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木兰与牛素云的三观”比较(附件)
摘 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所写的一部文学巨著。姚木兰与牛素云作为《京华烟云》中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在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位主人公家境相似,又先后嫁入曾家,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两人的家庭文化观念、价值追求不同,最终导致了她们不同的人生境遇。本文将从她们对待名利的态度、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的人生追求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并试图探究导致两者三观不同的原因。
目 录
引 言 1
1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 2
1.1 姚木兰:淡泊名利 2
1.2 牛素云:唯利是图 3
2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 5
2.1 姚木兰:平静对待自己的婚姻 5
2.2 牛素云:对婚姻反抗和不满 6
3 姚木兰与牛素云在国家危难之际的不同人生追求 8
3.1 姚木兰:舍弃小我,追求民族大义 8
3.2 牛素云:从追求个人小利到自我觉醒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京华烟云》这部小说主要描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曾、姚、牛三大家族的风云变幻。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因为在一次逃难时被曾家所救,为报恩不得不嫁给曾家三少爷,而未能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心上人孔立夫结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木兰生性洒脱、不拘小节、随性而行,即使结了婚,也没有受到婚姻的羁绊,反而通过自己圆滑聪慧的处事之道将婚姻生活过得更加圆满幸福。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新旧思想交替之际的社会变革,对道家思想也进行了宣扬与传播。
《京华烟云》是二十世纪以来,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并将东西方的价值观相结合的小说,同时它也是林语堂先生这一生中写过的最为满意、最为出名的一部小说。其地位几乎可与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相提并论。《红楼梦》描写了大观园内的风云变幻,而《京华烟云》则描绘了王庭后院的风云变幻。《京华烟云》为西方社会介绍了中国的社会变动,书中包含了大量社会事实,在文学上的贡献极其重大。林语堂先生不论是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性格、语言、行为,还是穿着打扮上,都加以浓墨重彩地刻画,使得人物形象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满而丰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十分深入微妙[1]P34。在描写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上, 更是将其描写的犹如身临其境,令人惊叹不已。尤其小说刻画的一些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不禁要细细揣摩和品读。
本篇文章选取了小说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形象,用一反常理的“三观说”对她们价值观、婚恋观、人生观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了解作者林语堂先生创作的意图。
1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
姚木兰出生于北京有名的商贾之家,牛素云出生于官场之家。两家都是富贵之家,且两人同为势力显赫的曾家儿媳。她们所拥有的地位是相似的,可以说她们的起点是相同的。可是在相同的起点下,一个淡泊名利,而另一个则唯利是图。
1.1 姚木兰:淡泊名利
姚木兰淡泊名利的态度与其父姚思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姚思安作为道家思想传承者,其待人接物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超脱。从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例如第一章在逃难之时姚思安没有带上宝贵的青铜器、玉器之类的价值不菲的家藏,而是将其埋于院子里的一棵枣树之下。当木兰问起他这样做的原因时,他则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若不是命定的主人掘起来那些宝物,他只能得到几缸水而已。”[1]P22再比如将家庭的生意交给冯舅爷打理,对待无价之宝甲骨文,可以轻松地作为木兰的陪嫁,木兰的母亲去世之后,姚思安穿上粗布长衫,置万贯家财于不理,出去远游。
姚思安的这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姚木兰。虽然其身处于富贵之家,但是却没有丝毫的贪欲。比如在其出嫁之时,父亲为其准备了大量的嫁妆,她没有像寻常人一样去大肆炫耀,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嫁入曾家后,素云以死要挟提出分家,曾老爷逼不得已只好同意。木兰对于分家,也没有去抢夺一分一厘。立夫入狱,为了使立夫在狱中不受欺负,她将自己的珍珠拿出来去贿赂典狱长。她说:“珠宝算不了什么,且没有用处。”[1]P452从以上的这些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将钱财置于身外之人。父亲常常教导她:“内衣清白,外穿布衣,也胜似内衣污秽,外罩绸袍。”[1]P260正因为受其父亲影响,姚木兰对待名利的态度更多是淡薄。有一次她开玩笑地对锦儿说:“有一天,我们或与会穷得没有钱。他(荪亚)就做船夫,我就做船娘。”[1]P261从这些玩笑的话语中就透露出她对名利的态度。宁愿隐居山林过着远离功名利禄的生活,也不愿在高官厚禄的荫蔽之下限制了自己和家人的自由。她看出丈夫厌恶官场,她便劝诫丈夫荪亚放弃从政,心甘情愿与他一起整日粗茶淡饭、紧衣缩食地过苦日子。去追求生命中的平静,回归生命的自然。
