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问题以昆承中学为例
内容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最首要的目标,而语文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教师和学生都关注到语文的语言文学性,把握好语文的这一特点,才能使语文学习不走弯路。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虽然有很多的途径,但是需要将朗读教学重新重视起来,从这传统的教学法中寻找新的经验,是十分合理且可行的。运用朗读教学法,对学生的长期性的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实习期间发现,中学中的许多语文教师虽然能够在课堂中使用朗读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朗读教学法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存在着不同的因素阻碍着朗读教学的良好开展。这篇论文以在昆承中学实习期间对初一初二年级的进行的调查问卷信息和实地听课记录,整理了所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朗读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案。达到对于朗读教学法的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关于朗读的理论更加完善、成果更加丰富,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法发挥出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魅力。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当前朗读教学的优点 1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多样 2
(二)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提升 2
(三)朗读教学的公平性提升 3
三、当前朗读教学的缺陷 4
(一)教师层面 4
1.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 4
2.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能力 5
(二)具体实施层面 5
1.朗读评价体系方面的不足 6
2.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 6
四、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7
(一)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7
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7
2.改变不同文体的朗读策略 8
(二)可持续朗读能力指导策略 9
1.由浅入深的朗读技巧引导 9
2.朗读学习评价量表与定期测试 10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致 谢 16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问题
——以常熟市昆承中学为例
一、引言
朗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由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各方面的原因,朗读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某些观点认为,当今社会知识点繁杂密集,即使是在中学,也应该淘汰掉朗读教学这种时间长,收益低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大量默读来提升知识储备量。或许这种观点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绝不是仅仅靠着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最应该首先被考虑的因素就是文本和学生,并且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运用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标准有着明确的要求,从语音、语调到思想感情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这些标准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朗读的目标和要求所在,语文教师应遵循此标准将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朗读教学虽然起效慢,占时长,但是朗读教学的优点绝对不可因此被埋没。首先朗读教学可以起到规范学生读音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的带领他们得到更多的知识。其次,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大意,从而顺利地抵达文本的思想中心。而想要真正饱含情感的去朗读课文,就必须要求学生要对文本有着更深的理解,朗读的过程就恰恰是思考的过程。这样朗读教学又正好反向促进学生理解文意。最后,在不断的朗读教学中,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变得更加的复杂多变,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让中学生更好的学习与交际,更加活跃和自信。
本文主要以在昆承中学实习期间的问卷调查为基本研究措施,向昆承中学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共四个班级发放问卷并在完成调查后回收。总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数目为183份,回收率为91.5%。其次以文献法和观察法作为辅助,通过图书馆、知网、维普网等资源平台,查阅期刊文献,通过深入课堂教学活动,观察教学过程等方法,搜集有关语文朗读教学的信息和资料作为论文依据。调查发现,朗读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朗读教学仍然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层次的文本,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目的性的解决在初中语文中实施的朗读教学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得语文朗读教学中拥有更多样的策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当前朗读教学的优点
在昆承中学的听课期间发现,随着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普及,教师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以及经典文学被更加重视等方面的变化,当前的朗读教学有着很多的可以继续深入发展的优点。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多样
首先,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常见朗读方式的有单人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合唱式朗读等。
并且,在听课期间观察发现,如果对待不同体裁的课文使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所学的课文来挑选适合的朗读方式,或者搭配使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使得各种朗读方式能够最好的贴合文本,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海燕》这篇课文就很适合朗读,并且如果教师能够将不同的朗读法融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范读,以表明全文思想情感,让学生在了解基调的同时,对于文章有着基本的认识;随后可以分段请学生朗读,并作出精确的分析,教导学生了解每个意象的代表含义。在课堂的最后,如果教师想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作品美感,可以带领学生全班朗读,或者采用分小组朗读的方式,组合朗读方式可以让朗读教学更加合理、灵活,使得朗读教学的魅力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得以发挥。
