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的人鬼情(附件)
摘 要文章首先将《聊斋志异》中的人鬼之情分为同性之情和异性之情,异性之情中有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更有男女中的纯洁爱意。其次在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鬼情的情感特征,认为作者主要书写了女鬼与书生间相互了解后的真挚爱意,将爱情得以深化。最后分析了作者创作人鬼情的动机,一是作者至情思想的体现,二是寄托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三是寄寓作者美好的理想。目 录
引言 1
1 《聊斋志异》中人鬼情分类 2
1.1 同性未了之情 2
1.2 异性未了之情 3
2 人鬼情的情感特征 6
3 人鬼情产生的原因 8
3.1 作者至情思想的体现 8
3.2 寄托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9
3.3 寄寓作者的美好理想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对世间百态皆有涉及,其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对男女爱情的描写。纵览全书,内容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即是大多篇目都与鬼怪题材有关,约有90篇之多,所占比重很大。《聊斋志异》中的人鬼相恋指的是神仙或女鬼与世间男子特别是与书生间的爱情故事。在作品中所看到的“仙怪鬼狐”现实社会不可能有,应是作者凭借想象而虚构的。在世俗人眼中,她们被神秘化,具有某些超现实的能力,在美丽的外表下,她们大都显得惹人怜爱,甚至比人间的女子更善良、美丽,也更富有人情味。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非复人。”[1]P86
1 《聊斋志异》中人鬼情分类
爱情自古以来是文学描写的主题之一,男女爱情通常被描绘得甜蜜幸福或凄楚感人。人世间男女爱情可能发生的种种,在人鬼恋中都会有所反映,甚至更为缠绵悱恻。而这一主题也是蒲松龄的笔触下最吸引人、最感动人,覆盖面也最为宽广。当然人鬼情既包含同性朋友间的知己之情、异性朋友间的互帮互助,更有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意。这种爱意一经确立,可以冲破一切世俗阻隔,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对方于危难之中。
1.1 同性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文学描写的主题之一,男女爱情通常被描绘得甜蜜幸福或凄楚感人。人世间男女爱情可能发生的种种,在人鬼恋中都会有所反映,甚至更为缠绵悱恻。而这一主题也是蒲松龄的笔触下最吸引人、最感动人,覆盖面也最为宽广。当然人鬼情既包含同性朋友间的知己之情、异性朋友间的互帮互助,更有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意。这种爱意一经确立,可以冲破一切世俗阻隔,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对方于危难之中。
1.1 同性未了之情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同性间真挚纯洁、感人肺腑的故事,如《宫梦弼》和《成仙》。通常小说反映的是作者的心灵真实,这种真实也应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心灵真实,而这两篇小说都描写了底层社会之间真情实感。蒲松龄能写出这些故事内容,让人更有感于底层人之间这样难得的真情实感。
《成仙》中说“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常依周。以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2]P100成生与周生自小一起读书,成了莫逆之交,成生贫穷,需要周生的接济。可见成生很重视与周生的情谊,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黄吏部家的牛踩了周生的庄稼,二人起了官司,周生因为顶撞县官被投入了监狱。黄吏部与县官勾结诬陷周生,险些陷害致死。成生有感于周生昔日对自己的照顾,竭尽全力挽救了他。小说中这样写道:
(成)至都,无门入控。相传驾将出猎。成预隐木市中;俄架过,伏舞哀号,遂得准。释送而下,着院部审奏。时阅十月余,周已诬服论辟。院接御批,大骇,复提躬傲。黄亦骇,谋杀周。因路监者,绝其食饮;弟来馈问,苦禁拒之。成又为赴院声屈,始蒙提问,业已饥俄不起。院台怒,杖毙监者。黄大怖,纳数千金,嘱为营脱,以是得朦胧题免。宰以枉法拟流。周放归,益肝胆成。[2]P100
成生就是这样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所以即使困难重重他也要帮助自己的朋友。正因为成生看到了黑暗的官场,强横的人世,厌弃人世的贪婪鄙俗,于是到劳山上清宫修炼成仙。成仙之后,成生力劝周生,使周生猛然醒悟与他一起修炼成仙。从蒲松龄写作这篇小说的用意,主要应该是揭露为官的贪赃枉法这一事实。但我们在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二人真挚的友情。
小说《宫梦弼》写柳芳华“财雄一乡,慷慨好客,座上常百人。急人之急,千金不靳。宾客假贷常不还。”[2]P405十余年后“家渐虚,不能供多客之求,于是客渐稀。”[2]P405“无何,柳病卒,至无以治凶具。宫乃自出囊金,为柳经纪。”[2]P405柳家的孩子“益德之,事无大小,悉委宫叔。”[2]P405下面是小说中唯一一处细致描绘宫梦弼的段落:
