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韦庄词比较
摘 要花间词,词风香软,多写闺房情思,男女相思情爱,盛行于晚唐五代,开历代词作之先河,而温庭筠和韦庄便是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世人并称其为“温韦”。本文从多个角度并结合两者的词作进行分析,比较其词作产生的背景,论述温韦词的异同之处和其词作对后世词的影响。
Key words: Wen tingyun; WeiZhuang; The style of poetry; Female images; impact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从温韦个人经历的不同来分析温韦词 2
1.1 温庭筠的个人经历 2
1.2 韦庄的个人经历 2
第二章 温韦词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4
2.1女性形象的名物装饰 4
2.2 女性形象的写作视角 5
2.3女性形象的角色范围 6
第三章 温词细密,韦词疏朗 8
3.1 温词细密 8
3.2韦词疏朗 8
第四章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别 10
4.1温词属“无我之境” 10
4.2 韦词属“有我之境” 10
第五章 温庭筠韦庄词的影响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在花间词派中,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可以说是成就最高的,人们往往将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尤其是温庭筠,还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从内容上来,大体都是写男女情爱,相思与离愁别绪。从词风上来看,两者的词作反映了由伶工之词到文人士大夫之词的演变,两人的词作共同奠定了文人词的传统面貌,这对词在晚唐五代时期兴起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他们被世人并称为“温韦”,但若说二人的词作完全相同也是不可能的,一个香艳秾丽,一个清新自然;一个含蓄委婉,一个直率豁达,细读之就能感受到二者的区别。
温庭筠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失意场屋、屡试不弟的士子。由于性情浪漫,行为放荡不羁,为当时统治阶级所痛恶摧抑,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漫游、求仕、应举、闲居中度过。由于他的词主要是描写歌妓生活与男女的离愁别绪,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应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和口味,词的风格就倾向于婉转、隐约,辞藻也相对华丽。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饱受离乱漂泊之苦,这对于他的诗词创作影响很大。由于这种四处飘泊,颠沛流离的生活,让韦庄接触到了更多的民间生活,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也使韦庄接受了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在《花间集》里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使词风较明白、直率,语言更清新自然。
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以及他们留下来的诗词的研究,我们很容易找出造成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概括地说,就是温韦二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同,使得他们作词的目的不同,也就影响到了词的风格。他们二人的词在唐宋词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虽然二人都处唐代,但由于其词之间的不同,对后代词的影响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第一章 从温韦个人经历的不同来分析温韦词
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从内容上来看,大体都是写的男女情爱,相思与离愁别绪。从词风上来看,词风略有所不同。但是两者的词作反映了由伶工之词到文人士大夫之词的演变,两人的词作共同奠定了文人词的传统面貌,这对词在晚唐五代时期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1.1 温庭筠的个人经历
尽管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同为花间派的大家,但是我们细读之又不难发现两者词作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了解了两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之后就能发现,造成两人词作之间差异的原因就是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
温庭筠,他出身于一个已经衰落的贵族家庭。家道中落,并且又屡次在考场失意,这就使得他始终不得重用。当然他屡屡失意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性情浪漫,行为放荡不羁,遭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痛恶摧抑,尽管有才却不受统治阶级的重用,使得他只能成为一个游子,这也就导致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外面游荡、求仕、应举以及闲居中度过。举个事例,当时,宣宗皇帝有一个爱好是听宫中那些漂亮的宫女唱词曲,但是朝中的名宦之子却文墨有限、没有办法写出能让皇帝喜欢的词,当时的宰相令狐绹便把这事儿交给了温庭筠。温庭筠把词写好后给了令狐绹,令狐绹就把词拿去献给皇帝看,他的词皇帝看过之后立即就得到了赞赏。令狐绹本来吩咐过温庭筠不要把他代作词的实情说出去,结果任性的温庭筠不听,偏偏就把这事说了出去。这样一来,觉得自己的老脸无处可搁的令狐绹非常生气,也就慢慢地疏远了温庭筠;使他在考进士时受尽折磨,而后来尽管温庭筠也入了仕途但始终得不到重用,除了他本身的性格问题,很难说不是受此事影响,由于不受重用而导致他最后郁郁而终。
