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考(附件)【字数:9347】
指导教师 施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参”字的音义对应关系,基本从四个部分探索第一部分为参字的起源与它的多种不同的字形以及义项;第二部分从韵部角度对“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进行讨论;第三部分着重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参”字条的修正;第四部分根据修正的结果绘制词义引申图并对其进行阐述。
目 录
导言 1
一 “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 2
(一)“参”的不同字形及其本义说明 2
(二)义项的确定 3
二 《广韵》、《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讨论 6
(一)《广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 6
(二)《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 6
三 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参”字条的修正 7
(一)对《汉语大字典》“参”字条的修正 7
(二)对《汉语大词典》“参”字条的修正 8
四 词义引申图及其阐释 10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导言
汉语里,“参”属于多音多义字。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可以看到其中“参”涉及的读音和解释有:1.cān(參)①加入;参加。②参考。③进见;谒见。④封建时代指弹劾。⑤<书>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2.cēn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②<书>大约;几乎。③<书>差错;蹉跎。3.shēn①人参、党参等的统称。通常指人参。②二十八宿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由于其职责所限,也只是将现代汉语中“参”的几种常用音义简单、概括地罗列出来,其全部内涵实际上远不止上述几项。
以义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义,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参”是多音多义字,在运用过程中意义也产生了交叉,给阅读理解带来不便。《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是权威性很高的汉语工具书,但对“参”字条的音义解释得并不太完备。在实际语文学习中,很多人在碰到文中的“参”字时究竟该读什么音,该怎么解释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因此本人觉得有必要对“参”字条的音义对应关系进行专题研究,希望为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辞书更好地处理多音多义字提供参考。
本文以“参”的音义对应关系为主要论题,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第二部分、《广韵》、《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讨论;第三部分、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参”字条的修正;第四部分、根据修正的结果绘制词义引申图并对其进行阐述。而具体的论述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一)在深层次上理清“参”的义项和各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二)从韵部角度考证、辨析“参”的正确用法;(三)针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参”的释义、布列、分合等方面存在的误释字义、解释不明、漏失义项等缺失提出修正、完善的建议。(四)根据梳理出的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绘制树形结构图,准确、具体、全面地理解掌握“参”的内涵。
一 “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
(一)“参”的不同字形及其本义说明
本人本着“就形以识其字,循音以通其读”的原则,对“参”字的字形进行研究分析并发现相关工作者早就在已辨认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参”字(图一)。
/
图一 刻有“参”字的甲片
这些甲片所刻写的“参”是象形字,属于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像极了人参的地上部分,且还长着三个人参果,带有人参的明显特征。下半部分像人参的根茎、主根和侧根,就是入药部位,非常形象。“参”字下部,就像是一个四肢具备的“人”跪在那里。这是人参最形象、最有科学价值的真实记录。
“参”的不同字形(据《汉语大字典》):
/
图二 《汉语大字典》中“参”的不同字形
在金文里,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近。我们从图二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在西周早期的参父乙盉上的“参”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该字是上下结构,上部分画的像三个“人参果”,下部分像人形,且长有须根。因此,“参”是个象形字是可以肯定的。
西周中期卫鼎上的“参”字,其形体与西周早期父乙盉上的“参”字“母型”相似。“参”字消除一横,但地上部分的人参茎和果都还在,特殊的地方就是人参的前面多了“三撇”,代表人参根系生长有许多的侧根和须根,古人就以“三”为多数。
西周晚期盠方彝上的“参”字类似于西周早期父乙盉上的“参”字,而西周晚期克鼎上的“参”字又类似于西周中期卫鼎上的“参”字,都是在保留人参地上部分最大特征的基础上,在字形上发生若干变化。及至战国时代,参字的字形与现代繁体字的“参”相当接近,通用简化的“参”字,也保留着象形字的特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曑,商星也。从晶,?声。参,曑或省。”“曑”是天上黄道二十八宿中三颗星连接组成的“曑宿”名,从字形上看,有三星(晶),中间有“人”,下面再加“彡(三)”。
图三 參宿
众所周知,古代的动物名、植物名以及一些物名很大部分都是象形字。天上的星名绝大多数是地上的动植物名和人名等。换言之就是先有地上的一些人名和物名,而后才有天上的星名。因此,本人认为,“参”字首先是地上植物人参的“参”字,后来才是“參星”的“参”字,而后者的“参”字,等同于“叁”。由此可见,“参”本义指人参,作名词;引申义为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可作量词,解释为“三”。
(二)义项的确定
