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意蕴解读
摘 要曹公借跛足道人之口,唱出一首《好了歌》,不仅渡了甄士隐,也让后人发人深省,如何“好了”?不过是“死亡”和“出家”这两种让人超脱的方式。短短的几行字,却囊括了这世上大多数的追求,道出了人性最悲哀的部分。整首《好了歌》都笼罩着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给人以末世感;冥冥之中还预示着书中人物的发展命运,给人一种想要一窥究竟的欲望;宣扬了佛教“了语了不语”的思想,还有书中多次提到的“太虚幻境”体现了道教的老庄思想。把握住这些对解读《好了歌》的意蕴有重要的意义。
目 录
1 引言 1
2 《好了歌》及其《好了歌注》 2
3 如何“好了” 5
3.1 死亡———尝尽百苦终归混沌 5
3.2 出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7
4 《好了歌》的特点 9
4.1 飘飘渺渺之虚无性 9
4.2 神秘梦幻之宗教性 10
4.3 妙笔生花之预设性 12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扛鼎巨作,浓墨重彩的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复杂样貌,着重描绘了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衰败。其中血肉饱满的大小人物,千种姿态;故事情节百转千回,引人入胜;社会背景捕捉独特细致,收放自如,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知识素养。
与《好了歌》相关的还有甄士隐,甄家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家境倒也殷实,人到中年,虽无儿子,但有一女,名叫英莲,老夫妇对此女十分宠爱,本应享天伦之乐,但谁也没有想到在看灯的时候,随行的仆人把英莲放下去小解,等回来时,并未见人,英莲从此失踪。老夫妇二人已经悲痛不已,但是祸不单行,隔壁葫芦庙失火,火势很快蔓延到甄家,继而房屋受牵连被大火烧毁,这致使家业没落,无可奈何之下,夫妻两人到乡下田庄里勉强度日,却又面临水旱,并无收获,盗贼猖狂,生活更加的窘况,只好把田产变卖,投靠到岳父家中。但其岳父又是个卑劣无耻的贪财之人,把甄士隐身上仅剩的一点银两也骗入囊中。[3]当甄士隐听到这歌的时候,有文学基础的他,立即顿悟,作《好了歌注》一首,跛足道人不禁拍手叫绝。甄士隐放下尘事,将道人肩膀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这疯跛道人飘飘而去。[3]
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在《好了歌》与《好了歌注》充分而又生动的呈现,世间的变幻无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对谋求世俗价值的否认,更多的一种回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中感受到是对甄家小悲欢的隐射,更是暗示文中荣宁二府兴衰的际遇。从男性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将人类所有的欲望归结四类:功名、金银、娇妻、儿孙。[4]
2 《好了歌》及其《好了歌注》
《红楼梦》中《好了歌》粗浅来看,表达了的意思:世上的人们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忘却不了功名利禄,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在哪儿呢?现在还不是化作荒坟,被乱草埋没!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又忘不了金银财宝,只恨自己一辈子积攒的财富还不够多,可是终于等到大富大贵的时候,又难逃一死,带不走分毫!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仍然不能放弃对美色的追逐,你活着的时候,身边的娇妻天天对着你甜言蜜语,可当你离世时,还不知道她们又跟谁去了!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还是舍不得自己日日牵挂的儿孙,自古以来,多得是对儿孙付出一片痴心的父母,可是谁又见过真心孝顺的儿孙呢?