他的词主要是描写伶人歌妓的纵情声色的生活与男女的离愁别绪,相思之苦,基本上是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那些歌妓、舞女唱的,是给她们的唱曲谱的词。所以温庭筠为了要适应这些人特殊的身份和口味,满足他们欣赏的需求,词的风格就只能倾向于香软艳丽,语言含蓄委婉,辞藻也比较华丽浮夸。
1.2 韦庄的个人经历
再看韦庄的生活经历。韦庄生于唐文宗开成元年,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唐朝由繁盛开始逐渐转入衰落的时候,这样的时期注定是混乱的,韦庄在此时期受尽了离乱漂泊之苦,与骨肉同胞分离,这样的经历对于他的诗词创作影响很大。韦庄虽出生于世家大族,但和温庭筠的处境却非常相似,到他这一代时,家族早已中落,他成了大家族的落魄子弟,没有家族在背后的支持,想要有所成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一直到45岁时才来到长安应举,结果很不凑巧的是正好遇上黄巢攻破长安城。由于这场战乱,他陷于兵中大病一场险些丧了性命,之后又一度与弟妹失散。后来他历经艰辛终于逃出长安,而此后六七年间,他一直都是到处流浪,为了生活,为了求仕,浪迹万里。直到59岁中进士,这才结束了这种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生活。
在中进士之前,韦庄的生活非常穷苦,可以说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处在穷苦和漂泊当中的。虽然他中进士后可以算是苦尽甘来,但是他“晚达”的生涯却并不长久。他中进士以后,66岁才到西蜀开始他的仕途,被当时的蜀主王建所倚重,71岁担任安抚使,72岁助王建称帝,建立了割据局面,按说他凭借助王建称帝这一大功劳定然能位高权重,然而他却没有这个福气,他到75岁就死了。在西蜀这个割据的小朝廷里,韦庄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那样的日子只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罢了。
由于这种四处飘泊,颠沛流离的生活,让韦庄接触到了更多的民间生活,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他在漂泊的日子里一定比温庭筠见识到了更多的东西,更有平常生活的气息。由于韦庄长期的漂泊生活,使得他接受了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在《花间集》里独树一帜,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温庭筠的香软艳丽、含蓄委婉,韦庄的词风更加明白、直率,语言更清新自然。
Key words: Wen tingyun; WeiZhuang; The style of poetry; Female images; impact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从温韦个人经历的不同来分析温韦词 2
1.1 温庭筠的个人经历 2
1.2 韦庄的个人经历 2
第二章 温韦词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4
2.1女性形象的名物装饰 4
2.2 女性形象的写作视角 5
2.3女性形象的角色范围 6
第三章 温词细密,韦词疏朗 8
3.1 温词细密 8
3.2韦词疏朗 8
第四章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别 10
4.1温词属“无我之境” 10
4.2 韦词属“有我之境” 10
第五章 温庭筠韦庄词的影响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在花间词派中,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可以说是成就最高的,人们往往将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尤其是温庭筠,还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从内容上来,大体都是写男女情爱,相思与离愁别绪。从词风上来看,两者的词作反映了由伶工之词到文人士大夫之词的演变,两人的词作共同奠定了文人词的传统面貌,这对词在晚唐五代时期兴起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他们被世人并称为“温韦”,但若说二人的词作完全相同也是不可能的,一个香艳秾丽,一个清新自然;一个含蓄委婉,一个直率豁达,细读之就能感受到二者的区别。
温庭筠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失意场屋、屡试不弟的士子。由于性情浪漫,行为放荡不羁,为当时统治阶级所痛恶摧抑,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漫游、求仕、应举、闲居中度过。由于他的词主要是描写歌妓生活与男女的离愁别绪,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应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和口味,词的风格就倾向于婉转、隐约,辞藻也相对华丽。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饱受离乱漂泊之苦,这对于他的诗词创作影响很大。由于这种四处飘泊,颠沛流离的生活,让韦庄接触到了更多的民间生活,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也使韦庄接受了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在《花间集》里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使词风较明白、直率,语言更清新自然。
