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乘音义对应的若干问题(附件)【字数:11214】

摘 要 本文通过罗列《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有关“乘”的义项,分析探究了“乘”的本义及引申义,并根据义项梳理出词义引申发展的脉络。因在整理义项中发现“乘”作为“姓氏”义和“佛教教义”时在这两部辞书中的差别,故本文重点对这两个义项的读音进行商榷探究。本文借助大量相关辞书和已有论文研究,加之思考与大胆推测、整合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由于材料不足,“乘”字语音流变年代难以考究,无法从根源处判定“乘”作为“姓氏”义时的读音,所以无法最终判定其读音,但是作者倾向于读shènɡ音;另外,由于语境语用的发展,作为佛教用语时,应更新为“类别”之义,且根据这两本辞书的性质,读chénɡ音较为合理。
目 录
导言 1
一、《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注音释义一览及其不足 2
1.1《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乘”字条的注音释义一览 2
1.2两大辞书的比较中突显问题 3
二、“乘”的义项确定与排序 4
2.1“乘”的不同字形及本义说明 4
2.2“乘”的义项确定 5
2.3“乘”的词义引申图及其阐释 7
三、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乘”字条的补正 11
3.1对“乘”作为“姓氏”义的读音的考证 11
3.2对“乘”在佛教中的意义解释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导言
本文研究的是“乘”字的音义对应关系,试图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乘”的音义联系进行分析。目前学界对“乘”的本义、引申义以及不同意义下的读音都有一定的探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究:(1)对某些文学作品中有关“乘”用法、读音及意义的校对,如吴振国教授的《曹刿论战中“乘”字注释的异议》;(2)对某些辞书中关于“乘”的解释提出商榷,如李艳红的《<广雅疏证><方言笺疏>中“乘”的释义指瑕》;(3)对“乘”字某一意义的用法进行分析,如徐世荣的《上乘之乘的读音》,又如陈冶典先生对很多辞书将佛教中的“大乘”、“小乘”中的“乘”注音为chénɡ的现象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佛教教法是一种“运载工具”,所以理应读shènɡ。
在《汉语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对“乘”字的音义解释基本相同,但是仍存在一定可商榷之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在佛教中被喻为教法的“大乘”“小乘”的“乘”字的读音模棱两可;(2)作为姓氏用的“乘”的读音模棱两可;(3)在方言中,“乘”作为“承受,承担”用时应该读哪个音,在两本辞书中的定法不同。针对“乘”的若干问题,学界已早有发声质疑。例如王云路先生对王念孙提出的“乘之为数,其训不一”、“有训为一者”、“有训为二者”、“有训为四者”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对王念孙之后学界根据《广雅疏证》而推出的“乘”字有“二”、“双,一对”的数量义这一现象提出批判意见。学界针对一些权威辞书中关于“乘”的某些义项及对应读音的若干问题仍是意见。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乘”的义项进行确定,并按照人们日常交流习惯和正常思维脉络对义项进行重新编排。再者,本文将针对关于“乘”在音义对应关系上意见不一且影响到人们日常交际的几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这些问题上的解释做出笔者自己的探究意见,以期能解决人们在使用“乘”字时遇到的个别问题。
一、《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注音释义一览及其不足
《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是两部较为权威的汉字注音释义辞书,由于语言的运用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本文以最新版本的辞书为研究的文献,确保研究的对象是在权威辞书中确实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
1.1《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乘”字条的注音释义一览
“乘”收录在《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卷一第46页,共计27个义项。
chénɡ:1登;升。2驾驭。3趁。4凭恃;依仗。5加;交加。6碾压;践踏。7欺凌;欺压。8进攻;追逐。9战胜;胜过。10防守。11计算,计划。12用。13治理。14继承。15覆。16数学的计算方法,即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简便算法。17姓。(又读shènɡ)
shénɡ:1方言。承受;承担。
shènɡ:1一车四马的总称。2特指配有一定数量兵士的兵车。3乘是运载工具,佛教喻为教法(又读chénɡ)。4双;一对。5四。6古代地积单位,四丘为乘。7春秋时晋国史书称“乘”。8类别;等级。9佛教中用作第一人称。
“乘”收录在《汉语大词典》卷一第666页,共计27个义项。
chénɡ:1驾御。2乘坐。3登;升。4著,穿。5践踏。6利用;凭借。7掩袭;追逐。8战胜。9欺凌;侵犯。10逾越;超过。11指由水路行走。12碾轧。13防守;防御。14奉行;施展。15治理;管理。16计算;筹划。17方言。担当。18运算方法之一。19佛教比喻能运载众生到达解脱彼岸的种种教法。如言小乘、大乘等。20姓。
shènɡ:1车子。2指马。3数词。4量词。5军赋的计算单位。6春秋时晋国的史书。7通“朕”。我。
以上两部辞书关于“乘”的义项均为27个,其中虽然在音义对应上略有不同,在确定义项上有一定的侧重,如在《汉语大字典》中收录“古代地积单位,四丘为乘”这一词条,而在《汉语大词典》中则收录与之相呼应的“军赋的计算单位”这一义项。但大体上义项相似,且均没有漏掉应有的义项,义项与义项之间没有交叉重复之处。
1.2两大辞书的比较中突显问题
仔细分析以上两部辞书对“乘”字的音义对应解释,可以看出个中不确定且值得商榷的义项,笔者认为其主要不足之处分别如下:
(1)《汉语大字典》中对“乘”字作为“姓氏”义项解释时的注音是chénɡ,另又注“又读shènɡ”,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容易让大众误解,造成对“乘”这一姓氏乱读的现象,这显然不便于日常交际的使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