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与右”不对称研究(附件)

摘 要“左”、“右”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对反义词。本文以《辞源》《辞海》中含“左”与“右”的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古今对比的角度去探寻以“左”、“右”为构词语素的演变与成词原因。分析其在词汇、语义等方面的对称与不对称性并探究造成不对称的原因。力求填补“左”、“右”不对称研究的空白。
Keywords:left; right; asymmetry; symmetry; asymmetr 目 录
引言 1
1 “左”与“右”对称的现象 3
1.1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现象 3
1.2古代汉语中的对称现象 4
2 “左”与“右”不对称的现象 5
2.1“左”与“右”与同一语素组合 5
2.1.1“左”多于“右”的情况 5
2.1.2“右”多与“左”的情况 6
2.2 “左”与“右”与不同语素的组合 7
2.2.1受空间位置及与之搭配的语素的影响 7
2.2.2受等级观念的影响 8
2.2.3受方位意义上的特指的影响 11
2.2.4其他 11
3 “左”“右”不对称原因 12
3.1内部原因 12
3.2外部原因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经过调查发现在国家语委语料库中“左”的出现频率是0.99%,“右”的出现的频率是0.70%。在《辞源》[1]中“左”有83个词“右”有51个,“左”、“右”不对称现象很明显。本文将研究“左”、“右”在词义、语义方面的对称与不对称性并具体分析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原因。
本文借鉴了唐秋艳对方位词“上”、“下”的研究方法[2]对“左”、“右”不对称的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
“左”、“右”二词语义丰富,用法复杂,尤其是在古汉语中。经过对《辞海》《现代汉语》中以“左”、“右”为语素所构成词语的整理和归类,发现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同一种语素搭配的“左”、“右”;另一类是不同语素搭配的“左”、“右”。
“左”与“右”的语源义:
“左”会意字;左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左,手相左助也。从????工。凡左之署皆从左。则个切。从????从工,‘左手帮助工作’,因‘????’为‘左手’,故左从????;又因‘工’有‘工作’义,故左又从工并会意;字头形体由小篆演变来。”[3]
“右”会意、形声字;从口又(yòu)声,在《说文解字》中的意义为:“右,助也。从口,从又。于救切。指‘手口相助’,因‘又’由‘手’义。故右从又声并会意;当手不足以应对时,便借助于口,故右又从口;小篆形体由金文演变来;字头形体由小篆演变来。”[3]
“左”、“右”的各个义项:
“左”“右”原本是一对方位词,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做出反应时用来特指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而使这个词产生了新义,于是出现了派生词。“左”、“右”的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种。左:①本义指“帮助”,这个本义被“佐”所取代;②假借指“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左边 左耳 左方 左肋 左转;③假借指“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 山左;④假借指“附近”:左近 左邻右舍;⑤又假借指“偏,邪,不正常”:左脾气 左性子;⑥还假借指“错,不对头”:说左了 想左了;⑦由上文引申指“相反”:意见相左;⑧又假借指“进步的,革命的”:左联 左派 左倾 极左。⑨姓氏。[4]P1041
右:①本义指“帮助”,这个本义被后起的“佑”取代;②假借指“方位(与‘左’相对)”:右边 右耳 右侧 右首 往右;③又假借指“政治上属于保守的,反动的”:右派 右倾 极右势力;④还假借指“西”:江西 山西;⑤再假借指“位置在高处的或等级、品质高的”:无出其右。[4]P930
词语意义为我们研究“左”、“右”不对称性提供依据,使我们能对“左”、“右”的各个义项有所了解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词义下进行分类,分类后的词语则更有助于我们分析“左”、“右”的不对称性。
1 “左”与“右”对称的现象
本章主要考察“左”、“右”在词语层面的对称现象,沈家煊在《不对称标记论》中写道对称现象是“凡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就是‘对称’,例如:人的面部器官左右两边分布基本对应,因此是对称的。”[5]经过查找,在国家语委语料库和《辞源》《辞海》中找到了“左X”词语223个,“右X”词语186个。
1.1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现象
左手——右手 左边——右边 左脚——右脚 左腿——右腿 左侧——右侧 左翼——右翼 左派——右派 左方——右方 左倾——右倾 左臂——右臂 左面——右面 左瞧——右瞧左眼——右眼 左肩——右肩 左上——右上 左岸——右岸 左胸——右胸 左角——右角 左耳——右耳 左膝——右膝 左足——右足 左行——右行 左首——右首 左下——右下左转——右转 左肘——右肘 左后——右后 左袖——右袖 左拐——右拐 左脸——右脸 左图——右图 左腕——右腕 左移——右移 左拳——右拳 左左——右右 左等——右等左门——右门 左旁——右旁 向左——向右 左端——右端 左看——右看 左江——右江 左路——右路 左舷——右舷 左后——右后 左前——右前 左卫——右卫 山左——山右 中左——中右 往左——往右 偏左——偏右 靠左——靠右 极左——极右 向左——向右
上列词均来自于《汉字详解字典》[6]。根据以上列举出的词语可以看出“左”、“右”对称现象多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其意义形式都相对。我们可以按照词语的特点分为两类。
1.抽象类名词
这组词多是“左”、“右”与名词相搭配的情况,如下:左面—右面;左边—右边;左侧—右侧。“左”、“右”在空间位置上是相对于中轴线而言的,位于左或位于右,两个义项是相对的,方位词“左边”和“右边”、“左侧”和“右侧”构词形式意义都是对称的。
与动词搭配下有:左转—右转;左拐—右拐;靠左—靠右;左瞧—右瞧。相对于中轴线而言物体运动趋势不是向左就是向右,两两相对。
2.具体事物类名词
与人体器官搭配下有:左手—右手;左眼—右眼等。人体的左和右以脊椎为中轴线是对称的,此类词不仅在基本义上相对称,而且其引申义和比喻义都相对称。
与其他名词搭配下有:左翼—右翼;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左派”“右派”,举行会议时,保王党都坐在会场的右侧。革命党人都坐在会场的左侧。因此,逐渐的派生出来了“左派”和“右派”两词。如:“但是,他们既要反革命,‘左派’的伪装总是掩盖不住右派的面目。”[7]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们反革命的积极性掩盖不了他们原本保守化的思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7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