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以及他们留下来的诗词的研究,我们很容易找出造成二者出现差异的原因。概括地说,就是温韦二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同,使得他们作词的目的不同,也就影响到了词的风格。他们二人的词在唐宋词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虽然二人都处唐代,但由于其词之间的不同,对后代词的影响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第一章 从温韦个人经历的不同来分析温韦词
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从内容上来看,大体都是写的男女情爱,相思与离愁别绪。从词风上来看,词风略有所不同。但是两者的词作反映了由伶工之词到文人士大夫之词的演变,两人的词作共同奠定了文人词的传统面貌,这对词在晚唐五代时期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1.1 温庭筠的个人经历
尽管温庭筠和韦庄的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同为花间派的大家,但是我们细读之又不难发现两者词作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了解了两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之后就能发现,造成两人词作之间差异的原因就是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
温庭筠,他出身于一个已经衰落的贵族家庭。家道中落,并且又屡次在考场失意,这就使得他始终不得重用。当然他屡屡失意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性情浪漫,行为放荡不羁,遭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痛恶摧抑,尽管有才却不受统治阶级的重用,使得他只能成为一个游子,这也就导致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外面游荡、求仕、应举以及闲居中度过。举个事例,当时,宣宗皇帝有一个爱好是听宫中那些漂亮的宫女唱词曲,但是朝中的名宦之子却文墨有限、没有办法写出能让皇帝喜欢的词,当时的宰相令狐绹便把这事儿交给了温庭筠。温庭筠把词写好后给了令狐绹,令狐绹就把词拿去献给皇帝看,他的词皇帝看过之后立即就得到了赞赏。令狐绹本来吩咐过温庭筠不要把他代作词的实情说出去,结果任性的温庭筠不听,偏偏就把这事说了出去。这样一来,觉得自己的老脸无处可搁的令狐绹非常生气,也就慢慢地疏远了温庭筠;使他在考进士时受尽折磨,而后来尽管温庭筠也入了仕途但始终得不到重用,除了他本身的性格问题,很难说不是受此事影响,由于不受重用而导致他最后郁郁而终。
他的词主要是描写伶人歌妓的纵情声色的生活与男女的离愁别绪,相思之苦,基本上是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那些歌妓、舞女唱的,是给她们的唱曲谱的词。所以温庭筠为了要适应这些人特殊的身份和口味,满足他们欣赏的需求,词的风格就只能倾向于香软艳丽,语言含蓄委婉,辞藻也比较华丽浮夸。
1.2 韦庄的个人经历
再看韦庄的生活经历。韦庄生于唐文宗开成元年,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唐朝由繁盛开始逐渐转入衰落的时候,这样的时期注定是混乱的,韦庄在此时期受尽了离乱漂泊之苦,与骨肉同胞分离,这样的经历对于他的诗词创作影响很大。韦庄虽出生于世家大族,但和温庭筠的处境却非常相似,到他这一代时,家族早已中落,他成了大家族的落魄子弟,没有家族在背后的支持,想要有所成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一直到45岁时才来到长安应举,结果很不凑巧的是正好遇上黄巢攻破长安城。由于这场战乱,他陷于兵中大病一场险些丧了性命,之后又一度与弟妹失散。后来他历经艰辛终于逃出长安,而此后六七年间,他一直都是到处流浪,为了生活,为了求仕,浪迹万里。直到59岁中进士,这才结束了这种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生活。
在中进士之前,韦庄的生活非常穷苦,可以说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处在穷苦和漂泊当中的。虽然他中进士后可以算是苦尽甘来,但是他“晚达”的生涯却并不长久。他中进士以后,66岁才到西蜀开始他的仕途,被当时的蜀主王建所倚重,71岁担任安抚使,72岁助王建称帝,建立了割据局面,按说他凭借助王建称帝这一大功劳定然能位高权重,然而他却没有这个福气,他到75岁就死了。在西蜀这个割据的小朝廷里,韦庄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那样的日子只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罢了。
由于这种四处飘泊,颠沛流离的生活,让韦庄接触到了更多的民间生活,见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他在漂泊的日子里一定比温庭筠见识到了更多的东西,更有平常生活的气息。由于韦庄长期的漂泊生活,使得他接受了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在《花间集》里独树一帜,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于温庭筠的香软艳丽、含蓄委婉,韦庄的词风更加明白、直率,语言更清新自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