姚木兰的这种淡薄名利的坦然,其原因主要是父亲道家思想的教诲,也是作者林语堂的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最快乐的人应是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经济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事情,在社会有点名誉,可是不太著名。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当一个人的名字半隐半显,经济充足、生活颇为逍遥自在的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快乐的。”姚木兰富贵之时不浪费,简朴岁月寻快乐。生活在富贵之家却淡薄名利,这种观念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1.2 牛素云:唯利是图
牛家的二小姐,后来嫁入曾家的牛素云是小说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她对待名利的态度与姚木兰恰恰相反。
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家庭的影响。牛素云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娇生惯养,身上避免不了有一些官宦之家的大小姐脾气,牛素云的母亲姓马,外号“马祖婆”,在《京华烟云》中是个精明能干、野心极大的女人,她指导自己的丈夫如何玩弄权术,一步步走上加官进爵的道路。牛素云的父亲外号“牛财神”。牛氏兄弟无恶不作,可以说虽是官宦富贵之家,但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当时京城的茶肆酒楼流传着这样的段子:“黄牛扁蹄,白马嘚嘚,牛马齐轭,百姓别活。”[2]P25由歌谣可以看出,牛素云的父亲为官贪腐。在对待功名方面更多是唯利是图,争权夺利。生活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的牛素云自然沾染了家庭中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气。她对待钱财更是贪婪。
在第二十一章中素云看到木兰的嫁妆以及成亲的排场时,她的心里就心生嫉妒。木兰的嫁妆胜过了她的。于是,她对曾太太他们说:“咱们的运气不错。也许咱们不但把姚家的小姐娶过来,姚家半分家儿也落到咱们手里了。”[1]P231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她对钱财的贪图。她的眼里只有钱财,而对于其他人她都不在乎。再比如为了分家不惜以死相逼从而争夺自己的钱财。这种种都可以看出牛素云对钱财和地位贪恋的本性。姚木兰说“人的命运不是在于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在于选择之后,如何去面对和走这条路。”[3]P47,开始时牛素云只是小算计,后来在牛似道出事后,牛家状况每况愈下,牛素云更是不顾一切,与高级妓女莺莺鬼混,倒卖股票,追欢贪利,自甘堕落,她看到莺莺花钱如流水时她很羡慕,以至于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巴结权贵。后来更是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替日本人走私贩毒,成了恶名昭著的“白面皇后”。
目 录
引 言 1
1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 2
1.1 姚木兰:淡泊名利 2
1.2 牛素云:唯利是图 3
2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 5
2.1 姚木兰:平静对待自己的婚姻 5
2.2 牛素云:对婚姻反抗和不满 6
3 姚木兰与牛素云在国家危难之际的不同人生追求 8
3.1 姚木兰:舍弃小我,追求民族大义 8
3.2 牛素云:从追求个人小利到自我觉醒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京华烟云》这部小说主要描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曾、姚、牛三大家族的风云变幻。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因为在一次逃难时被曾家所救,为报恩不得不嫁给曾家三少爷,而未能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心上人孔立夫结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木兰生性洒脱、不拘小节、随性而行,即使结了婚,也没有受到婚姻的羁绊,反而通过自己圆滑聪慧的处事之道将婚姻生活过得更加圆满幸福。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新旧思想交替之际的社会变革,对道家思想也进行了宣扬与传播。
《京华烟云》是二十世纪以来,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并将东西方的价值观相结合的小说,同时它也是林语堂先生这一生中写过的最为满意、最为出名的一部小说。其地位几乎可与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相提并论。《红楼梦》描写了大观园内的风云变幻,而《京华烟云》则描绘了王庭后院的风云变幻。《京华烟云》为西方社会介绍了中国的社会变动,书中包含了大量社会事实,在文学上的贡献极其重大。林语堂先生不论是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性格、语言、行为,还是穿着打扮上,都加以浓墨重彩地刻画,使得人物形象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满而丰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十分深入微妙[1]P34。在描写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上, 更是将其描写的犹如身临其境,令人惊叹不已。尤其小说刻画的一些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不禁要细细揣摩和品读。
