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20201006192416]
目 录
前言 1
一、歇后语简说 1
二、五莲县各乡镇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2
(一)与各地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2
(二)与当地民间故事相联系的特征 3
(三)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特征 3
(四)与当地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特征 5
(五)与民间信仰相联系的特征 6
(六)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6
三、五莲地区歇后语流传的原因 7
(一)共同的文化背景 7
(二)相同的社会生活 8
(三)相似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态度 8
(四)适应时代的发展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前言
俗语是歇后语、谚语和惯用语的总称,它是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话语形式。据史学家们的考证,俗语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所记载了。但是在当时的文献中,俗语被单称为“语”,如: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俗语曾因为过于低俗,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不被官方语言承认。但是由于俗语是广大民众自发创造的,使用率高,实用性强,甚至许多书籍中也经常使用到俗语,所以俗语在不被承认的情况下,也是流传了下来,成为今天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而最具有汉语特点的歇后语,更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沃土之中,和汉语的民族特征密切相关。
目前在国内,对于俗语领域的研究,一部分是研究古籍中的记载,探讨其内涵,有什么文化背景,进而探索当时的语言文化特点;另一部分就是汇总了那些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歇后语,进行解析、整编、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书,让人更好地查阅和了解。近年来,参与俗语研究有所成就的,当属语言学家温端政先生,他的《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词典》在学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我们以五莲地区的歇后语为例,研究其地方性的特征。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不拘泥于笼统的研究歇后语的意义,而是主要调查当地特有的歇后语,并研究其地方性的特征,其产生与当地有些哪些方面的联系和因素,进一步再与方言相联系的基础上,展示当地歇后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背景,从而能进一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状况、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展现出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
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必须要去实地调查,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不拘泥于课本上的浅显的描述,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为深刻具体的了解到歇后语形成的过程,歇后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故事,能够展现出当地的哪些特性。
一、歇后语简说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最初在唐朝被称为“歇后体诗”,作为一种诗体盛行一时,并有几首流传至今。在诗中,它的用法时常省去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却又寓意明晰,因此又被人称为“藏词”,分为“藏头”和“藏尾”两种情况,如:“而立岁”,是“三十而立”的藏头歇后语;“寿比南”是“寿比南山”的藏尾歇后语。
后来,这种语言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变成如今的歇后语形式。现在所说的歇后语,多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由于两部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特殊的语境中,使用时可以截去后半部分,但我们仍可理解其意义。这其实是传承了古时“藏尾”的用法。
歇后语是民众在日常交流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是汉语中具有民族特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存在。面对这种独特的汉语结构,现代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
从歇后语的组成结构来说,有学者运用概念整合理念研究歇后语,有学者认为歇后语的内部关系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等。也有学者另辟蹊径,从文化角度研究歇后语的现状,探讨文化视野中的歇后语,本课题就从这一角度,探讨地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二、五莲县各乡镇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五莲县是日照辖区下管制的县,地处于山东半岛,方言隶属于胶辽官话,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在这种文化范围的熏陶之下,五莲县当地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我们共调查了五莲县的9个乡镇,把搜集到的各地方的歇后语进行了整理,大致研究出当地的歇后语有以下几方面的地方性特征。
