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教学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继承与应用(附件)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汉字结构中所表现的形式美,并以此为标准,筛选《欧体三十六法》中有助于表现汉字形式美的方法,继承并应用在硬笔书法教学中。文章第一部分通过研究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和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得出写好汉字对书写者的心理要求和技法要求,完成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筛选。第二部分通过研究当下硬笔书法教学现状以及其中表现的弊端,提出如何把《欧体三十六法》应用在硬笔书法教学中。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当下硬笔书法教学中理论的缺失,引导学生注意汉字构绘出地种种生命形态以及其感性形象,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目 录
引言 1
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 2
1.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简介 2
1.2 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 2
2 硬笔书法教学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继承 3
2.1 继承的方法 3
2.2 继承的标准 3
2.2.1 “心”的标准 3
2.2.2 “手”的标准 6
2.3 继承的结果 7
3 硬笔书法教学中对《欧体三十六法》的应用 8
3.1 《欧体三十六法》的内容、蕴含的文化思想及其作用教学 8
3.2 运用《欧体三十六法》分析汉字之美 9
3.3 运用《欧体三十六法》唤起学生内心情感体验 10
3.3.1 立足生活,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象 11
2.3.2 字如其人,以汉字书写联系人生思考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引言
当下人们汉字书写技能低,大多数人仅仅能将汉字写的让人能认识,但却写不好看。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现在电子产品的盛行,人们专注于汉字的电脑输入技术,且现在绝大部分文稿都采用打印机打印,从而忽视了汉字书写。其二,因为当下我们使用硬笔书写汉字的历史较短,因此适合硬笔书写的书写理论也较少,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陈公哲所著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的第一本钢笔字帖,到现在也仅仅82年,这么短的时间也根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无法使硬笔书写发展完善。其三,当下硬笔书法教学方法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重练而轻理论,教学目标中心主要在于让学生把字写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唤起以及书写者个人的审美观念的培养。笔者通过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以及大学期间在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教授硬笔书法过程中的思考,探讨硬笔书法教学,以期解决问题。而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分析《欧体三十六法》,继承其中适用于当下硬笔书写的规律并应用在汉字教学中。研究《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有三点,其一,可以提供一种普遍的、基本的书写规律,为书写汉字提供指导和帮助。其二,可以以此为桥梁,感悟古人的思想,体会古人对美的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眼界,从中获得愉悦。其三,对当下硬笔书法教学方法思考,针对其中的问题作出补充。
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
1.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简介
《欧体三十六法》主要内容有排叠、避就 、顶戴、穿插、相背、偏侧、挑、相让、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增减、应副、撑住、朝揖、借换、救应、付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做小右大、左高右低、褊、各自成形、相管领三十六种。为后人根据欧阳询的结字特点总结而来。《佩文斋书画谱》题后注曰:诸本都附欧阳询后,今考篇中有高宗书法,东坡先生语,必非唐人所撰。此法虽然参有后人的解释与思考,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依然是欧阳询的,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层次,也因此有了研究研究汉字书写一般性规律的可能。欧体楷书指的是唐代欧阳询所做的楷书书体,代表作有《九成宫礼泉铭》、《化度寺碑》、《皇甫君诞碑》。书法特点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处比较多,间架结构布置精严,惊奇险峻,险劲外露。
1.2 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
为什么要继承欧体三十六法呢?一是欧阳询楷书在历史上的意义很重要,二是欧阳询的履历相对于其他书法家显得很重要。唐初之时,书坛之上晋风犹存,古法还占据很大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他取南派江左风流,疏放艳妙,北派中原古法,拘谨拙露,形成了质艳互融的美学风格。他将楷书的技法难度发挥到极致,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同时他确定了楷书用笔与结体的规范书写,使之规律化、程式化,对后世楷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诸多书法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专职的书法教师,史任弘文馆书法教师之职。因此他对于书法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容易形成一般性书法教学规律,在创作以及实践中对技法有着非常高明的把握。而《欧体三十六法》也确实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书论更加全面,比如智果的《心成颂》中提到“分若抵背”、“以斜附曲”,而在《欧体三十六法》详细的归结为“顶戴”、“避就”、“穿插”、“相背”、“偏侧”、“天覆”、“地载”。因此,我们在硬笔书法教学中继承《欧体三十六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为硬笔书法教学提供帮助。
