章开始是对遵义方言“把”字的着重介绍与分析,在研究分析中我们主要突出遵义方言中“把”字在遵义方言里的语法分布和其存在的语法意义。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就去使用“把”字,遵义方言中的“把”字可作动词、量词、数词和助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显得多了,“把”字的存在及其价值意义就出现了。不仅如此,遵义方言中“把”的使用率就一般字来说频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对“把”字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平常普通话中不会出现的现象。这使我们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这个基础上对遵义方言有一个深度的了解。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民间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对遵义方言中的“把”字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第二章开始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遵义方言中的“把”字在遵义方言中的句法分布及其存在于遵义方言的语法意义,从而得出“把”字存在的价值意义,主要结合具体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民间使用语言,把遵义方言“把”字概括为动词、助词、量词和数词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方言“把”字的存在意义及其句法意义,具体的来说,就是以遵义方言为基点,研究“把”的存在意义。主要对其遵义方言“把”字的研究进行深入的阐述。挖掘遵义方言“把”字的方言意义,因此,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更深层次的见解,从而对遵义方言有进一步的认识。
1 关于遵义方言
遵义方言是地域性质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人文地理因素,从而让我们对遵义方言这一地域性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遵义方言这个基础上我们对方言“把”字进行了调查研究。
1.1 遵义的地理概况及研究“把”字的意义
“遵义,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南临贵阳,西接四川,北靠重庆,是云南、广西北上和四川、重庆南下的必经之地,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2]p10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朴实的一座历史小城。
说起遵义,我想大多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红色的革命旅游区,其中遵义会议就是各大游客关注的点,但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忽略掉的是遵义地区的本土方言,遵义在地理位置上是隶属于西南地区,和重庆、四川和云南在古代历史上是同属于一个管辖区域,所以有着极其相似的发音习惯,但遵义方言我们习惯性的叫做遵义土话,其中就有这么一些比较有趣的遵义方言:我们把“坏人”叫做“挨千刀嘞”;把“台阶”叫做“坎坎”;把“未来”叫做“二天”;把“欺骗”叫做“哄”;把“悲剧”叫做“拐嘞”;把“辣椒”叫做“海椒”;把“回忆”叫做“啊些年”;也把“AA制”称为“打伙”。我们也有一种说法是:有一种形容,我们叫“怪谜日眼”;有一种开心,我们称之为“把劳资笑惨了”;还有一种死亡,我们称之为“翘脚”...等等比较有特色的遵义方言,这些在当地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遵义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以往的统计中,其常驻人口是624.83万人,户籍人口为801.83万人,这属于人口密集地区,所以在语言使用方面就更加看重了。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遵义的地理位置和它旅游业的发展为遵义特色的方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遵义方言,是在遵义地区运用比较多的地方性语言,简称遵义方言,它属于西南官话,隶属于西南官话中的黔北片和灌赤片。遵义本地的方言纯正但在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内还是存在很多生涩难解的字词。今天,这个论文的目的就是以遵义方言中的“把”字作为研究对象,和大家归纳和总结出它的一些常用语境和在方言中它实际存在的价值意义。
1.2 遵义方言“把”字的词性调查
在我们看来,“把”只是一个字而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很重视。但是,在一定的情景当中,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往往就是那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字的运用有没有到位而已,那么,既然这样,我们了解一个字的本来意义以及它延伸出来的各地方言的意思就有价值意义了,在汉语中,“把”只是一个字。一个必须搭配其他词语才能存活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字,可是,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特定的字,其他话语也就不能成立。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搞清楚“把”字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含义,使之能有效的运用。“把”字的词性在遵义方言里面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