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以查家湾农村为例(附件)

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提出的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本研究通过对查家湾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与障碍。结果显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政府监管不力等主客观因素导致了查家湾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于此,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立法、规范农村环境管理等途径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关键词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对策建议目 录
1 引言1
2 概念厘定2
2.1 美丽乡村2
2.2 生态环境2
3 查家湾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3
3.1 选点依据与查家湾概况3
3.2 查家湾村生态环境的现状3
4 查家湾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6
4.1 客观方面的原因6
4.2 主观方面的原因7
5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9
5.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9
5.2 转变农业生产方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9
5.3 加强立法,规范农村环境管理10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农村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为90亿吨,生活垃圾约为2.8亿吨,绝大多数未得到治理;禽畜粪便每年总排放量约为30亿吨,绝大多数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江河:产生秸秆约6.8亿吨,未能合理利用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1],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我国领导人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接排入江河:产生秸秆约6.8亿吨,未能合理利用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1],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我国领导人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的要求。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其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为此,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这就是要实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重视农村地区的各项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查家湾村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建设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着力打造“大美查家”。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尽显查家湾的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然而,查家湾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存在着生态植被破坏、固体废弃物污染、耕地遭到破坏等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查家湾村进行实地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深入了解查家湾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2 概念厘定
2.1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它最早是由浙江省安吉县提出的“中国美丽乡村”的战略构想,继而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切实建设环境优美、增效增收的“美丽乡村”。
对于“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学术界一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进行探索,在理论上,我国学者们从美丽乡村的内涵上进行研究,即什么样的乡村才能是美丽乡村,它的标准是什么等方面进行研究,学者们认为“美丽乡村”的“美”涵义十分丰富,就是要建设一个生态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文环境美的农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方面,我国很多地区都已实施建设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江西婺源、浙江安吉等地率先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这些模式给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从这些建设模式中可以看出,美丽乡村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将生态建设与农村的整体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对农村文化历史的尊重,对可持续发展的尊重。总之,美丽乡村的“美”不仅要展现出外在美,即自然层面上的“美”,也要包含内在美,即在社会层面上的“美”。
美丽乡村的关键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农村的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获取,而是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规划布局科学、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且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才能早日实现。
2.2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在我国出现至少已有60年时间,早在1953年,我国的生态学受前苏联的影响,出版的译著、前苏联谢尼阔夫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可以拆分为两个名词,即生态和环境,生态通常是指人类赖以生产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要与自然界联系起来,联系越密切,则表示生态文明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是人类与社会共同进步的重要标志。而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情况,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就是周围事物。人们通常会把生态和环境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可以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但也有区别,生态比较侧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多地体现出了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而环境则更强调以人类生产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因素,比如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空间、资源、条件等因素。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种又紧密相连,关系密切,所以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概念。简而言之,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等,是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东西,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来维持。
总之,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旦遭到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必将遭到毁灭,所以,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去保护。
3 查家湾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3.1 选点依据和查家湾村概括
3.1.1 选点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查家湾村顺应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兴办了大量的工厂,但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村民不合理的耕地、开山炸石等行为产生了生态植被破坏、耕地毁坏等后果,给查家湾村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随着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以及进一步的“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查家湾村也响应号召,大力建设美丽乡村,为了深入了解查家湾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产生的原因,选取了查家湾村作为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