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张爱玲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的悲剧人生(附件)

摘 要《茉莉香片》的主人公聂传庆孤独自闭、懦弱敏感、怪异扭曲,是一个男性悲剧。本文旨在以对聂传庆性格的以及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聂传庆悲剧的形象评价、价值思考等方面的深度剖析,从而寻求《茉莉香片》聂传庆的悲剧人生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目 录
1 悲剧性的人物性格 1
1.1 孤独自闭 1
1.2 懦弱敏感 1
1.3 怪异扭曲 2
2 导致聂传庆悲剧命运的原因 4
2.1 封建礼教的残害 4
2.2 爱的缺失 5
2.3 性格缺陷 5
3 聂传庆悲剧人生的艺术价值 7
3.1 独特的悲剧形象 7
3.2 对聂传庆悲剧的价值 8
3.2.1 聂传庆悲剧的苍凉之美 9
3.2.2 男性悲剧意识的展现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1 悲剧性的人物性格
“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的收场”[1]P1318,张爱玲的一生确实创造了奇迹。《茉莉香片》这部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位二十岁左右男孩子聂传庆独特的心理变态扭曲的故事。聂传庆四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因为母亲不爱父亲聂功臣,母亲去世后父亲把对母亲的恨都发泄在他的身上,当他遇见活泼的言丹朱,内心是喜爱的,但是这种爱的感觉被他一直压抑着。当他知道关于母亲和言子夜的爱情故事后,便在幻想中构建父爱,脑子里出现了畸形的倾慕,而对言丹朱则表现出的荒谬的嫉妒和恨。
1.1 孤独自闭
聂传庆刚有记忆的时候的,妈妈就去世了,爸爸又娶了后母。他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带他出门,即使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他也是呆在其他房子里刻意的回避。一个人坐在窗前晒着温暖的太阳,随着太阳的西落,他心里的天也黑了,白天面临着冰冷的家人,在漫长的黑夜里独自一个人入睡,陪在身边的除了孤单就是寒冷。父母亲询问他考试及在学校的情况,他也只顾低头,默不作声,父亲只得将其打发走。《茉莉香片》塑造的聂传庆在父母眼里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他从来没有得到父母亲的喜欢和疼爱,有的只是嫌弃和冷漠。父母对他的冷漠和无视既来源于他的孤独自闭,也在一定程度上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次深深地加重了他的孤独封闭。
在学校里很少有同学主动搭理他,聂传庆内心也认定自己不受人待见,因此他愈发的封闭自己,也愈发的躲避同学,让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学校里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耍、在家里父母亲的恶语打击,以及其聂传庆内心的极度自卑,注定了他将是孤独的。而他对许多事情选择了拒绝,哪怕别人对他的一点点的温存他也拒绝,这种间接的回避使他更加孤独。孤独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真的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即使在怎么用力的挣扎他也走不出这个怪圈,因为他已经为自己画地为牢。
1.2 懦弱敏感
言丹朱在和聂传庆聊天的时候说;我想是因为我把你当作一个女孩子看待”,聂传庆却酸酸一笑说:“是吗?身边那样多的女朋友干嘛选中我?”言丹朱说:“因为你能保守秘密”。他抽了口气说:“是的,因为我没有朋友,没有人可告诉。[4]P9
通过这几句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聂传庆的自卑敏感,他内心非常介意别人把当女孩子对待,其实他也在一直努力希望自己能够变的有阳刚之气,但是他的努力效果不是太明显,所以有些时候就成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在聂传庆的耳朵里却变得敏感、特殊起来,导致他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反应。父亲和继母对于他上学的事情,一直都是热潮冷讽,即使说了很恶毒的话但他从来不去替自己辩解总是默默的忍受,他知道自己确实学的不好,说太多的话父母亲肯定不会相信,与其那样不如忍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巴,这样可能是最好的表现。
1.3 怪异扭曲
聂传庆孤独自闭和懦弱敏感的性格缺陷显而易见,而这种性格缺陷进而导致了聂传庆心理上的变态和扭曲,他陷入无尽的幻想,企图通过幻想改变自己的处境。这种悲剧性的性格在聂传庆的身上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从遗产继承的幻想上,还是从对自己老师的幻想上,他都是扭曲的。
一个人玩弄着自己的鞋带,难道他对自己的父母亲真的没话说?也许是他想说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长时间的压迫使对交流有些恐惧感。父亲让他去煮烟,他也只是默默的顺从,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也没有想着去反抗。吸食鸦片会让人精神萎靡不振,让家庭倾家荡产,这样严重的后果他却从不劝说自己的父母亲,也从不敢劝说自己的父母亲,可以看出他的软弱和自私。正是因为这种过度的忍让和顺从,以及自己的懦弱与无助,长期以往,最终导致了聂传庆扭曲的心理特质。
打了他,倒是不哭,就那么瞪大了眼睛朝人看着。[4]P18
他内心深处还是比较害怕父亲,除了愤怒就是无可奈何。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具有一身阳刚之气,坦坦荡荡、有尊严、有骨气、讲情义、坚强勇敢。但是从聂传庆身上看出最多的是懦弱。他从十二三岁起就那么盼望着,并且他曾经提早练习过了,将他的名字歪歪斜斜,急如风雨地写在一张作废的支票上自己的名字,父亲去世后遗产肯定是属他自己的。从主观角度讲聂传庆肯定希望自己能够顺利继承遗产,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继承遗产就意味着亲人及即将死亡。这意味着他希望自己最亲近的人去世。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恨和不满只有在这一刻得到释放,他的思维逻辑是混乱的。
她有些时候竟然在观察自己和言老师长得是否相似,脑子里展开了一疯狂的猜疑。对自己的母亲做出不公平的评价甚至责怪自己的母亲。一个正常人对于一些事情如果只是道听途说没有经过求证就是妄下结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针对自己亲人还如此刻薄,也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和心理是存在问题的,他是一个自私心理扭曲的人。
2 导致聂传庆悲剧命运的原因
小说中的聂传庆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悲剧命运,那么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因素有哪些,这要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封建礼教的残害
聂庆功的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年代,在中国封建父权社会,父权大于天,孩子没有过多的建议权,只有执行权,聂庆功的耳朵被父亲打聋了,他也知道他是母亲受气的替代品,但是他也没说出来,如果他可以理性的和父亲进行交谈,他也许不会受那么多伤害,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经造成了聂传庆精神上的残废,即使给了他自由他也跑不了。在他的心理他是很恨很害怕自己的父亲,但是除了无奈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聂传庆的母亲和言子夜本来打算结婚但是家人不同意,因为家族利益,聂传庆的母亲最终和聂功臣结婚了,但是她的内心根本就不爱他。她只是家族谋取利益工具,在那个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子女爱情。子女的爱情就像一场买卖,聂传庆父母的结合是封建爱情的残害下产物,他们都是牺牲品。这种“缺少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继母问他;听说有个姓言的女孩子喜欢你,就算喜欢你也是看上是家里的钱,“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本质统治了人,人向他膜拜”[2]P953,继母这种物化的人格,使得她对亲情有着功利化的看法,因此对聂传庆也从来没有体现出自己该有的关爱。言丹朱说之所以愿意和聂传庆做朋友是因为他能保守秘密,但是聂传庆的回答“是的就是我没有朋友也没人可告诉”。无论是通过言丹朱无意的解释,还是聂传庆一气之下说的气话。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