2 硬笔书法教学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继承
2.1 继承的方法
为实现本文的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我们应该如何继承《欧体三十六法》。《欧体三十六法》是后人根据唐代欧阳询的结字规律总结而成,内容本身主要是用来服务唐代书体的,而现在我们用的简体汉字早已经不同于唐朝了,且书写工具也由原来的毛笔变成现在的硬笔。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欧体三十六法》不能指导我们把简体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因为“汉字由古至今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变的过程,由一种字体向另一种字体的演变过程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2】同时也表明,因为唐代书体在演变成简体字过程中的创新因素,使得《欧体三十六法》并不能完全指导简体字汉字的书写,这就要我们在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继承,因此我们的继承方法就是有选择的继承。
2.2继承的标准
想要有选择的继承,首先的有一个选择标准。书写汉字其实就是心与手相互配合的结果,“心”指得就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以及书写者个人的审美观念;“手”指的是书写者长期要训练的技巧。因此我们选择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标准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2.2.1“心”的标准
什么是字写的好?字写得好就是书写者写出来的汉字形体很美。这种美不是某一个人认可的美,而是要被大众认可的美。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要求书写者写字的时候,不光要展现出自己个人的审美观念,还要符合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其中个性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个人的审美观念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基础上。因此,我们继承《欧体三十六法》就要从基础出发,选择《欧体三十六法》中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最基础、最根本地美的书写方法。这就是我们要的的标准,即以社会经验的审美为标准。然而社会经验的审美是历史性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积累,是千年来先民们共同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的系统体现。而在中国古代哲学意识形态中,儒道思想是中国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还需从这方面分析,具体有两个方面,如下:
2.2.1.1儒家“中和”思想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儒家对人的要求为“中和”,因此对书法的要求亦是中和,有写字即做人,字如其人之说。《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要有个度不偏不倚既是中,维持这个度就是和。这在写字中,无论是用笔、结字还是章法上都有体现,姜夔《续书谱用笔》 中这样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宜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这种说法虽然被认为是禁锢了书写者个性的发挥,但其“中和”思想表露无疑。
目 录
引言 1
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 2
1.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简介 2
1.2 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 2
2 硬笔书法教学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继承 3
2.1 继承的方法 3
2.2 继承的标准 3
2.2.1 “心”的标准 3
2.2.2 “手”的标准 6
2.3 继承的结果 7
3 硬笔书法教学中对《欧体三十六法》的应用 8
3.1 《欧体三十六法》的内容、蕴含的文化思想及其作用教学 8
3.2 运用《欧体三十六法》分析汉字之美 9
3.3 运用《欧体三十六法》唤起学生内心情感体验 10
3.3.1 立足生活,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象 11
2.3.2 字如其人,以汉字书写联系人生思考 11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引言
当下人们汉字书写技能低,大多数人仅仅能将汉字写的让人能认识,但却写不好看。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现在电子产品的盛行,人们专注于汉字的电脑输入技术,且现在绝大部分文稿都采用打印机打印,从而忽视了汉字书写。其二,因为当下我们使用硬笔书写汉字的历史较短,因此适合硬笔书写的书写理论也较少,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陈公哲所著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的第一本钢笔字帖,到现在也仅仅82年,这么短的时间也根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无法使硬笔书写发展完善。其三,当下硬笔书法教学方法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重练而轻理论,教学目标中心主要在于让学生把字写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唤起以及书写者个人的审美观念的培养。笔者通过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以及大学期间在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教授硬笔书法过程中的思考,探讨硬笔书法教学,以期解决问题。而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分析《欧体三十六法》,继承其中适用于当下硬笔书写的规律并应用在汉字教学中。研究《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有三点,其一,可以提供一种普遍的、基本的书写规律,为书写汉字提供指导和帮助。其二,可以以此为桥梁,感悟古人的思想,体会古人对美的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眼界,从中获得愉悦。其三,对当下硬笔书法教学方法思考,针对其中的问题作出补充。
