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现状及其培育研究以工农兵社区为例(附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研究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现状,主要从社区依恋度、社区满意度、社区参与度和社区社会关系这四个维度对淮安市工农兵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居民对社区有较强的依恋度和满意度,但是对社区管理缺乏认同,社区参与度较低,社区社会关系较弱。针对当前社区归属感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加强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培育青年居民社区参与意识、加强社区组织自治功能等途径来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特别是要注意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方法介入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关键词 物业型社区,社区归属感,现状,培育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设计1
2.1 核心概念1
2.2 调查指标2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2
3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现状4
3.1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整体状况4
3.2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具体状况5
3.3 小结8
4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影响因素9
4.1 性别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9
4.2 年龄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9
4.3 学历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10
4.4 月收入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11
4.5 居住年限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11
4.6 小结12
5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培育研究12
5.1 加强社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12
5.2 培养青年居民社区参与意识13
5.3 加强社区组织自治建设13
5.4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14
结论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 调查量表 21
1 引言
依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城镇总人口数达到6.65亿人,城市化率约为67.4%。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城市政治经济体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5.4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14
结论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 调查量表 21
1 引言
依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城镇总人口数达到6.65亿人,城市化率约为67.4%。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适应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社区这一基层组织形式开始兴起并蓬勃发展,其中现代物业型社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是,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自身发展中的弊端,社区建设往往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需求。现代社区建设不仅仅只是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设施这些外在的有形建设,更应该注重居民的社区情感、社区依恋和社区认同这一系列无形的社区意识的培育。
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人为构建的过程,社区居民大都经历了一个从互不相识到产生交集的过程,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居住利益,并通过社会交往和互动而日渐熟悉,逐渐对所生活的区域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一定的社区归属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要求不断增多,居民的社区参与度严重不足,社区人际关系愈加疏离,部分学者认为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已经消弱,甚至消亡。
本研究以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在整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区当前的发展状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居民社区归属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培育居民社区归属感的路径,这对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重建和发展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
现代物业型社区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区类型,它是将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相结合,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这种类型的社区布局合理、外观讲究、交通便捷、设施健全,社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居住时间长短不一,居民类型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向物业缴纳物业费的方式获得物业管理服务。
社区归属感是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喜爱和依恋,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其周围邻里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解释为居民愿意长期居住在一个社区内,并愿意为这个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归属感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居民社区生活的重要因素,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精神归属。社区建设不仅是要建设良好的卫生、治安、管理环境,更是要追求一种“家”的归属情感,这种新型的情感关系,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理需要,也能提供精神需求服务,为居民创造优质的充满归属感的社区环境。
2.2 调查指标
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单菁菁主要从社区居民的社会地位、居住时间、社区参与度、社会关系、社区满意度以及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这些方面探讨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原因。[1]丘海雄认为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是居住年限、人际关系、社区满意度、社区活动参与等方面。[2]因此,在对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的调查中,依据单菁菁和丘海雄等国内学者的观点,并结合个人的实际理解,编制“现代物业型社区居民归属感调查问卷”,整份问卷主要包括社区依恋度、社区满意度、社区参与度以及社区社会关系这四个一级指标,各个一级指标下分别设计了4、6、4、6道具体问题,一共20道问题,综合反映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各个方面。在计分方式上,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的计分方式,分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五个答题选项,分别赋值为1-5分,使用数值量化社区归属感的强度,分值越高表明社区归属感越低。
表1 调查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社区依恋度
社区满意度
社区参与度
社区社会关系

二级指标
愿意住在社区
适合生活的地方
对社区感到自豪
搬离会感到遗憾
对环境卫生满意
对社区治安满意
对文体娱乐满意
对社区组织满意
对物业管理满意
对居住条件满意
对社区事务感兴趣
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经常参加社区活动
经常向社区提建议
愿意帮助邻居
认识大部分邻居
主动向社区求助
遇到邻居会打招呼
社区居民很是亲切
搬走会舍不得邻居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基于现代物业型社区的基本情况,本课题选择了江苏省淮安市工农兵社区作为基础研究对象,对工农兵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工农兵社区位于淮安市清河区东部老城区,地处淮海中心商业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居民密集,设施完善,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收入、职业结构各色各样,人员复杂,除去大部分的回迁户外,还有部分外来人口,社区内设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