本篇文章选取了小说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形象,用一反常理的“三观说”对她们价值观、婚恋观、人生观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了解作者林语堂先生创作的意图。
1 姚木兰与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
姚木兰出生于北京有名的商贾之家,牛素云出生于官场之家。两家都是富贵之家,且两人同为势力显赫的曾家儿媳。她们所拥有的地位是相似的,可以说她们的起点是相同的。可是在相同的起点下,一个淡泊名利,而另一个则唯利是图。
1.1 姚木兰:淡泊名利
姚木兰淡泊名利的态度与其父姚思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姚思安作为道家思想传承者,其待人接物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超脱。从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例如第一章在逃难之时姚思安没有带上宝贵的青铜器、玉器之类的价值不菲的家藏,而是将其埋于院子里的一棵枣树之下。当木兰问起他这样做的原因时,他则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若不是命定的主人掘起来那些宝物,他只能得到几缸水而已。”[1]P22再比如将家庭的生意交给冯舅爷打理,对待无价之宝甲骨文,可以轻松地作为木兰的陪嫁,木兰的母亲去世之后,姚思安穿上粗布长衫,置万贯家财于不理,出去远游。
姚思安的这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姚木兰。虽然其身处于富贵之家,但是却没有丝毫的贪欲。比如在其出嫁之时,父亲为其准备了大量的嫁妆,她没有像寻常人一样去大肆炫耀,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嫁入曾家后,素云以死要挟提出分家,曾老爷逼不得已只好同意。木兰对于分家,也没有去抢夺一分一厘。立夫入狱,为了使立夫在狱中不受欺负,她将自己的珍珠拿出来去贿赂典狱长。她说:“珠宝算不了什么,且没有用处。”[1]P452从以上的这些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将钱财置于身外之人。父亲常常教导她:“内衣清白,外穿布衣,也胜似内衣污秽,外罩绸袍。”[1]P260正因为受其父亲影响,姚木兰对待名利的态度更多是淡薄。有一次她开玩笑地对锦儿说:“有一天,我们或与会穷得没有钱。他(荪亚)就做船夫,我就做船娘。”[1]P261从这些玩笑的话语中就透露出她对名利的态度。宁愿隐居山林过着远离功名利禄的生活,也不愿在高官厚禄的荫蔽之下限制了自己和家人的自由。她看出丈夫厌恶官场,她便劝诫丈夫荪亚放弃从政,心甘情愿与他一起整日粗茶淡饭、紧衣缩食地过苦日子。去追求生命中的平静,回归生命的自然。
姚木兰的这种淡薄名利的坦然,其原因主要是父亲道家思想的教诲,也是作者林语堂的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最快乐的人应是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经济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事情,在社会有点名誉,可是不太著名。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当一个人的名字半隐半显,经济充足、生活颇为逍遥自在的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快乐的。”姚木兰富贵之时不浪费,简朴岁月寻快乐。生活在富贵之家却淡薄名利,这种观念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1.2 牛素云:唯利是图
牛家的二小姐,后来嫁入曾家的牛素云是小说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她对待名利的态度与姚木兰恰恰相反。
牛素云对待名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家庭的影响。牛素云出身官宦人家,自小娇生惯养,身上避免不了有一些官宦之家的大小姐脾气,牛素云的母亲姓马,外号“马祖婆”,在《京华烟云》中是个精明能干、野心极大的女人,她指导自己的丈夫如何玩弄权术,一步步走上加官进爵的道路。牛素云的父亲外号“牛财神”。牛氏兄弟无恶不作,可以说虽是官宦富贵之家,但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当时京城的茶肆酒楼流传着这样的段子:“黄牛扁蹄,白马嘚嘚,牛马齐轭,百姓别活。”[2]P25由歌谣可以看出,牛素云的父亲为官贪腐。在对待功名方面更多是唯利是图,争权夺利。生活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的牛素云自然沾染了家庭中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气。她对待钱财更是贪婪。
在第二十一章中素云看到木兰的嫁妆以及成亲的排场时,她的心里就心生嫉妒。木兰的嫁妆胜过了她的。于是,她对曾太太他们说:“咱们的运气不错。也许咱们不但把姚家的小姐娶过来,姚家半分家儿也落到咱们手里了。”[1]P231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她对钱财的贪图。她的眼里只有钱财,而对于其他人她都不在乎。再比如为了分家不惜以死相逼从而争夺自己的钱财。这种种都可以看出牛素云对钱财和地位贪恋的本性。姚木兰说“人的命运不是在于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在于选择之后,如何去面对和走这条路。”[3]P47,开始时牛素云只是小算计,后来在牛似道出事后,牛家状况每况愈下,牛素云更是不顾一切,与高级妓女莺莺鬼混,倒卖股票,追欢贪利,自甘堕落,她看到莺莺花钱如流水时她很羡慕,以至于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巴结权贵。后来更是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替日本人走私贩毒,成了恶名昭著的“白面皇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