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记的小说性(附件)【字数:10171】
摘 要《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在史学上有重要的地位。在叙事时司马迁继承了先秦散文的文学性,记录了大量神话传说、社会流传的怪异故事、记梦占卜等情节,在人物塑造方面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且艺术风格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既带有文学色彩也同样达到了叙述历史的作用。由于司马迁自身的性格和史料来源多样等原因使得《史记》带有了一定的小说色彩,《史记》带有小说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良苦用心,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风格对后世写人叙事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戏剧化的情节处理 2
1.1神话传说融入叙述 2
1.2怪异故事纳入情节 2
1.3记梦占卜载入故事 3
1.4矛盾冲突尖锐 3
第二章 形象塑造手法的多样性 4
2.1细节描写充实人物 4
2.2修辞手法突出人物 4
2.3想象虚构丰富人物 5
第三章 独到的叙事艺术 6
3.1寓褒贬于叙事 6
3.2故事具有悲剧性 6
第四章 小说色彩的成因 8
4.1作者自身的修养和情怀 8
4.2史料来源多样化 9
4.3继承先秦散文的文学性 9
结束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在史学方面提到《史记》可以说其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为后人对从上古传说时期到汉武帝元年这三千年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了史学方面的成就《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仔细阅读《史记》中的文章会被里面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妙绝伦的细节深深吸引,读起来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说,司马迁在大量阅读吸收前人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对于历史的理解以及对于历史事件自身的情感,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技巧,这独特的叙事艺术也深深影响了后人的著作。所以不论在史学方面还是文学方面,《史记》这本著作的产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这点从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提出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可见一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史记》的定位首先是一部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司马迁秉承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写人记事能够评价公允。注重调查研究,对材料去伪存真。这些都是《史记》历史性的重要保证。《史记》不仅在史学上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司马迁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多样,叙事辞藻华靡,这些都是《史记》文学性的重要体现。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得《史记》呈现出一定的小说色彩。为了挖掘这一史学巨著的另外一面,探寻历史著作隐藏的一些小说性,本文就《史记》小说色彩的表现以及其带有小说色彩的成因作了相关论述。
戏剧化的情节处理
情节是小说六大要素之一,可见情节对于小说的重要性。所以《史记》小说色彩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上。为了表现人物的传奇性,司马迁在叙事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社会流传的怪异故事、记梦占卜等情节。
1.1神话传说融入叙述
《周本纪》中对于弃的出生写道:“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践巨人迹而孕听起来就如同一个天方夜谭,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一个史学巨著中,这种叙事手法是为了突出表现后稷的不同常人,并且为了进一步表现人物的传奇性,后又写道:“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通过对马牛避之、飞鸟护之的态度的侧面描写更是增加了他的奇异性。这种神话传说在《史记》中并不是孤例,在《高祖本纪》叙述刘邦的出生时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文中写道:“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将刘邦的出生与蛟龙挂钩,出身的不平凡也预示着今后他将成为尊者的结局。这些受命而王的说法集中体现了神意对君权的决定作用。司马迁将神话传说与人物的出生联系在一起给主人公增加了神性,为文章增加了浪漫性,使《史记》呈现了一定的小说色彩。
1.2怪异故事纳入情节
除了神话传说,一些社会上流传的怪异故事也被司马迁纳入其中。《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山鬼一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遇山鬼本不足为信但多年前沉入江中的玉璧复得使得故事变得离奇。与此类似的怪异故事还有《留侯世家》中所记的张良拾履遇圯上老人授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十三年后取谷城山下黄石祭祀,原文曰:“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这些情节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给文章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3记梦占卜载入故事
除了神话传说和怪异故事,《史记》中还记载了众多关于记梦占卜的故事情节。《卫将军骠骑列传》对卫青发迹前的描述中写道:“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这一情节单单读来让人觉得荒唐不可信,而后卫青抗击匈奴成为大将军并且一门封侯,应验了占卜所说的内容,不免给《史记》一书增添了不少传奇的意味。除事前预言书中还不乏事后寻因的占卜内容。《吕太后本纪》中记载:“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黑狗撞腋,踪迹全无,离奇而不可知,占卜所得为赵王刘如意作祟,吕后先前对于赵王的迫害使其化身黑狗夜袭吕后令人匪夷所思。不论是预见性的抑或是后果性的记梦占卜内容读起来都似一个个离奇的小说给《史记》这一历史著作的情节增添了戏剧性。
1.4矛盾冲突尖锐
故事富有戏剧性,善于刻画尖锐的矛盾冲突是《史记》文学性的另一表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刺秦的片段堪比一出波澜起伏、激动人心的戏剧。“秦王发图,图穷而匕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刺杀来得迅疾,如真有一荆轲,从纸上跃起。“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句短而急,将当时千钧一发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段描写中人物的处境险峻,气氛紧张,事件紧迫,矛盾逐步推向尖锐化,一切都处于惊涛骇浪之中,矛盾冲突尖锐。司马迁还常用一些微妙的埋伏将后面的重大情节预示出来,使情节宛若一部完整的戏剧。如李斯哀叹道“物极则衰”,范增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了虏也。”使人读后已有一种预感。传记中的这些预兆穿插在情节发展之前,增添了情节的神秘和新奇的色彩,使得情节充满戏剧性。神话传说、记梦占卜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化的故事情节都给《史记》增添了浓厚的小说意味。
