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置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就是要针对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原先社区治理模式进行相应改革。选择南通市智慧社区试点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渊源、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然性以及对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解构。并根据调查结果从思想认识、协商合作、顶层设计和资源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智慧社区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对应的建议措施。关键词 “互联网+”,城市社区,社区治理创新,智慧社区
目 录
1 引言1
2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案例2
2.1 南通市智慧城市建设2
2.2 南通市智慧社区治理创新案例2
3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内容3
3.1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然性3
3.2 “互联网+”对传统社区治理体系的重新解构4
4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面临的问题5
4.1 思想理念认知不足6
4.2 协商合作机制缺乏6
4.3 国家顶层设计缺失7
4.4 治理资源保障不足8
5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9
5.1 坚持以人为本,变革理念治理9
5.2 推动社会参与,多方协同治理10
5.3 因地制宜建设,统筹规划治理10
5.4 整合社区资源,加强保障治理11
结 论13
致 谢14
注 释15
参 考 文 献16
附录:智慧社区居民参与度调查问卷17
1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日益解体,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社会结构,社区治理的主体也由单一的以政府为主导演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与此同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们也越来越要求得到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经历了以下三种发展模式:行政型社区治理、合作型社区治理以及自治型社区治理[1]。与过去行政化管理不同的是,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要求能充分调用社区内各种资源,通过合作协商发挥其作用机制,以实现“善治”。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政务产生,国外学者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逐渐从技术层面转移到组织层面,GilGarcia和Pardo(2005)认为电子政务可以被用来提供公共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民主价值观机制[2]。有关提高基层社区信息化水平的活动也在我国一些地方被自发开展实践,相继产生了诸如“电子社区”、“社区信息化”等和社区有关的信息化概念,信息化融入社区已经变为一种趋向[3]。在这之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卓有成效,自2012年国家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智慧城市便如火如荼地在各地方建设起来,一般是以社区为试点对象,除了政府、社区以及居民,更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其中,这种探索实践不断推动着信息化基层社区治理的发展。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的内涵得到了新的补充,尽管近年来它的研究与运用仍主要在经济领域,但这并不代表它不能涉及其他领域。“互联网+”下的社会环境不是仅局限于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也不是着重强调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而是这种技术是否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创新发展,开掘出新领域新生态。国务院(2015)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置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4]。此定义同时强调“互联网+”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潜力,着重点在“融合”和“新形态”,突出了创新的中心位置,本文也使用这一定义。
“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会治理和信息化的融合迈入了新阶段,“智慧社区”意味着社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也代表着对将来的一种期盼,即使智慧融进社区治理,使社区治理体现智慧。这同样也是“互联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
2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案例
南通市是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地区,以“创新、智慧、生态”为主旨,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智慧民生、城市管理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本文选择了南通市第一家智慧社区试点——太阳花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扬子智慧社区服务中心为案例研究对象。
2.1 南通市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10月,南通市政府印发了《南通市2016年智慧城市建设计划》,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大南通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促使信息资源共享,带动智慧产业聚集发展,促进建设成果惠及民生,政府预计在经济、交通、卫生等六大模块实施智慧城市重点项目。
2011南通成为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南通市推进建设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智慧城市相关的示范项目,以此扶持促进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南通市投入了近30亿元,城市光网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市区一些大型公共场合已实现无线全覆盖,苏通云计算平台投入使用。为了加快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加强和外界的信息交流,南通市还开通了国际互联网通信渠道。在产业发展上,南通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相关的项目已达上百个,投资金额达两百亿元。在民生方面,智慧服务涉及到交通、卫生、教育、经济等方方面面,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涵盖七百多项服务内容,在城市管理方面也开始实施智慧化管理,开发了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城市监控系统也做到了更新升级。
在一个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公民的利益,考虑到建设项目是否惠及民生。可以看出南通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投入了不少,成果也比较明显,2016年南通荣获中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中国智慧城市优秀案例、中国智慧城市杰出贡献人士三个奖项。
纸上的数据是否能代表真实的情况呢?也不尽然,细化到社区层面,“互联网+”技术能否切实有效地对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产生作用,还需要对具体社区进行调查研究。
2.2 南通市智慧社区治理创新案例
扬子智慧社区服务中心是2015年5月开始实施的智慧项目,总负责公司是东扬文产集团,扬子智服在南通市崇川区和港闸区分别都有设置点。该项目以社区为单位,围绕家庭用户展开,目前已与多家企业机构实行战略合作,实现了社区工作之间的互相联通。扬子智服有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一些关于社区事务的通知、各种缴费、活动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扬子智服开发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居民在平台上只需点击所需要的服务,服务就能一步到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