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现状及思考以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为例(附件)

随着自闭症患者的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自闭症问题的研究从科学研究领域转向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不足以容纳自闭症患者,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担落到了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身上,因此重视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发展现状意义深远。通过对淮安市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的调查研究发现,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存在师资不足、环境拥挤、资金匮乏、专业化低等问题,对此机构应该加强学习交流,教师提升自我素质,政府建立健全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企业联合组织公益活动,扩大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影响,帮助自闭症患者及家庭解决问题,促进自闭症康复机构更好的发展。关键词 自闭症,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目 录
1 引言1
2 民办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现状2
2.1 机构总体情况介绍2
2.2 机构内部组织结构3
2.3 机构内部自我发展4
2.4 机构场地资金运作5
2.5 机构外部生存环境5
3 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
3.1 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存在的问题7
3.2 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8
4 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良性发展的对策9
4.1 机构加强学习交流,提升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9
4.2 机构教师提升自我素质,重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10
4.3 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11
4.4 企业联合组织公益活动,扩大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影响11
结论 13
致谢 14
注释 15参考文献16
1 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的,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的症状是分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以及行为方式刻[1]。?自闭症在早期是作为一种症候群,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对外界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有较强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自闭症”(Autism)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的,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的症状是分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以及行为方式刻[1]。?自闭症在早期是作为一种症候群,其具体症状因人而异。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沉浸在自已的世界中,对外界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有较强的社会交往障碍,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有些还有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2]。
目前我国自闭症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0-14岁儿童患儿的数量超过200万。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不断上升,且男性的发病率远远要高于女性,比率大约在4:1或5:1。据中国残联康复部处长韩纪斌介绍,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首次将儿童自闭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该调查显示,中国0至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0.11%,其中典型的自闭症约占37%,约为4.1万人;如果加上不典型的自闭症,则占到儿童精神残疾的七成[3]。在我国,由于公众缺乏基本认知、带有传统的偏见、未能建立其专业的支持系统和教育体系,自闭症患者仍被排斥在正常生活之外,被误解为智障、低能、聋哑等,连争取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也比较困难。???
自闭症的诊出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必然会造成很多家庭的灾难,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服务进行治疗,更需要专业的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自自闭症康复治疗的手段引入我国以来,国内许多城市开始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以自闭症康复为主的训练机构,这些机构有的是政府出资兴办的,其中较大部分是民营机构,它们推动着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的稳健发展。随着自闭症患者的逐日增多,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发展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社会各阶层的重视。
本文在吸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淮安市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为例,针对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运营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机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重点探讨。由点及面,与实际相结合,主要从机构设置、机构的管理者、机构的师资团队、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及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度这几个方面来论述,通过机构内部机制设置的内因和机构外部社会环境的外因的分析,了解机构发展的现状,从而引申到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两大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查找国内外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研究资料,阅读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自闭症领域的报刊文献,力争使本研究具有更深厚的理论支撑。通过实地观察、参与式观察等方式,进入淮安市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实习,了解自闭症儿童所处环境并做到熟悉其背景,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便于调查。
2 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现状
2.1 机构总体情况介绍
在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才从最近20年开始,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且都属于私立机构。这样的机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特殊儿童家长自己创建的。当中国针对孤独症的特殊教育领域是一片空白时,北京市“星星雨”是我国第一家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民办教育机构。当“星星雨”在1993年成立的时候,中国仅有3名权威医生诊断过孤独症。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没有一家能够给孤独症儿童提供专门的服务以及相关信息。 在国内比较早期的比如北京市“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山东省青岛市“以琳特教幼儿园”都是如此,创办人就是法人,而有些机构的法人隶属于残联。发展迅速的机构,如上述两个机构,拥有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的行为分析师,组建了由国内外自闭症教育领域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儿童训练与家长辅导,以追求最好的康复效果。
淮安市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有三家,分别是与光同行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彩虹雨自闭症康复中心、小天使儿童康复中心。淮安彩虹雨自闭症康复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本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专业大学生全力创办的自闭症、智力、语言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政府定点康复机构。淮安市淮安区小天使儿童康复中心于2007年3月成立。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中心开展了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对各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展服务。调查对象选取的是淮安市清河区与光同行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这是由自闭症儿童家长朱雪梅女士于2008年开始创办,经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盈利性民办社会服务机构,规模是50—99人。中心重视特殊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成长。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差异,设计课程,开展全天或半日制的教学活动。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助人自助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模式,以专业的教学为生存之本,配备完善的高素质服务体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以个别化、集体课和融合教学的教育理念,把孩子的康复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在淮安市吸引了很多自闭症家庭前来治疗。
2.2 机构内部组织结构
对于成熟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一般来说完整的人员组织架构是这样的。最高级别:督导(1-3人)如果是超过50人的机构资历最少需要5-7年,组长(3-10人不等)资历3-5年,教师数量和资历不等。在我国,只有发展较为成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