全篇的“好”和“了”组成这首意味深重的“醒世歌”,作者不仅对现实的一些矛盾景象与人世广泛存在的种种欲望做了生动形象的概括,还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宗教启示和人生哲理,光一首《好了歌》就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刻画多种繁琐生活现象上的高超技巧,也是后世文人难以跨越的。人活在世上,建立功勋,发家致富,贪恋妻妾,挂念儿孙,这些全都是被欲望冲昏头脑还没“觉醒”所导致的。这首歌就是用简洁明了、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说明眼前所见的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道:“好便是了,了便是好[1]P17”,所以这首歌取名为《好了歌》。但人生在世,谁人能不陷入《好了歌》中所批判的四大欲望之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求索。所以需要更加严于律己,摈弃对待俗世的杂念,洗掉一身铅华,真切的做到“好了”。
《好了歌注》赢得了疯跛道人“解得切,解得切” [1]P18的评价。字面的意思则是满床朝笏玉板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空荡荡的厅堂;看这遍地的衰草和枯萎的杨柳,谁会想到这里是当年夜夜笙歌纵酒的地方呢?雕梁画栋上结满了蜘蛛网,以前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绿纱,如今却糊在了破败的窗户上。年轻嫁人的时候是何等的千娇百媚,怎么到了人老珠黄,孤苦伶仃的晚年竟没有依靠呢?昨日黄土中才埋下了可怜人,今晚红纱帐里就多了一对新人。金银财宝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转眼间成了沦为乞丐,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正在叹息别人不幸早夭,谁知自己也即将命不久矣了呢?想要教育儿子显祖荣宗,可他却跑去当匪徒;想让女儿成为华贵之人,但她沦落为娼妓!想在官场步步高升,却成了阶下囚。昨天还可怜你的破袄抵御不了寒冷,今天你竟然嫌弃紫蟒太长。可是世上的人仍有不愿意醒悟的,还是你争我抢个不停,就像个乱糟糟的戏台,闹个没完。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到最后还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在甄士隐不断追问下,跛足道人对这首歌作了一番解释,并说甄士隐一听见这首歌,早已顿悟,遂就把《好了歌》解注出来,得到道人的肯定与许可之后,然而并没人知道他的踪迹,但是有几分神秘色彩。曹雪芹非常聪明的借助歌谣的形式去阐释那些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奈,社会的无情,以此来表明自身对现实社会的极端愤懑和失望,企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好了歌》及其注的意蕴应该如何理解和阐释,古往今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歌与注在表达方式上通俗易懂,但是想要一探其意蕴究竟为何,却非易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曹雪芹对于《红楼梦》的遣词造句,从不落前人窠臼,他的立意遣词都赋予微旨和弦外之音。所以有关《好了歌》及其注意蕴探讨的话题到现在还没有说完[6]。
3 如何“好了”
《好了歌》中出现次数最多、意蕴最为丰富的字眼便是“好”和“了”,且字眼最为含混的也是“好”和“了”。这样的出现似乎在蕴含着什么才是“好”?又如何才能“了”呢?通过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好了歌》中多次出现的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 [1]中的“好”与“好便是了,了便是好”[1]中的“好”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前面一个“好”,是“世人都晓”的“神仙好”,是世俗之人对“好”的理解,接受对象也是世俗之人。
人们所崇拜神仙的“好”,是普通的人们想拥有神仙那样在生活自由自在,衣食住行上的无思无虑,生存本领上的神通广大等等。而后面一个“好”,才是神仙所认为的“好”,他们觉得应该与尘世的“功名”、“金银”、“娇妻”、“儿孙”斩断联系,才是“好”的不二法门。[7]再说如何“了”?就是对人世间的种种俗事做出彻底的了断,是肉体的超越,精神的升华,生命的延长。关于如何“了”,通读《红楼梦》,纵观《好了歌》,其两种方式:其一是死亡,其二是出家。[8]
目 录
1 引言 1
2 《好了歌》及其《好了歌注》 2
3 如何“好了” 5
3.1 死亡———尝尽百苦终归混沌 5
3.2 出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7
4 《好了歌》的特点 9
4.1 飘飘渺渺之虚无性 9
4.2 神秘梦幻之宗教性 10
4.3 妙笔生花之预设性 12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扛鼎巨作,浓墨重彩的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复杂样貌,着重描绘了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衰败。其中血肉饱满的大小人物,千种姿态;故事情节百转千回,引人入胜;社会背景捕捉独特细致,收放自如,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知识素养。
与《好了歌》相关的还有甄士隐,甄家虽不是名门望族,但家境倒也殷实,人到中年,虽无儿子,但有一女,名叫英莲,老夫妇对此女十分宠爱,本应享天伦之乐,但谁也没有想到在看灯的时候,随行的仆人把英莲放下去小解,等回来时,并未见人,英莲从此失踪。老夫妇二人已经悲痛不已,但是祸不单行,隔壁葫芦庙失火,火势很快蔓延到甄家,继而房屋受牵连被大火烧毁,这致使家业没落,无可奈何之下,夫妻两人到乡下田庄里勉强度日,却又面临水旱,并无收获,盗贼猖狂,生活更加的窘况,只好把田产变卖,投靠到岳父家中。但其岳父又是个卑劣无耻的贪财之人,把甄士隐身上仅剩的一点银两也骗入囊中。[3]当甄士隐听到这歌的时候,有文学基础的他,立即顿悟,作《好了歌注》一首,跛足道人不禁拍手叫绝。甄士隐放下尘事,将道人肩膀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这疯跛道人飘飘而去。[3]
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在《好了歌》与《好了歌注》充分而又生动的呈现,世间的变幻无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对谋求世俗价值的否认,更多的一种回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中感受到是对甄家小悲欢的隐射,更是暗示文中荣宁二府兴衰的际遇。从男性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将人类所有的欲望归结四类:功名、金银、娇妻、儿孙。[4]
2 《好了歌》及其《好了歌注》
《红楼梦》中《好了歌》粗浅来看,表达了的意思:世上的人们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忘却不了功名利禄,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在哪儿呢?现在还不是化作荒坟,被乱草埋没!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又忘不了金银财宝,只恨自己一辈子积攒的财富还不够多,可是终于等到大富大贵的时候,又难逃一死,带不走分毫!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仍然不能放弃对美色的追逐,你活着的时候,身边的娇妻天天对着你甜言蜜语,可当你离世时,还不知道她们又跟谁去了!世上人人都知道做神仙的好处,但还是舍不得自己日日牵挂的儿孙,自古以来,多得是对儿孙付出一片痴心的父母,可是谁又见过真心孝顺的儿孙呢?
