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研究(附件)

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社会化是新时期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有助于提升政府购买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政府购买服务运动的顺利推行。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尚存在评估主体单一、缺乏完整的过程评估、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等问题,将以绩效评估的主体、原则、方法、指标等为基础,从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 公共服务,购买,绩效评估目 录
1 引言1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2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2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4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4
3.1 降低服务成本5
3.2 提升购买服务的效率和质量5
3.3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6
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内容 6
4.1 绩效评估的主体6
4.2 绩效评估的原则7
4.3 绩效评估的方法7
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8
5.1 绩效评估主体单一8
5.2 绩效评估流程不健全9
5.3 绩效评估体系不科学10
6 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建议11
6.1 构建多元的绩效评估主体11
6.2 确定合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2
6.3 建立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制约机制13
结论15
致谢16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公共服务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和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耍为目的,为全体公民提供的有形和无形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采用财政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等方式,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交给满足条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致谢16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公共服务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和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耍为目的,为全体公民提供的有形和无形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采用财政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等方式,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交给满足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来提供,与之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服务的数量、质量来支付服务费用[2]。目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有合同外包、财政补贴、公私合作等方式。关于绩效评估的概念,我国学界普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成绩做出尽可能比较可信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政府绩效水平[3]。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绩效目标,选取评估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结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划分绩效等级、设计绩效改进计划,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绩效的过程[4]。将绩效评估的一般概念应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即是依据绩效评估的目标,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效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近年来,国内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政府购买服务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可,并在各个服务领域实践起来。政府购买服务的广泛实践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同时推动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政府购买服务是一个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为了经济利益违背初衷的行为,比如招标竞标形式主义、服务定价随意、追求规模效应盲目投入、寻租和腐败行为、只注重服务效率忽视服务质量等,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购买服务的绩效水平。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估进行研究,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顺利推行。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出要健全社会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服务的蓬勃开展。因此,研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对促进我国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提升政府购买服务效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绩效评估这一角度,从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讨论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发现影响购买服务绩效的问题,再根据绩效评估的相关原则、方法、指标,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从加强和完善绩效评估的方式上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当下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但目前国内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比较笼统宽泛,涉及范围很广,且主要集中在对服务购买的方式、管理上讨论研究,而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绩效评估这一角度,运用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从绩效评估的主体、原则、指标、方法等方面探究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并设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得到合理、科学的评估,提升购买服务的绩效水平。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在寻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广泛查阅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和历史沿革,研究相关先进案例,研读绩效评估方面的著作,学习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以使论文的写作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另外,研究者运用实地调查法,咨询淮安市福利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负责人和服务对象,了解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不足。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此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多采用韦伯的官僚主义理论进行公共管理。长期的官僚制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泛滥,政府直接管理公共行政的方方面面,高昂的福利成本导致财政支出巨大,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空前严重。为了缓解日益加重的危机,西方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改革运动,这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借鉴企业管理方法,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以顾客为导向提高政府绩效。
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推进政府改革的运动。英国是这一运动的先驱。英国政府在撒切尔夫人的带领下着力缩小政府规模,推动以财政管理创新为中心的改革,加强公共服务的市场竞争,立法强制要求竞标购买,扩大竞标范围。90年代梅杰政府在撒切尔政府注重服务效率的基础上发起了“竞争求质量”的运动,认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重点应当转变为提高服务的质量。进入新世纪以后,布莱尔政府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成立专业绩效评估机构,明确绩效目标,提高绩效评估奖惩力度,落实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中的责任,强化服务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绩效。除英国外,其他发达国家也在这一时期的政府改革中取得了成果。美国于1993年成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来指导政府改革,颁布《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其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