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礼仪看中英文化的差异(附件)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英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分析,引起人们更加重视餐桌礼仪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有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餐桌礼仪包括座次安排、餐具使用、餐桌禁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餐桌礼仪各有其特点。通过了解中英文化中餐桌礼仪的差异,发现通过加深对中英两国餐桌礼仪的认识,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冲突,也能够积极地推进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比较中英文化差异的同时,认识到了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理性对待英国文化在中国的融合。目 录
1 绪论 1
2 中英用餐礼仪的比较 3
2.1 座次安排的比较 3
2.2 餐具使用的比较 4
2.3 餐桌禁忌的比较 5
2.3.1 用餐禁忌 6
2.3.2 餐具使用禁忌 6
3 餐桌礼仪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8
3.1 和谐语境下的中英文化交流 8
3.2 探索中英文化的互通性 8
3.3 避免产生中英文化冲突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礼仪可以解释为符合交往要求和准则规范的行为总和,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的外在表现。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就餐上符合交往要求和准则规范的行为总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优良传统,中国餐桌礼仪的主要表现在:一、入座的次序,要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二、进餐时,要先请客人中的长者动筷子;三、进餐时不要发出其他声音;四、如果给客人或者长辈夹菜,一定要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者长辈远的菜送到他们跟前;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不要往外吐也不要往地上扔,可以扔到碟子里或者餐巾纸里;六、不要在餐桌上剔牙等等。餐桌礼仪影响着许多人,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向来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满足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继承了传统习俗文化,因此我们要对餐桌礼仪文化做全面的认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在清朝,通过海上贸易的形式将西方的商品与文化带入了中国,而西餐也成为当时人们所追捧的新奇事物,受西餐的影响,一些西餐的礼仪也被引入,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不要往外吐也不要往地上扔,可以扔到碟子里或者餐巾纸里;六、不要在餐桌上剔牙等等。餐桌礼仪影响着许多人,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向来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满足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继承了传统习俗文化,因此我们要对餐桌礼仪文化做全面的认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在清朝,通过海上贸易的形式将西方的商品与文化带入了中国,而西餐也成为当时人们所追捧的新奇事物,受西餐的影响,一些西餐的礼仪也被引入,如,分菜、上汤、饭后水果等等一些合理的餐饮方式被中国借用,使得礼仪更合理,更完善。中国的饮食文化至今已有170多万年的历史,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 发展阶段,据统计有6万多种传统菜,2万多种工业食品,其中以川菜、粤菜,湘菜、鲁菜、闽菜、苏菜、浙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最为著名。色、香、味、俱全,各具特色的风味流派,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的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养论: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非常注重色、香、味、俱全。中国的饮食很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而且还讲究用餐氛围的情趣,它凸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个性与传统。“中国的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同时它还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1]P23由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促使相应的餐桌礼仪也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点,中国的餐桌礼仪文化在不断地产生和实践中形成的,是东方餐桌礼仪文化的中心,并影响着周边国家。
以英国为例的西餐礼仪起源于法国的梅罗文加王朝,因为他们受到拜占庭文化的启发,来制定相应的进餐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时代,礼仪变的复杂而专制,就餐时皇帝要坐最高的椅子,听到乐声时,王公贵族要把菜肴传到皇帝的手中。在17世纪以前的欧洲,要戴着帽子进餐以示尊敬。欧洲帝制时代的餐桌礼仪非常繁琐严苛,且不同民族用餐习惯不同:高卢人偏向坐着进餐,罗马人喜欢卧着用餐,法国人从小教导孩子用餐时双手必须放在桌子上用餐,英国人被教导在还没开始用餐时双手放在大腿上等。近代欧洲的餐桌礼仪是由欧洲骑士阶层的习俗逐渐演变而来,刀叉的使用也体现了“欧洲人民好斗的精神”。[2]P34
12世纪,受意大利文化的影响,餐桌礼仪文化变得更加优雅,例如:一般吃西餐讲求的是情调,闪耀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还有人们优雅的姿势举止,形成了一副优美的画面。至今,欧洲许多国家仍保留有当时的餐桌礼仪。
2 中英用餐礼仪的比较
2.1 座次安排的比较
餐桌礼仪可谓源远流长,至少在我国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儒家孔子对饮食文化的称赞推崇,而使成为历朝历代体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礼的重要方面。如:餐桌宾客之间要相互问候;开餐前客人都要走客厅小坐,吃些茶点,等到客人到齐后入席就坐,“上座一般是门正对着的座位,主人与上座相对而坐,其余宾客按照长幼有序,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依次递推”。[3]P36等到所有的客人都入座之后,主人才开始敬酒上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餐桌礼仪文化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孝”、“德”、“教”等都通过餐桌文化体现了出来。如,在中国用餐当中遵从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封建时期。
在英国,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则,男主宾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边,而女主宾则在男主宾的右边,其他的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入座。女宾客的座位稍比男士座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表示对女士的尊重,体现了“女士优先”的原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遵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国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古代中国的就餐环境里女性的地位低下,很多地方都有女性不上桌就餐的习俗,就算上席女性座位也不明显,这些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部分地区至今保留完整。在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更重视的是长幼有序的就座方式,团团围坐以及圆桌都象征着和谐、团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团圆、和平的思想。英国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主人与客人之间没有那么客气,而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却没有中国人的聊欢共乐的情趣,英国的这种就餐形式是因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海洋性商业文化中人与人的平等,强调人的独立性。他们用餐喜欢优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