(一)与各地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自古以来,地名的产生就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因素,或因为某种神话传说,或因为某种方言读音,或因为某位杰出人物、英雄而以其命名这些种种因素,都使得地名文化在文学研究中也具有极大的地位。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歇后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名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例如:
1.大河结冰——洪凝
洪凝镇是五莲县的中心地段,五莲县县政府就驻扎在洪凝镇地界,具有极其浓郁的人文气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洪凝”这一名字的产生,是因为在以前时,洪凝镇内有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极为壮阔。但在冬天的时候,这条大河却能够结冰,凝住水流,因此得名——洪凝,意味着洪水也能够结冰凝住。
2.飞机上择猪——高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高泽镇位于五莲县的城北,是五莲县地区的经济重镇。这条歇后语的内容,与当地的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地人的口中,高泽的“泽”字,发音不是/ze/而是/zhei/,而飞机上择猪的意思,则是在飞机上择猪毛,这里的“择”发音也是/zhei/,是摘、刮、去掉、挑选之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刮掉猪身上的毛。由此,在飞机上择猪毛=在高空中择/zhei/猪毛=高择/zhei/=高泽/zhei/,如果不晓得当地的方言的话,对于这条歇后语的理解,就会有所误解。
根据对这类歇后语的研究,由此我们确认了当地歇后语产生的第一个地方性的特征,那就是与各地的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二)与当地民间故事相联系的特征
五莲县作为齐鲁大地上的一片土地,自然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作为一代代人的饭后谈资,逐渐衍生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歇后语,并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之中,例如,
3.大茅庄唱那红灯记——够吊呛
这句歇后语流传极其广泛,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大茅庄是一个普通的庄子,但是这个庄子里的人都特别的喜欢唱红灯记,人人都能唱上两句。在这种情况下,大茅庄自发的组织了一队戏班子,到各个村庄里去唱戏。有一次戏班子到了名为山庄的村庄,在唱红灯记的时候,跑掉特别严重,引起了全庄人的唏嘘,大喊:“够吊呛,别唱了!”并且这件事情飞快地传到了别的村庄,人人都知道了大茅庄的人唱红灯记唱的很够呛。于是,就产生了这句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歇后语。
7.黏洼子插成饭——流鲜流鲜的
8.蚂蚱头包包子——多嘴
这三句歇后语是与衣食住行中的“食”有关的。
在方言中,古渣子就是水饺,搓就是吃的意思。大尚庄是洪凝镇的一个村庄,在从前的时候,庄里特别的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包饺子,并且只能用一半的粗面(粗粮用石磨碾的面,颗粒大,面质比较粗)和一半的细面(小麦用石磨碾的面,颗粒小,面质极为精细)来混合揉面,擀饺子皮。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小孩子就只挑饺子的细面部分吃掉,妈妈生气的对孩子说:“不许挑拣,挨着搓!”就是让孩子们一个一个的吃完,不准挑着吃。
目 录
前言 1
一、歇后语简说 1
二、五莲县各乡镇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2
(一)与各地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2
(二)与当地民间故事相联系的特征 3
(三)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特征 3
(四)与当地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特征 5
(五)与民间信仰相联系的特征 6
(六)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6
三、五莲地区歇后语流传的原因 7
(一)共同的文化背景 7
(二)相同的社会生活 8
(三)相似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态度 8
(四)适应时代的发展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前言
俗语是歇后语、谚语和惯用语的总称,它是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话语形式。据史学家们的考证,俗语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所记载了。但是在当时的文献中,俗语被单称为“语”,如: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俗语曾因为过于低俗,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不被官方语言承认。但是由于俗语是广大民众自发创造的,使用率高,实用性强,甚至许多书籍中也经常使用到俗语,所以俗语在不被承认的情况下,也是流传了下来,成为今天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而最具有汉语特点的歇后语,更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沃土之中,和汉语的民族特征密切相关。
目前在国内,对于俗语领域的研究,一部分是研究古籍中的记载,探讨其内涵,有什么文化背景,进而探索当时的语言文化特点;另一部分就是汇总了那些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歇后语,进行解析、整编、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书,让人更好地查阅和了解。近年来,参与俗语研究有所成就的,当属语言学家温端政先生,他的《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词典》在学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我们以五莲地区的歇后语为例,研究其地方性的特征。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不拘泥于笼统的研究歇后语的意义,而是主要调查当地特有的歇后语,并研究其地方性的特征,其产生与当地有些哪些方面的联系和因素,进一步再与方言相联系的基础上,展示当地歇后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背景,从而能进一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状况、社会思想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展现出当地的语言文化特色。