宫时自外入,必袖瓦砾,至室则抛掷暗陬,更不解其何意。和每对宫忧贫。宫曰:“子不知作苦之难。无论无金;即授汝千金,可立尽也。男子患不自立,何患贫?”一日,辞欲归。和泣嘱速返,宫诺之,遂去。和贫不自给,典质渐空。日望宫至,以为经理,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类。[2]P405
自此,宫梦弼在后文中再也没有出现。继而蒲翁开始写柳家所经受的炎凉世态。柳家家境衰落,再也供不起宾客们需求,于是客人渐渐离去。到了柳芳华晚年家境更是难以支持而柳和也学起了父亲在结交小朋友。柳芳华死后家中更是贫苦,黄家听说柳家一贫如洗而悔婚。雪中送炭的就剩下了贫妇刘媳和优人李四。作者越是尽力表现昔日旧友欠债不还,亲友不念旧恩,翁爹嫌贫爱富,就越能表现出后来的转机对柳和的影响,以及宫梦弼这一非人对朋友柳芳华的一片赤诚之心。后来,柳家才发现“宫时自外入,必袖瓦砾,至室则抛至暗限”[2]P405的事实真相,原来宫梦弼抛掷的瓦砾,现在都变成了黄金。于是,柳和记起了宫叔昔日的教导,改掉了换习惯,开始读书科考,“三年中乡试”。看来,宫梦弼对柳家的影响一直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对柳家的深情也动人心魄。
诸如这种同性之间的人鬼知己之情,还有《促织》、《褚生》、《雷曹》、《封三娘》等篇。同性间的拳拳友情珍贵异常,让人难以忘怀。恋人感情的旖旎风姿更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1.2 异性未了之情
书中涉及到异性未了之情的故事,既有描写爱情摄人心魄,使人欲死欲生的。也有歌颂高尚友情的,比如《娇娜》:
孔生雪笠,圣裔也。为人蕴藉,工诗。有执友令天台,寄函招之。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寓菩陀寺,佣为寺僧抄录。[2]P62
生活如此落拓的孔生,寄居寺庙。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皇甫氏一家人。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而娇娜的出场,是在小说的中间:
生胸间瘇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吟呻。公子朝夕省视,眠食都废。又数日,创剧,益绝食饮。太公亦至,相对太息。公子曰:儿前夜思先生清恙,娇娜妹子能疗之。谴人于外祖母处呼令归,何久不至?[2]P64
娇娜是皇甫公子的妹妹,因为孔生胸口突起大疮,她的出场为是了给孔生治病。接下来,小说描写孔生第一次见到娇娜:“生望见颜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2]P64因为娇娜的美艳香气,他竟忘记疼痛,反倒希望不要结束。后来,孔生得知娇娜割自己的肉为他治病这种付出后,“而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2]P64从中可看出,孔生不觉得病痛,反对娇娜起了爱意。后来,皇甫氏一家因为娇娜年龄尚小,就把阿松介绍嫁与孔生。之后孔生中进士为官,因为性情直率冒犯
引言 1
1 《聊斋志异》中人鬼情分类 2
1.1 同性未了之情 2
1.2 异性未了之情 3
2 人鬼情的情感特征 6
3 人鬼情产生的原因 8
3.1 作者至情思想的体现 8
3.2 寄托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9
3.3 寄寓作者的美好理想 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言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对世间百态皆有涉及,其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对男女爱情的描写。纵览全书,内容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即是大多篇目都与鬼怪题材有关,约有90篇之多,所占比重很大。《聊斋志异》中的人鬼相恋指的是神仙或女鬼与世间男子特别是与书生间的爱情故事。在作品中所看到的“仙怪鬼狐”现实社会不可能有,应是作者凭借想象而虚构的。在世俗人眼中,她们被神秘化,具有某些超现实的能力,在美丽的外表下,她们大都显得惹人怜爱,甚至比人间的女子更善良、美丽,也更富有人情味。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非复人。”[1]P86
1 《聊斋志异》中人鬼情分类
爱情自古以来是文学描写的主题之一,男女爱情通常被描绘得甜蜜幸福或凄楚感人。人世间男女爱情可能发生的种种,在人鬼恋中都会有所反映,甚至更为缠绵悱恻。而这一主题也是蒲松龄的笔触下最吸引人、最感动人,覆盖面也最为宽广。当然人鬼情既包含同性朋友间的知己之情、异性朋友间的互帮互助,更有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意。这种爱意一经确立,可以冲破一切世俗阻隔,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对方于危难之中。
1.1 同性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文学描写的主题之一,男女爱情通常被描绘得甜蜜幸福或凄楚感人。人世间男女爱情可能发生的种种,在人鬼恋中都会有所反映,甚至更为缠绵悱恻。而这一主题也是蒲松龄的笔触下最吸引人、最感动人,覆盖面也最为宽广。当然人鬼情既包含同性朋友间的知己之情、异性朋友间的互帮互助,更有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意。这种爱意一经确立,可以冲破一切世俗阻隔,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对方于危难之中。