2.2 餐具使用的比较
中餐的餐具重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一般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这样摆
1 绪论 1
2 中英用餐礼仪的比较 3
2.1 座次安排的比较 3
2.2 餐具使用的比较 4
2.3 餐桌禁忌的比较 5
2.3.1 用餐禁忌 6
2.3.2 餐具使用禁忌 6
3 餐桌礼仪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8
3.1 和谐语境下的中英文化交流 8
3.2 探索中英文化的互通性 8
3.3 避免产生中英文化冲突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礼仪可以解释为符合交往要求和准则规范的行为总和,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的外在表现。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就餐上符合交往要求和准则规范的行为总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优良传统,中国餐桌礼仪的主要表现在:一、入座的次序,要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二、进餐时,要先请客人中的长者动筷子;三、进餐时不要发出其他声音;四、如果给客人或者长辈夹菜,一定要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者长辈远的菜送到他们跟前;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不要往外吐也不要往地上扔,可以扔到碟子里或者餐巾纸里;六、不要在餐桌上剔牙等等。餐桌礼仪影响着许多人,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向来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满足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继承了传统习俗文化,因此我们要对餐桌礼仪文化做全面的认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在清朝,通过海上贸易的形式将西方的商品与文化带入了中国,而西餐也成为当时人们所追捧的新奇事物,受西餐的影响,一些西餐的礼仪也被引入,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不要往外吐也不要往地上扔,可以扔到碟子里或者餐巾纸里;六、不要在餐桌上剔牙等等。餐桌礼仪影响着许多人,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向来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满足人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继承了传统习俗文化,因此我们要对餐桌礼仪文化做全面的认识,并应用到生活中。
在清朝,通过海上贸易的形式将西方的商品与文化带入了中国,而西餐也成为当时人们所追捧的新奇事物,受西餐的影响,一些西餐的礼仪也被引入,如,分菜、上汤、饭后水果等等一些合理的餐饮方式被中国借用,使得礼仪更合理,更完善。中国的饮食文化至今已有170多万年的历史,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 发展阶段,据统计有6万多种传统菜,2万多种工业食品,其中以川菜、粤菜,湘菜、鲁菜、闽菜、苏菜、浙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最为著名。色、香、味、俱全,各具特色的风味流派,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的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养论: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非常注重色、香、味、俱全。中国的饮食很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而且还讲究用餐氛围的情趣,它凸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个性与传统。“中国的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同时它还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1]P23由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促使相应的餐桌礼仪也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点,中国的餐桌礼仪文化在不断地产生和实践中形成的,是东方餐桌礼仪文化的中心,并影响着周边国家。
以英国为例的西餐礼仪起源于法国的梅罗文加王朝,因为他们受到拜占庭文化的启发,来制定相应的进餐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时代,礼仪变的复杂而专制,就餐时皇帝要坐最高的椅子,听到乐声时,王公贵族要把菜肴传到皇帝的手中。在17世纪以前的欧洲,要戴着帽子进餐以示尊敬。欧洲帝制时代的餐桌礼仪非常繁琐严苛,且不同民族用餐习惯不同:高卢人偏向坐着进餐,罗马人喜欢卧着用餐,法国人从小教导孩子用餐时双手必须放在桌子上用餐,英国人被教导在还没开始用餐时双手放在大腿上等。近代欧洲的餐桌礼仪是由欧洲骑士阶层的习俗逐渐演变而来,刀叉的使用也体现了“欧洲人民好斗的精神”。[2]P34
12世纪,受意大利文化的影响,餐桌礼仪文化变得更加优雅,例如:一般吃西餐讲求的是情调,闪耀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缤纷的美酒,还有人们优雅的姿势举止,形成了一副优美的画面。至今,欧洲许多国家仍保留有当时的餐桌礼仪。
2 中英用餐礼仪的比较
2.1 座次安排的比较
餐桌礼仪可谓源远流长,至少在我国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儒家孔子对饮食文化的称赞推崇,而使成为历朝历代体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礼的重要方面。如:餐桌宾客之间要相互问候;开餐前客人都要走客厅小坐,吃些茶点,等到客人到齐后入席就坐,“上座一般是门正对着的座位,主人与上座相对而坐,其余宾客按照长幼有序,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依次递推”。[3]P36等到所有的客人都入座之后,主人才开始敬酒上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餐桌礼仪文化主要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礼”、“孝”、“德”、“教”等都通过餐桌文化体现了出来。如,在中国用餐当中遵从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封建时期。
在英国,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一般座位的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的原则,男主宾先就座,其位置在女主人的右边,而女主宾则在男主宾的右边,其他的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入座。女宾客的座位稍比男士座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表示对女士的尊重,体现了“女士优先”的原则。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遵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中国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古代中国的就餐环境里女性的地位低下,很多地方都有女性不上桌就餐的习俗,就算上席女性座位也不明显,这些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部分地区至今保留完整。在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更重视的是长幼有序的就座方式,团团围坐以及圆桌都象征着和谐、团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团圆、和平的思想。英国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主人与客人之间没有那么客气,而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却没有中国人的聊欢共乐的情趣,英国的这种就餐形式是因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海洋性商业文化中人与人的平等,强调人的独立性。他们用餐喜欢优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
2.2 餐具使用的比较
中餐的餐具重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一般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这样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