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生就业方向探究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随之而来的是对汉语教师需求的增加。为了培养汉语教师,很多学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363所院校建立了这个专业,学生总体规模已经超过6万人。扩招带来了严重的就业问题,相比于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立即进入工作岗位,且就业当中专业不对口情况较为严重。为了探究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本文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已毕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对其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专业在读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为这一现状提供解决办法。
目 录
引 言 1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概况 2
1.1 硬件设置 2
1.2 软件设置 2
2 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心理 4
2.1 毕业生就业状况 4
2.2 在读学生就业心理 6
3 影响本专业就业方向的因素分析 10
3.1社会因素 10
3.2 学校因素 11
3.3 个人因素 12
4 改善本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14
4.1实施相关政策 14
4.2完善人才培养 14
4.3 提高专业认知 15
5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引言
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就在全国掀起汉语热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有能力担任汉语教学的老师。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对对汉语教师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是由大部分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和小部分外语系的毕业生组成。由于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中国语言文学水平和外语水平的知识,所以在六十年代初,选择一部分中文系毕业生学习外语的方法,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了培养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北京语言学院在1983年最先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又在1997年建立了的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教学论”(后改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和全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专业,至此完成了培养对外汉语师资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1]2012年,教育部将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专业统一规划为“汉语国际教育”。[2]
“一带一路”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更紧密,语言作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汉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联合国法定的工作语言之一,这些都吸引着世界各国来人民来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在我国之外全球汉语学习人数多达1亿,经统计2016年来华留学人员突破44万,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205个,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更多人所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应有更多就业机会。为了了解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现状,本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来了解本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概况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于1997年建立,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设有八个二级学院,开设二十个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是属于文化与艺术学院的一个本科专业,是于2011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文学类专业。
1.1 硬件设置
校内建有多媒体教室和书法实训室,能够满足了本专业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教学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现存中外文图书资料3.2万余册,中文期刊178种,基本满足了本专业学生资料查询与补充课外知识的需求;实验设备共计15.6万元,面积1012平方米,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为本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支持。
本专业与泰国中小学签署了汉语教学实习协议,建立了海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咸阳陕西师大奥林匹克国际小学、长安国际兴国小学、秦都职教中心等单位也建立了国内教学见习和实习基地,能够提供五十多个教师实习岗位,供本专业学生选择。[4]
从上述硬件设置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条件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软件设置
本专业所在的文化与艺术学院从1997年就已开设相近专业三年制高职文秘专业,2002年为全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管理队伍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通过各种渠道广纳贤才,加强教学管理力量,使教学管理队伍人数和质量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业务素质较强,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教学管理队伍,他们懂教学规律,熟悉专业教学大纲,掌握教学相关的科学理论,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讲师职称的教师有3人。杨炜副教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负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听说训练》、《高级英语阅读》等课程,并且具有多年海外汉语教学经验,曾赴美国及加拿大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2011年入职以来已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任教7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参与教学材料的编写和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董润林副教授负责教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课程,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撰写过多篇教学论文,曾荣获“咸阳市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5人。其中,王星鹭老师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已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任教六年,现任语言教研室主任一职,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刘林燕老师、邹学娥老师具有丰富的海外汉语教学经验,曾分别在尼泊尔、斐济和毛里求斯等国以国家公派汉语教师的身份任教3年以上,主要负责语言实践课的教学;韩晓老师主要负责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等课程;张文华老师的研究领域则主要以教学法为主。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是教学科研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深受学生欢迎。另外,学院还有一批兼职教师,他们都是来自西安、咸阳各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有丰富的、长期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经验,其中有的是所在高校的院长、主任或学科带头人。
2 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心理
2.1 毕业生就业状况
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加,使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更多具有汉语教学志向的学生选择,根据目前市场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来看,毕业之后本专业学生理应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本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分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如表2.1所示。
表2.1 已毕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布状况
人数 年级
岗位
2011级
2012级
2013级
总计
对外汉语教学
2
1
0
3
初等教育
目 录
引 言 1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概况 2
1.1 硬件设置 2
1.2 软件设置 2
2 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心理 4
2.1 毕业生就业状况 4
2.2 在读学生就业心理 6
3 影响本专业就业方向的因素分析 10
3.1社会因素 10
3.2 学校因素 11
3.3 个人因素 12
4 改善本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14
4.1实施相关政策 14
4.2完善人才培养 14
4.3 提高专业认知 15
5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引言
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就在全国掀起汉语热的同时,也迫切需要有能力担任汉语教学的老师。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对对汉语教师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是由大部分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和小部分外语系的毕业生组成。由于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中国语言文学水平和外语水平的知识,所以在六十年代初,选择一部分中文系毕业生学习外语的方法,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了培养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北京语言学院在1983年最先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又在1997年建立了的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教学论”(后改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和全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个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专业,至此完成了培养对外汉语师资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1]2012年,教育部将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专业统一规划为“汉语国际教育”。[2]
“一带一路”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更紧密,语言作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汉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联合国法定的工作语言之一,这些都吸引着世界各国来人民来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在我国之外全球汉语学习人数多达1亿,经统计2016年来华留学人员突破44万,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205个,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3]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更多人所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应有更多就业机会。为了了解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现状,本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来了解本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概况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于1997年建立,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设有八个二级学院,开设二十个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是属于文化与艺术学院的一个本科专业,是于2011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文学类专业。
1.1 硬件设置
校内建有多媒体教室和书法实训室,能够满足了本专业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教学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现存中外文图书资料3.2万余册,中文期刊178种,基本满足了本专业学生资料查询与补充课外知识的需求;实验设备共计15.6万元,面积1012平方米,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为本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支持。
本专业与泰国中小学签署了汉语教学实习协议,建立了海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咸阳陕西师大奥林匹克国际小学、长安国际兴国小学、秦都职教中心等单位也建立了国内教学见习和实习基地,能够提供五十多个教师实习岗位,供本专业学生选择。[4]
从上述硬件设置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条件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软件设置
本专业所在的文化与艺术学院从1997年就已开设相近专业三年制高职文秘专业,2002年为全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管理队伍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通过各种渠道广纳贤才,加强教学管理力量,使教学管理队伍人数和质量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业务素质较强,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教学管理队伍,他们懂教学规律,熟悉专业教学大纲,掌握教学相关的科学理论,能胜任教学管理工作。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讲师职称的教师有3人。杨炜副教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负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听说训练》、《高级英语阅读》等课程,并且具有多年海外汉语教学经验,曾赴美国及加拿大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2011年入职以来已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任教7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参与教学材料的编写和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董润林副教授负责教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课程,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撰写过多篇教学论文,曾荣获“咸阳市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5人。其中,王星鹭老师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已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任教六年,现任语言教研室主任一职,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刘林燕老师、邹学娥老师具有丰富的海外汉语教学经验,曾分别在尼泊尔、斐济和毛里求斯等国以国家公派汉语教师的身份任教3年以上,主要负责语言实践课的教学;韩晓老师主要负责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等课程;张文华老师的研究领域则主要以教学法为主。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是教学科研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深受学生欢迎。另外,学院还有一批兼职教师,他们都是来自西安、咸阳各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有丰富的、长期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经验,其中有的是所在高校的院长、主任或学科带头人。
2 本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心理
2.1 毕业生就业状况
学习汉语人数的增加,使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更多具有汉语教学志向的学生选择,根据目前市场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来看,毕业之后本专业学生理应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本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分析,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如表2.1所示。
表2.1 已毕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布状况
人数 年级
岗位
2011级
2012级
2013级
总计
对外汉语教学
2
1
0
3
初等教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