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发展机制研究以市工农兵社区为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的发展飞速。社区决策主体的单一、社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社区弱势群体及普通居民对社区服务高层次的需求,决定了城市社区发展机制需要不断创新。本文采取了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利用拟订的访谈提纲对四位相关社区的人员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来了解赋权视角下社区发展机制中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社区赋权主要体现在社区决策的赋权,社区的管理赋权和社区的服务赋权三个方面。此外,再从社区决策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社区管理的制度和功能,还有社区服务的配套建设和创新等多方面入手,从而为调整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机制提出建议。并丰富了赋权理论,强化了在社区发展机制上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环节中赋权的应用,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关键词 赋权视角,社区发展机制,社区决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
目 录
1 引言1
2 相关概念及其视角理论1
2.1 社区1
2.2 社区发展2
2.3 赋权理论3
3 研究设计3
3.1 研究方法3
3.2 工农兵社区概况4
3.3 访谈对象状况4
4 社区决策赋权5
4.1 面临的困境5
4.1.1 决策执行存在问题5
4.1.2 决策指示难以实现5
4.2 解决措施6
5 社区管理赋权7
5.1 社区管理结构7
5.2 社区管理现状9
5.2.1 社区建设主体单一,行政化色彩浓厚9
5.2.2 民间发展不足,全民参与积极性不高9
5.2.3 工作引导不足,发展系统性不强9
5.3 管理赋权9
6 社区服务赋权10
6.1 服务发展内容10
6.2 服务发展现状11
6.3 服务赋权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附录:工农兵社区访谈提纲16
1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机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下,通过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由政府主导的模式普遍存在。社区发展政策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国大部分社会发展政策都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社区的自身发展不能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情况,在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策略上偏失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因而当前社区发展存在着如社区决策主体的单一、社区发展对象的被动、参与程度的不足及工作执行效率的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相关社会发展与体制机制上的不足,也体现出了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力的缺失及社区居民的失权状态。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城市社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了街道的产生。在改革开放后的10年里,社区发展成为政府改革社区运行的主要内容。到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在总结现实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发挥示范作用,在实践中为城市社区发展创造出了许多新路线,20世纪以后,社区发展更加注重社区全体成员的利益,由此产生了能够适应各层次社区民众的发展机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不断完善进步着。
针对城市社区发展政策模式下的问题及社区对象的失权状态,本文将重点放在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上,对普遍性问题展开的研究,依据赋权理论,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社区发展相关政策的实际相结合,利用文献法与访谈法,在赋权理论的视角下探究社会发展机制。在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变迁研究中,把握社区的长期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通过以淮安市清河区长东街道工农兵社区里的多名人员进行个案的访问,来对当前社区的决策、管理、服务三方面赋权进行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社区发展机制的制定与实施、主体与对象等方面提出调整建议。
2 相关概念及其视角理论
2.1 社区
“社区”源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他将社区区分为“共同体”和“社会”两种形式,“共同体”是通过地域居住的关系来表达,从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邻居或者有共同文化,宗教信仰的人们所具有的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构成。“社会”是从政治意义的基础上来看,具体表现为国家政权,国家政策,国家军队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共同体”逐渐变为我们现在所认识社会社区。
在我国,最早将社区这一名词引进的是费孝通和吴文藻两位学者。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社区所指的是城市和农村人们所居住的地方。在1987年“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社区概念才正式出现在政府所下的各项政策文件中。现在我们所居住的社区基本就是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或农村的村委会。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传递上级政府部门所下的的各种政策法规,了解居民的生活状况,将民意向上级进行报告。社区里面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投票选举而来,帮助他们管理社区日常的事务,处理社区里的问题,使社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2.2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指的是生活在社区里的居民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解决社区的各种问题,提高他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过程。社区发展依靠社区的管理机构社区居委会带头,根据上级部门所下的达的指示,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服务,兴建多种服务设施,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推动社区全方面的发展。
对社区发展的定义,我国学者徐永祥(2000)提出:“社区发展要求社区居民要依靠自己力量来提高他们的生活精神物质水平,而政府要做的是支持鼓励他们,并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社区作为政府权力机构管理和控制社会的重要舞台,应当将社区居民与社区发展联系到一处,不能只为了社区单方面的利益而不顾社区居民的利益,应做到顾全局,统筹发展。让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社区发展单来的好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心全意的为社区出力,为社区发展出力。因此,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精神教育,宣传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是社区发展最核心的精神。
2.3 赋权理论
赋权亦为增权,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赋权最早产生于美国黑人为了反抗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种族的压迫,对黑人的歧视运动。他们认为黑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份子,也为社会的建设贡献了自己应用的力量,理应得到与白人们一样的居民权力。经过多少年的不懈努力,现在黑人的地位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赋权理论对维护社区弱势群体的权益的速度也显著提升。尤其是在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帮助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争取到属于自己的权利。如今,赋权理论不只单单运用在争取人的权力上,更运用的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大层面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上,小到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智力身体上。在本论文中,我将赋权理论运用到社区的决策,社区的管理,社区的服务三方面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