按照汉字研究的一贯原则和方法,我仔细翻阅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这两本辞书中关于“参”的释义。
《汉语大字典》“参”字条的释义如下: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宿。有星七颗。2人参、党参等的总称。通常指人参。3海参。4姓。
sān
目 录
导言 1
一 “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 2
(一)“参”的不同字形及其本义说明 2
(二)义项的确定 3
二 《广韵》、《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讨论 6
(一)《广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 6
(二)《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 6
三 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参”字条的修正 7
(一)对《汉语大字典》“参”字条的修正 7
(二)对《汉语大词典》“参”字条的修正 8
四 词义引申图及其阐释 10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导言
汉语里,“参”属于多音多义字。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可以看到其中“参”涉及的读音和解释有:1.cān(參)①加入;参加。②参考。③进见;谒见。④封建时代指弹劾。⑤<书>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2.cēn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②<书>大约;几乎。③<书>差错;蹉跎。3.shēn①人参、党参等的统称。通常指人参。②二十八宿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由于其职责所限,也只是将现代汉语中“参”的几种常用音义简单、概括地罗列出来,其全部内涵实际上远不止上述几项。
以义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义,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参”是多音多义字,在运用过程中意义也产生了交叉,给阅读理解带来不便。《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是权威性很高的汉语工具书,但对“参”字条的音义解释得并不太完备。在实际语文学习中,很多人在碰到文中的“参”字时究竟该读什么音,该怎么解释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因此本人觉得有必要对“参”字条的音义对应关系进行专题研究,希望为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辞书更好地处理多音多义字提供参考。
本文以“参”的音义对应关系为主要论题,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第二部分、《广韵》、《集韵》中“参”的音义对应关系讨论;第三部分、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参”字条的修正;第四部分、根据修正的结果绘制词义引申图并对其进行阐述。而具体的论述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一)在深层次上理清“参”的义项和各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二)从韵部角度考证、辨析“参”的正确用法;(三)针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参”的释义、布列、分合等方面存在的误释字义、解释不明、漏失义项等缺失提出修正、完善的建议。(四)根据梳理出的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绘制树形结构图,准确、具体、全面地理解掌握“参”的内涵。
一 “参”的义项确定与排序
(一)“参”的不同字形及其本义说明
本人本着“就形以识其字,循音以通其读”的原则,对“参”字的字形进行研究分析并发现相关工作者早就在已辨认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参”字(图一)。
/
图一 刻有“参”字的甲片
这些甲片所刻写的“参”是象形字,属于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像极了人参的地上部分,且还长着三个人参果,带有人参的明显特征。下半部分像人参的根茎、主根和侧根,就是入药部位,非常形象。“参”字下部,就像是一个四肢具备的“人”跪在那里。这是人参最形象、最有科学价值的真实记录。
“参”的不同字形(据《汉语大字典》):
/
图二 《汉语大字典》中“参”的不同字形
在金文里,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近。我们从图二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在西周早期的参父乙盉上的“参”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该字是上下结构,上部分画的像三个“人参果”,下部分像人形,且长有须根。因此,“参”是个象形字是可以肯定的。
西周中期卫鼎上的“参”字,其形体与西周早期父乙盉上的“参”字“母型”相似。“参”字消除一横,但地上部分的人参茎和果都还在,特殊的地方就是人参的前面多了“三撇”,代表人参根系生长有许多的侧根和须根,古人就以“三”为多数。
西周晚期盠方彝上的“参”字类似于西周早期父乙盉上的“参”字,而西周晚期克鼎上的“参”字又类似于西周中期卫鼎上的“参”字,都是在保留人参地上部分最大特征的基础上,在字形上发生若干变化。及至战国时代,参字的字形与现代繁体字的“参”相当接近,通用简化的“参”字,也保留着象形字的特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曑,商星也。从晶,?声。参,曑或省。”“曑”是天上黄道二十八宿中三颗星连接组成的“曑宿”名,从字形上看,有三星(晶),中间有“人”,下面再加“彡(三)”。
图三 參宿
众所周知,古代的动物名、植物名以及一些物名很大部分都是象形字。天上的星名绝大多数是地上的动植物名和人名等。换言之就是先有地上的一些人名和物名,而后才有天上的星名。因此,本人认为,“参”字首先是地上植物人参的“参”字,后来才是“參星”的“参”字,而后者的“参”字,等同于“叁”。由此可见,“参”本义指人参,作名词;引申义为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可作量词,解释为“三”。
(二)义项的确定
按照汉字研究的一贯原则和方法,我仔细翻阅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这两本辞书中关于“参”的释义。
《汉语大字典》“参”字条的释义如下:
shēn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宿。有星七颗。2人参、党参等的总称。通常指人参。3海参。4姓。
sā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