全篇的“好”和“了”组成这首意味深重的“醒世歌”,作者不仅对现实的一些矛盾景象与人世广泛存在的种种欲望做了生动形象的概括,还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宗教启示和人生哲理,光一首《好了歌》就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刻画多种繁琐生活现象上的高超技巧,也是后世文人难以跨越的。人活在世上,建立功勋,发家致富,贪恋妻妾,挂念儿孙,这些全都是被欲望冲昏头脑还没“觉醒”所导致的。这首歌就是用简洁明了、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说明眼前所见的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道:“好便是了,了便是好[1]P17”,所以这首歌取名为《好了歌》。但人生在世,谁人能不陷入《好了歌》中所批判的四大欲望之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求索。所以需要更加严于律己,摈弃对待俗世的杂念,洗掉一身铅华,真切的做到“好了”。
《好了歌注》赢得了疯跛道人“解得切,解得切” [1]P18的评价。字面的意思则是满床朝笏玉板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空荡荡的厅堂;看这遍地的衰草和枯萎的杨柳,谁会想到这里是当年夜夜笙歌纵酒的地方呢?雕梁画栋上结满了蜘蛛网,以前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绿纱,如今却糊在了破败的窗户上。年轻嫁人的时候是何等的千娇百媚,怎么到了人老珠黄,孤苦伶仃的晚年竟没有依靠呢?昨日黄土中才埋下了可怜人,今晚红纱帐里就多了一对新人。金银财宝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转眼间成了沦为乞丐,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正在叹息别人不幸早夭,谁知自己也即将命不久矣了呢?想要教育儿子显祖荣宗,可他却跑去当匪徒;想让女儿成为华贵之人,但她沦落为娼妓!想在官场步步高升,却成了阶下囚。昨天还可怜你的破袄抵御不了寒冷,今天你竟然嫌弃紫蟒太长。可是世上的人仍有不愿意醒悟的,还是你争我抢个不停,就像个乱糟糟的戏台,闹个没完。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到最后还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在甄士隐不断追问下,跛足道人对这首歌作了一番解释,并说甄士隐一听见这首歌,早已顿悟,遂就把《好了歌》解注出来,得到道人的肯定与许可之后,然而并没人知道他的踪迹,但是有几分神秘色彩。曹雪芹非常聪明的借助歌谣的形式去阐释那些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奈,社会的无情,以此来表明自身对现实社会的极端愤懑和失望,企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好了歌》及其注的意蕴应该如何理解和阐释,古往今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歌与注在表达方式上通俗易懂,但是想要一探其意蕴究竟为何,却非易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曹雪芹对于《红楼梦》的遣词造句,从不落前人窠臼,他的立意遣词都赋予微旨和弦外之音。所以有关《好了歌》及其注意蕴探讨的话题到现在还没有说完[6]。
3 如何“好了”
《好了歌》中出现次数最多、意蕴最为丰富的字眼便是“好”和“了”,且字眼最为含混的也是“好”和“了”。这样的出现似乎在蕴含着什么才是“好”?又如何才能“了”呢?通过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好了歌》中多次出现的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 [1]中的“好”与“好便是了,了便是好”[1]中的“好”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前面一个“好”,是“世人都晓”的“神仙好”,是世俗之人对“好”的理解,接受对象也是世俗之人。
人们所崇拜神仙的“好”,是普通的人们想拥有神仙那样在生活自由自在,衣食住行上的无思无虑,生存本领上的神通广大等等。而后面一个“好”,才是神仙所认为的“好”,他们觉得应该与尘世的“功名”、“金银”、“娇妻”、“儿孙”斩断联系,才是“好”的不二法门。[7]再说如何“了”?就是对人世间的种种俗事做出彻底的了断,是肉体的超越,精神的升华,生命的延长。关于如何“了”,通读《红楼梦》,纵观《好了歌》,其两种方式:其一是死亡,其二是出家。[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