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
1.1 《欧体三十六法》与欧体楷书简介
《欧体三十六法》主要内容有排叠、避就 、顶戴、穿插、相背、偏侧、挑、相让、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增减、应副、撑住、朝揖、借换、救应、付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做小右大、左高右低、褊、各自成形、相管领三十六种。为后人根据欧阳询的结字特点总结而来。《佩文斋书画谱》题后注曰:诸本都附欧阳询后,今考篇中有高宗书法,东坡先生语,必非唐人所撰。此法虽然参有后人的解释与思考,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依然是欧阳询的,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层次,也因此有了研究研究汉字书写一般性规律的可能。欧体楷书指的是唐代欧阳询所做的楷书书体,代表作有《九成宫礼泉铭》、《化度寺碑》、《皇甫君诞碑》。书法特点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处比较多,间架结构布置精严,惊奇险峻,险劲外露。
1.2 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意义
为什么要继承欧体三十六法呢?一是欧阳询楷书在历史上的意义很重要,二是欧阳询的履历相对于其他书法家显得很重要。唐初之时,书坛之上晋风犹存,古法还占据很大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他取南派江左风流,疏放艳妙,北派中原古法,拘谨拙露,形成了质艳互融的美学风格。他将楷书的技法难度发挥到极致,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同时他确定了楷书用笔与结体的规范书写,使之规律化、程式化,对后世楷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诸多书法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专职的书法教师,史任弘文馆书法教师之职。因此他对于书法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容易形成一般性书法教学规律,在创作以及实践中对技法有着非常高明的把握。而《欧体三十六法》也确实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书论更加全面,比如智果的《心成颂》中提到“分若抵背”、“以斜附曲”,而在《欧体三十六法》详细的归结为“顶戴”、“避就”、“穿插”、“相背”、“偏侧”、“天覆”、“地载”。因此,我们在硬笔书法教学中继承《欧体三十六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为硬笔书法教学提供帮助。
2 硬笔书法教学对《欧体三十六法》的继承
2.1 继承的方法
为实现本文的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我们应该如何继承《欧体三十六法》。《欧体三十六法》是后人根据唐代欧阳询的结字规律总结而成,内容本身主要是用来服务唐代书体的,而现在我们用的简体汉字早已经不同于唐朝了,且书写工具也由原来的毛笔变成现在的硬笔。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欧体三十六法》不能指导我们把简体汉字书写的美观大方。因为“汉字由古至今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变的过程,由一种字体向另一种字体的演变过程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2】同时也表明,因为唐代书体在演变成简体字过程中的创新因素,使得《欧体三十六法》并不能完全指导简体字汉字的书写,这就要我们在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继承,因此我们的继承方法就是有选择的继承。
2.2继承的标准
想要有选择的继承,首先的有一个选择标准。书写汉字其实就是心与手相互配合的结果,“心”指得就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以及书写者个人的审美观念;“手”指的是书写者长期要训练的技巧。因此我们选择继承《欧体三十六法》的标准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2.2.1“心”的标准
什么是字写的好?字写得好就是书写者写出来的汉字形体很美。这种美不是某一个人认可的美,而是要被大众认可的美。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要求书写者写字的时候,不光要展现出自己个人的审美观念,还要符合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其中个性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个人的审美观念建立在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基础上。因此,我们继承《欧体三十六法》就要从基础出发,选择《欧体三十六法》中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经验的审美、最基础、最根本地美的书写方法。这就是我们要的的标准,即以社会经验的审美为标准。然而社会经验的审美是历史性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积累,是千年来先民们共同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的系统体现。而在中国古代哲学意识形态中,儒道思想是中国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还需从这方面分析,具体有两个方面,如下:
2.2.1.1儒家“中和”思想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儒家对人的要求为“中和”,因此对书法的要求亦是中和,有写字即做人,字如其人之说。《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要有个度不偏不倚既是中,维持这个度就是和。这在写字中,无论是用笔、结字还是章法上都有体现,姜夔《续书谱用笔》 中这样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宜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这种说法虽然被认为是禁锢了书写者个性的发挥,但其“中和”思想表露无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