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必须要去实地调查,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不拘泥于课本上的浅显的描述,学习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为深刻具体的了解到歇后语形成的过程,歇后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故事,能够展现出当地的哪些特性。
一、歇后语简说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最初在唐朝被称为“歇后体诗”,作为一种诗体盛行一时,并有几首流传至今。在诗中,它的用法时常省去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却又寓意明晰,因此又被人称为“藏词”,分为“藏头”和“藏尾”两种情况,如:“而立岁”,是“三十而立”的藏头歇后语;“寿比南”是“寿比南山”的藏尾歇后语。
后来,这种语言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变成如今的歇后语形式。现在所说的歇后语,多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由于两部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特殊的语境中,使用时可以截去后半部分,但我们仍可理解其意义。这其实是传承了古时“藏尾”的用法。
歇后语是民众在日常交流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是汉语中具有民族特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存在。面对这种独特的汉语结构,现代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
从歇后语的组成结构来说,有学者运用概念整合理念研究歇后语,有学者认为歇后语的内部关系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等。也有学者另辟蹊径,从文化角度研究歇后语的现状,探讨文化视野中的歇后语,本课题就从这一角度,探讨地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二、五莲县各乡镇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
五莲县是日照辖区下管制的县,地处于山东半岛,方言隶属于胶辽官话,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在这种文化范围的熏陶之下,五莲县当地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我们共调查了五莲县的9个乡镇,把搜集到的各地方的歇后语进行了整理,大致研究出当地的歇后语有以下几方面的地方性特征。
(一)与各地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自古以来,地名的产生就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因素,或因为某种神话传说,或因为某种方言读音,或因为某位杰出人物、英雄而以其命名这些种种因素,都使得地名文化在文学研究中也具有极大的地位。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歇后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名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例如:
1.大河结冰——洪凝
洪凝镇是五莲县的中心地段,五莲县县政府就驻扎在洪凝镇地界,具有极其浓郁的人文气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洪凝”这一名字的产生,是因为在以前时,洪凝镇内有一条大河,水流湍急,极为壮阔。但在冬天的时候,这条大河却能够结冰,凝住水流,因此得名——洪凝,意味着洪水也能够结冰凝住。
2.飞机上择猪——高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高泽镇位于五莲县的城北,是五莲县地区的经济重镇。这条歇后语的内容,与当地的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地人的口中,高泽的“泽”字,发音不是/ze/而是/zhei/,而飞机上择猪的意思,则是在飞机上择猪毛,这里的“择”发音也是/zhei/,是摘、刮、去掉、挑选之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刮掉猪身上的毛。由此,在飞机上择猪毛=在高空中择/zhei/猪毛=高择/zhei/=高泽/zhei/,如果不晓得当地的方言的话,对于这条歇后语的理解,就会有所误解。
根据对这类歇后语的研究,由此我们确认了当地歇后语产生的第一个地方性的特征,那就是与各地的地名相联系的特征。
(二)与当地民间故事相联系的特征
五莲县作为齐鲁大地上的一片土地,自然是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作为一代代人的饭后谈资,逐渐衍生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歇后语,并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之中,例如,
3.大茅庄唱那红灯记——够吊呛
这句歇后语流传极其广泛,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大茅庄是一个普通的庄子,但是这个庄子里的人都特别的喜欢唱红灯记,人人都能唱上两句。在这种情况下,大茅庄自发的组织了一队戏班子,到各个村庄里去唱戏。有一次戏班子到了名为山庄的村庄,在唱红灯记的时候,跑掉特别严重,引起了全庄人的唏嘘,大喊:“够吊呛,别唱了!”并且这件事情飞快地传到了别的村庄,人人都知道了大茅庄的人唱红灯记唱的很够呛。于是,就产生了这句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歇后语。
7.黏洼子插成饭——流鲜流鲜的
8.蚂蚱头包包子——多嘴
这三句歇后语是与衣食住行中的“食”有关的。
在方言中,古渣子就是水饺,搓就是吃的意思。大尚庄是洪凝镇的一个村庄,在从前的时候,庄里特别的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包饺子,并且只能用一半的粗面(粗粮用石磨碾的面,颗粒大,面质比较粗)和一半的细面(小麦用石磨碾的面,颗粒小,面质极为精细)来混合揉面,擀饺子皮。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小孩子就只挑饺子的细面部分吃掉,妈妈生气的对孩子说:“不许挑拣,挨着搓!”就是让孩子们一个一个的吃完,不准挑着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