很多语文教师能够把握朗读教学的多种形式,并且有意识的将各种不同的朗读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来,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使课堂朗读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学生保持对于朗读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提升效果。
(二)朗读教学重要性提升
在中学听课过程中慢慢发现,朗读教学不再只是在课前课后被教师拿出来调动氛围或是简单总结的工具了,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位置上来看待。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了图一和图二中的数据:
表一:关于教师布置朗读作业的频率(柱形图)
/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当前朗读教学的优点 1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多样 2
(二)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提升 2
(三)朗读教学的公平性提升 3
三、当前朗读教学的缺陷 4
(一)教师层面 4
1.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 4
2.忽视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能力 5
(二)具体实施层面 5
1.朗读评价体系方面的不足 6
2.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 6
四、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7
(一)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7
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7
2.改变不同文体的朗读策略 8
(二)可持续朗读能力指导策略 9
1.由浅入深的朗读技巧引导 9
2.朗读学习评价量表与定期测试 10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致 谢 16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问题
——以常熟市昆承中学为例
一、引言
朗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由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各方面的原因,朗读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某些观点认为,当今社会知识点繁杂密集,即使是在中学,也应该淘汰掉朗读教学这种时间长,收益低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大量默读来提升知识储备量。或许这种观点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绝不是仅仅靠着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最应该首先被考虑的因素就是文本和学生,并且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运用最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标准有着明确的要求,从语音、语调到思想感情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这些标准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朗读的目标和要求所在,语文教师应遵循此标准将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朗读教学虽然起效慢,占时长,但是朗读教学的优点绝对不可因此被埋没。首先朗读教学可以起到规范学生读音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的带领他们得到更多的知识。其次,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大意,从而顺利地抵达文本的思想中心。而想要真正饱含情感的去朗读课文,就必须要求学生要对文本有着更深的理解,朗读的过程就恰恰是思考的过程。这样朗读教学又正好反向促进学生理解文意。最后,在不断的朗读教学中,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变得更加的复杂多变,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让中学生更好的学习与交际,更加活跃和自信。
本文主要以在昆承中学实习期间的问卷调查为基本研究措施,向昆承中学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共四个班级发放问卷并在完成调查后回收。总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数目为183份,回收率为91.5%。其次以文献法和观察法作为辅助,通过图书馆、知网、维普网等资源平台,查阅期刊文献,通过深入课堂教学活动,观察教学过程等方法,搜集有关语文朗读教学的信息和资料作为论文依据。调查发现,朗读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朗读教学仍然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对不同层次的文本,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目的性的解决在初中语文中实施的朗读教学的各种问题,才能使得语文朗读教学中拥有更多样的策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当前朗读教学的优点
在昆承中学的听课期间发现,随着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普及,教师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以及经典文学被更加重视等方面的变化,当前的朗读教学有着很多的可以继续深入发展的优点。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多样
首先,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常见朗读方式的有单人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合唱式朗读等。
并且,在听课期间观察发现,如果对待不同体裁的课文使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所学的课文来挑选适合的朗读方式,或者搭配使用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使得各种朗读方式能够最好的贴合文本,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海燕》这篇课文就很适合朗读,并且如果教师能够将不同的朗读法融入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范读,以表明全文思想情感,让学生在了解基调的同时,对于文章有着基本的认识;随后可以分段请学生朗读,并作出精确的分析,教导学生了解每个意象的代表含义。在课堂的最后,如果教师想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作品美感,可以带领学生全班朗读,或者采用分小组朗读的方式,组合朗读方式可以让朗读教学更加合理、灵活,使得朗读教学的魅力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得以发挥。
很多语文教师能够把握朗读教学的多种形式,并且有意识的将各种不同的朗读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来,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使课堂朗读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学生保持对于朗读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提升效果。
(二)朗读教学重要性提升
在中学听课过程中慢慢发现,朗读教学不再只是在课前课后被教师拿出来调动氛围或是简单总结的工具了,很多语文教师都能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位置上来看待。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了图一和图二中的数据:
表一:关于教师布置朗读作业的频率(柱形图)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