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的自恋型人格

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一生经历复杂并且颇受微词,其奢侈放浪的生活方式让大多数人不敢苟同。奥斯卡?王尔德所著的《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格雷有明显的自恋情结。本论文以《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的自恋型人格为内容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什么是自恋型人格以及《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自恋型人格的体现,再探究造成道连?格雷的自恋情结及自恋行为的原因,其产生自恋型人格的原因将从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以及作家内心的唯美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文章最后说明《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创作过程其实是王尔德自我人格矛盾状态的真实映射。
目 录
引言 1
1自恋型人格 2
2主人公自恋型人格的体现 4
2.1变态地迷恋自己的容颜 4
2.2极端地厌恶异性的态度 5
2.3疯狂地沉溺自己的享乐主义 5
3主人公自恋型人格产生的原因 7
3.1自身原因 7
3.2社会因素 8
3.3映射作家内心的唯美主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引 言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一生注定要与众不同,从破产、进监狱再到离婚等等,最终孤独地死于法国巴黎一间不知名的小旅馆之中。王尔德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在这唯一一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青年人为他的美痴迷疯狂最终为他的美丧命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随性脱口而出的警示名言和妙趣横生的辛辣讽刺言辞比比皆是,让这一整部作品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最初面世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王尔德书写自己同性恋心理的小说。经历过岁月的沉淀,时间远离了那些使他声名狼藉的丑闻肯定了他最优秀的著述。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这部小说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定为是伟大的经典之作。
王尔德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者,而且是典型的由异性恋转化而成的同性恋者。众所周知,王尔德本人十分在意自己的易容以及衣着装饰,在王尔德现存的照片资料中,找不到一张仪表不整洁的。这是自恋和同性恋共同的特点。正如弗洛伊德的理论所说,自恋者们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相当相像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作为他们的新的爱恋对象,这样他就会缓缓变成一个同性恋者,可是实际上他所爱的对象只是他自己的一个替代品而已[1]P96。王尔德正是如此,他的少年情人波西,是道连的原型。《道连?格雷的画像》中身处维多利亚时期的王尔德,自己的很多言论难以演说,作家便把自己内心的思想赋予到小说中亨利勋爵、道连?格雷和贝尔西三个人的身上。该小说通过深刻描写这三个人的情感纠缠并且不断的寻找自我的过程,来宣泄王尔德自己积郁在内心的苦楚。《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畸形的同性之爱处处可见不加隐藏,如画家贝尔西对道连的爱慕远远超出了一个画家对模特的欣赏,最终这种越轨之爱将道连?格雷径直推向了死亡。
1 自恋型人格
自恋这个词汇来源于古代希腊时期的神秘神话:年轻的少年那西斯从水面的反射中看到了自己美艳的倒影,从此便深深爱上自己。每天茶不思饭不想,憔悴致死后变成花朵之后,就被人们称其为水仙花[2]P72。故事中的那西斯就是自恋的真实表现,心理学家就借用他的名字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表现。因此,英语中的自恋是Narcissism,翻译成汉语便是水仙花的意思。
自恋型人格向来都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一般性具有自恋型人格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存在的,自恋型人格典型特征便是以自己为中心具体表现为过分的关心自己,单方面夸大自己的成就或者能力或者容貌[3]P83。在日常的生活中喜爱出风头,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或者赞许并且不能接受批评,做事情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从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对待他人或者事务,往往是不能辩证的看待,而是径直走向了极端。不是将他人说得好像是一朵花,就是将别人说得一无是处,不能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也不能够理解他人的难处和苦衷。
自恋本来是人性中自然存在或者本来就有的成分,它只会随着个体进行正常的发展自恋可以发展成为爱上他人;但是如果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自恋的成分反而是被格外强化凸显的,这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自恋型人格了。这一类的人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看作是特殊人才来享受特殊的对待,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独特是只有特殊的人物才能理解的。但是只要在在实际生活中使他们稍微不如意,就又会深刻感受到自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而恰恰《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就是具有的自恋型人格的典型代表。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恋型人格的典型特征就是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为过分的关心自我,主动夸大自己的成就、能力或者外貌,显示为需要被羡慕。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喜欢突出在人群中成为他人注意的对象从而得到赞美和褒奖,不愿意听到与自己意愿向左的声音[4]P120。他人的得失从来与他无关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哪怕牺牲他人也不足为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普通人皆有自恋倾向,文学世界中这一点表现尤其突出。好比如说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时代当中,女性的才华一直处于被压抑着的地位,李清照的出现其实就是有意无意的表现着自己的自恋型人格,而且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叛意义。与古代的李清照有相似性的还有当代女作家陈染,她所著小说中的人物,比方说《与往事干杯》中的肖濛,还有《饥饿的口袋》中的麦弋等的其他人物形象,都是具有浓烈的自传性质的,并且同时又都是具有极端的自恋型人格的。
2 主人公自恋型人格的体现
《道连?格雷的画像》一度被认为是作家王尔德的自画像,小说中的主人公有着王尔德自己的影子。小说中两个花花公子向人们讲述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传递着青春的可贵,人生的目的即在追求感官的享乐的生活态度。主人公的性格具有鲜明的自恋型人格特征。
王尔德所著《道连?格雷的画像》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具体化的自恋的形象。亨利?沃顿勋爵在认识道连?格雷之后,就被他的美貌所折服同时也在用语言征服蛊惑他,道连便开始疯狂迷恋自身英俊的外表,这种迷恋不仅让他变得狂妄自大而且变得越发的冷漠,抛弃了与自己相爱的女演员西比尔?云妮,直接造成了后者的轻生。道连开始沉醉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更甚至开始勾引各种各样的贵妇,不再顾及伦理道德的约束。而是放纵他自己,同时也开始吸食鸦片,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道连?格雷和亨利?沃顿勋爵都是具有自恋型人格的人,如果说道连?格雷是明显又肤浅的自恋型人格者,那么亨利勋爵的自恋型人格显然更深沉。小说采用了三男主的写法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部小说的内容,但是整部小说中道连?格雷的自恋型人格在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角角落落确实是不难被发现的,所以本章节主要是分析主人公道连?格雷的自恋型人格在小说中的体现。
2.1 变态地迷恋自己的容颜
《供年轻人使用的至理名言》中说:“自恋是一生浪漫故事的开端。”[5]P3自恋型人格的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们很在意自己,将自己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个人主义倾向。《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格雷在没有发现自己的美貌之前,本身并不在乎它。当亨利勋爵发现道连?格雷过人的美以后道连就开始重新认识他自己,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过分的美貌并且沉迷于自身的美丽当中时他如是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我能永远的年轻,让这幅画去变老任何代价我都是愿意付!我甚至愿意去拿我的灵魂做交换!”[6]P54画像中那张年轻英俊的脸蛋使他越发的迷恋他自己的美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