1.1 同性未了之情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同性间真挚纯洁、感人肺腑的故事,如《宫梦弼》和《成仙》。通常小说反映的是作者的心灵真实,这种真实也应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心灵真实,而这两篇小说都描写了底层社会之间真情实感。蒲松龄能写出这些故事内容,让人更有感于底层人之间这样难得的真情实感。
《成仙》中说“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常依周。以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2]P100成生与周生自小一起读书,成了莫逆之交,成生贫穷,需要周生的接济。可见成生很重视与周生的情谊,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黄吏部家的牛踩了周生的庄稼,二人起了官司,周生因为顶撞县官被投入了监狱。黄吏部与县官勾结诬陷周生,险些陷害致死。成生有感于周生昔日对自己的照顾,竭尽全力挽救了他。小说中这样写道:
(成)至都,无门入控。相传驾将出猎。成预隐木市中;俄架过,伏舞哀号,遂得准。释送而下,着院部审奏。时阅十月余,周已诬服论辟。院接御批,大骇,复提躬傲。黄亦骇,谋杀周。因路监者,绝其食饮;弟来馈问,苦禁拒之。成又为赴院声屈,始蒙提问,业已饥俄不起。院台怒,杖毙监者。黄大怖,纳数千金,嘱为营脱,以是得朦胧题免。宰以枉法拟流。周放归,益肝胆成。[2]P100
成生就是这样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所以即使困难重重他也要帮助自己的朋友。正因为成生看到了黑暗的官场,强横的人世,厌弃人世的贪婪鄙俗,于是到劳山上清宫修炼成仙。成仙之后,成生力劝周生,使周生猛然醒悟与他一起修炼成仙。从蒲松龄写作这篇小说的用意,主要应该是揭露为官的贪赃枉法这一事实。但我们在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二人真挚的友情。
小说《宫梦弼》写柳芳华“财雄一乡,慷慨好客,座上常百人。急人之急,千金不靳。宾客假贷常不还。”[2]P405十余年后“家渐虚,不能供多客之求,于是客渐稀。”[2]P405“无何,柳病卒,至无以治凶具。宫乃自出囊金,为柳经纪。”[2]P405柳家的孩子“益德之,事无大小,悉委宫叔。”[2]P405下面是小说中唯一一处细致描绘宫梦弼的段落:
宫时自外入,必袖瓦砾,至室则抛掷暗陬,更不解其何意。和每对宫忧贫。宫曰:“子不知作苦之难。无论无金;即授汝千金,可立尽也。男子患不自立,何患贫?”一日,辞欲归。和泣嘱速返,宫诺之,遂去。和贫不自给,典质渐空。日望宫至,以为经理,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类。[2]P405
自此,宫梦弼在后文中再也没有出现。继而蒲翁开始写柳家所经受的炎凉世态。柳家家境衰落,再也供不起宾客们需求,于是客人渐渐离去。到了柳芳华晚年家境更是难以支持而柳和也学起了父亲在结交小朋友。柳芳华死后家中更是贫苦,黄家听说柳家一贫如洗而悔婚。雪中送炭的就剩下了贫妇刘媳和优人李四。作者越是尽力表现昔日旧友欠债不还,亲友不念旧恩,翁爹嫌贫爱富,就越能表现出后来的转机对柳和的影响,以及宫梦弼这一非人对朋友柳芳华的一片赤诚之心。后来,柳家才发现“宫时自外入,必袖瓦砾,至室则抛至暗限”[2]P405的事实真相,原来宫梦弼抛掷的瓦砾,现在都变成了黄金。于是,柳和记起了宫叔昔日的教导,改掉了换习惯,开始读书科考,“三年中乡试”。看来,宫梦弼对柳家的影响一直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对柳家的深情也动人心魄。
诸如这种同性之间的人鬼知己之情,还有《促织》、《褚生》、《雷曹》、《封三娘》等篇。同性间的拳拳友情珍贵异常,让人难以忘怀。恋人感情的旖旎风姿更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1.2 异性未了之情
书中涉及到异性未了之情的故事,既有描写爱情摄人心魄,使人欲死欲生的。也有歌颂高尚友情的,比如《娇娜》:
孔生雪笠,圣裔也。为人蕴藉,工诗。有执友令天台,寄函招之。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寓菩陀寺,佣为寺僧抄录。[2]P62
生活如此落拓的孔生,寄居寺庙。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皇甫氏一家人。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而娇娜的出场,是在小说的中间:
生胸间瘇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吟呻。公子朝夕省视,眠食都废。又数日,创剧,益绝食饮。太公亦至,相对太息。公子曰:儿前夜思先生清恙,娇娜妹子能疗之。谴人于外祖母处呼令归,何久不至?[2]P64
娇娜是皇甫公子的妹妹,因为孔生胸口突起大疮,她的出场为是了给孔生治病。接下来,小说描写孔生第一次见到娇娜:“生望见颜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2]P64因为娇娜的美艳香气,他竟忘记疼痛,反倒希望不要结束。后来,孔生得知娇娜割自己的肉为他治病这种付出后,“而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2]P64从中可看出,孔生不觉得病痛,反对娇娜起了爱意。后来,皇甫氏一家因为娇娜年龄尚小,就把阿松介绍嫁与孔生。之后孔生中进士为官,因为性情直率冒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