目 录
引言 1
第一章 戏剧化的情节处理 2
1.1神话传说融入叙述 2
1.2怪异故事纳入情节 2
1.3记梦占卜载入故事 3
1.4矛盾冲突尖锐 3
第二章 形象塑造手法的多样性 4
2.1细节描写充实人物 4
2.2修辞手法突出人物 4
2.3想象虚构丰富人物 5
第三章 独到的叙事艺术 6
3.1寓褒贬于叙事 6
3.2故事具有悲剧性 6
第四章 小说色彩的成因 8
4.1作者自身的修养和情怀 8
4.2史料来源多样化 9
4.3继承先秦散文的文学性 9
结束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在史学方面提到《史记》可以说其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为后人对从上古传说时期到汉武帝元年这三千年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了史学方面的成就《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仔细阅读《史记》中的文章会被里面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妙绝伦的细节深深吸引,读起来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说,司马迁在大量阅读吸收前人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对于历史的理解以及对于历史事件自身的情感,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技巧,这独特的叙事艺术也深深影响了后人的著作。所以不论在史学方面还是文学方面,《史记》这本著作的产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这点从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提出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可见一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史记》的定位首先是一部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史,司马迁秉承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写人记事能够评价公允。注重调查研究,对材料去伪存真。这些都是《史记》历史性的重要保证。《史记》不仅在史学上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司马迁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写作方法多样,叙事辞藻华靡,这些都是《史记》文学性的重要体现。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得《史记》呈现出一定的小说色彩。为了挖掘这一史学巨著的另外一面,探寻历史著作隐藏的一些小说性,本文就《史记》小说色彩的表现以及其带有小说色彩的成因作了相关论述。
戏剧化的情节处理
情节是小说六大要素之一,可见情节对于小说的重要性。所以《史记》小说色彩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上。为了表现人物的传奇性,司马迁在叙事的时候加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社会流传的怪异故事、记梦占卜等情节。
1.1神话传说融入叙述
《周本纪》中对于弃的出生写道:“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践巨人迹而孕听起来就如同一个天方夜谭,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一个史学巨著中,这种叙事手法是为了突出表现后稷的不同常人,并且为了进一步表现人物的传奇性,后又写道:“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通过对马牛避之、飞鸟护之的态度的侧面描写更是增加了他的奇异性。这种神话传说在《史记》中并不是孤例,在《高祖本纪》叙述刘邦的出生时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文中写道:“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将刘邦的出生与蛟龙挂钩,出身的不平凡也预示着今后他将成为尊者的结局。这些受命而王的说法集中体现了神意对君权的决定作用。司马迁将神话传说与人物的出生联系在一起给主人公增加了神性,为文章增加了浪漫性,使《史记》呈现了一定的小说色彩。
1.2怪异故事纳入情节
除了神话传说,一些社会上流传的怪异故事也被司马迁纳入其中。《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山鬼一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遇山鬼本不足为信但多年前沉入江中的玉璧复得使得故事变得离奇。与此类似的怪异故事还有《留侯世家》中所记的张良拾履遇圯上老人授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十三年后取谷城山下黄石祭祀,原文曰:“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这些情节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给文章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3记梦占卜载入故事
除了神话传说和怪异故事,《史记》中还记载了众多关于记梦占卜的故事情节。《卫将军骠骑列传》对卫青发迹前的描述中写道:“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这一情节单单读来让人觉得荒唐不可信,而后卫青抗击匈奴成为大将军并且一门封侯,应验了占卜所说的内容,不免给《史记》一书增添了不少传奇的意味。除事前预言书中还不乏事后寻因的占卜内容。《吕太后本纪》中记载:“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黑狗撞腋,踪迹全无,离奇而不可知,占卜所得为赵王刘如意作祟,吕后先前对于赵王的迫害使其化身黑狗夜袭吕后令人匪夷所思。不论是预见性的抑或是后果性的记梦占卜内容读起来都似一个个离奇的小说给《史记》这一历史著作的情节增添了戏剧性。
1.4矛盾冲突尖锐
故事富有戏剧性,善于刻画尖锐的矛盾冲突是《史记》文学性的另一表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刺秦的片段堪比一出波澜起伏、激动人心的戏剧。“秦王发图,图穷而匕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刺杀来得迅疾,如真有一荆轲,从纸上跃起。“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句短而急,将当时千钧一发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段描写中人物的处境险峻,气氛紧张,事件紧迫,矛盾逐步推向尖锐化,一切都处于惊涛骇浪之中,矛盾冲突尖锐。司马迁还常用一些微妙的埋伏将后面的重大情节预示出来,使情节宛若一部完整的戏剧。如李斯哀叹道“物极则衰”,范增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了虏也。”使人读后已有一种预感。传记中的这些预兆穿插在情节发展之前,增添了情节的神秘和新奇的色彩,使得情节充满戏剧性。神话传说、记梦占卜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化的故事情节都给《史记》增添了浓厚的小说意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