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紧箍咒对孙悟空形象塑造的意义(附件)

摘 要 紧箍咒与孙悟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孙悟空在修成正果的路上紧箍咒起了巨大的作用。很少有人会把孙悟空本身的形象塑造和紧箍咒挂钩,导致了紧箍咒在大部分的眼里只是惩罚的体现,这样就把紧箍咒的作用简单化了,也掩盖掉了紧箍咒本身存在的真正意义。其实紧箍咒对于孙悟空本身形象塑造具有重大意义,它所体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控制孙悟空的心魔,使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接受佛的教化,帮助孙悟空抹去内心中的心魔,从而达到由妖到佛的涅槃重生,这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而紧箍咒就是促使这种境界形成的最直接工具,所以紧箍咒并不只是惩罚的代名词,从这一方面去研究和探讨紧箍咒与孙悟空具有深刻意义和巨大价值的。
目 录
1 引言 1
2 因猴生咒 2
2.1 五行山下显源头 2
2.2 “盂兰盆会”示由来 3
3 咒锁心猿 5
3.1 初锁本心控心魔 5
3.2 紧箍路上抹心魔 6
4 咒育新猴 8
4.1 涅槃重生救众生 8
4.2 修成正果咒融心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引言
孙悟空,吴承恩笔下的一个传奇神话人物,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英雄的化身,斩妖除魔,法力高深,无所不能,特别是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等这些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在之后的取经路上一样东西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心中的齐天大圣,它就是紧箍咒,它成功的在取经路上限制了孙悟空的行为,给孙悟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就是因为这个制约的作用导致大家对于紧箍咒儿的看法就和孙悟空一样,恨,因为它百般折磨孙悟空,让一个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身心疲惫,于此就忽略了紧箍咒儿的对于孙悟空形象塑造的意义,难道紧箍咒儿的出现就是为了折磨孙悟空吗?显然不是,每个东西的出现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好比金箍棒是用来降妖除魔的武器,三根毫毛是救命的稻草,那紧箍咒儿就也有它自己的价值体现,紧箍咒作为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一个惩罚工具,它所体现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就是塑造孙悟空的新形象,即“佛”的形象。取经路途最开始的时候孙悟空的形象就是齐天大圣,但是到最后他的形象已转变为斗战胜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个转变过程中紧箍咒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紧箍咒我们要从更深的角度去挖掘,把紧箍咒根本的作用体现出来,这样对于孙悟空形象塑造的来源也会是一种新的开拓和完善。
据我查阅,国内研究中就有对紧箍咒的研究,比如薛小娟在《浅析西游记中紧箍咒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中就写到了紧箍咒与孙悟空之间不平凡的关系,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紧箍咒演化成一条人成长的戒律、甚至是孙悟空成长中的自我约束的标准,此时紧箍咒已与孙悟空融为一体,成为孙悟空内省的标准的象征。从这可以看出研究者已经将紧箍咒与孙悟空的关系作出了不一样的研究,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紧箍咒看成佛门戒律,而孙悟空就是受戒之人,在孙悟空取经之路上这条戒律一直伴随着孙悟空,从而孙悟空达到自我改变。从这可以看出紧箍咒对于孙悟空有着再改造的作用。所以我也将从紧箍咒本身的来源及意义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联系起来,从紧箍咒与孙悟空之间的相遇、想抗、相融的关系透过取经之路的种种故事来解析紧箍咒对孙悟空形象塑造的意义,这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紧箍咒,也能使孙悟空与紧箍咒的关系更加具体化和深入化。
2 因猴生咒
2.1 五行山下显源头
大闹天宫,打伤天兵天将,损毁天宫宝殿,天宫中无人能降服它,是孙大圣最为得意的。《西游记》第七回中这样写道“当时众神把大圣攒在一起,却不能近身,乱嚷乱斗”。[1]P51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的孙大圣叫板神威,所向披靡,远远超越仙界能量,这显然是曾经微弱小生命一次痛快淋漓的抒情。很显然,此时的大圣已经不是仙界所能收复的,于是玉皇大帝让游奕灵官与翊圣真君去请西方如来降服此妖,这时孙悟空就与如来有了关系,也为五行山收大圣埋下伏笔。如来,西方极乐世界的“掌门人”,佛法高深。这样一位尊者,在听完孙大圣自述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1]P52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佛祖对于孙悟空是有“招安”之意。此句话中的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是佛教教徒入门基础。佛祖的寓意在于让孙大圣皈依佛门,做佛家弟子。佛门中人讲究佛缘,此时孙悟空已经有了佛缘,但却被压抑的怒火和武功的傲慢蒙蔽了心智,如来看出了时候未到,就与孙悟空打赌,书中这样写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给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1]P5这里佛祖早已暗示孙悟空修为不够,还得接受考验,经历劫数,功德圆满才能修成正果。之后便用五行山及六金字压住了孙悟空。“在小说中,对孙悟空来说,被压五行山下,度日如年的悠悠岁月,却被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毫无疑问,这五百年是其人生转变的关键一环。”[2]P10
可以看出如来有自己的用意,按照如来的法力,既然能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那就可以完全的把孙悟空就是正法,为什么只压在五行山下,而不就地正法?其实压在五行山下只是如来教化孙悟空的第一步,首先如来要从从孙悟空的身上打压孙悟空的高傲的气势,孙悟空心魔的形成就是因为自从斜月三星洞出来,神通广大,追求绝对自由,没有谁能管束。他在水帘洞过惯了自由自在、群猴追捧的“猴大王”生活,并且自己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和七十二变、筋斗云,还从东海龙宫取来的如意金棍棒,这就加深了他无比的狂妄自大的心理,在水帘洞,他 还和天下众多妖魔相交识,这样发展下去,之前只想学会长生不老之术老逃脱命数的限制的单纯心理已经慢慢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之前菩提老祖的教化不断被消解,而被妖魔同化,加上猴带有先天性的不自觉,好动,所以孙悟空一步一步不自觉的放纵自己,导致了大闹天宫的发生。“发自人的自然性的个性是一种原始野性的个性,这种原始野性未经社会文明整合之前,往往带有很大的破坏性。”[3]P 22所以如来要用五行山来隔绝孙悟空与其外界的联系,这样可以避免孙悟空继续与其他妖魔鬼怪来往,避免他再次堕落,而巍峨的五行山也限制了他自己的自由,可以达到佛家静心的作用。有句话叫“玉不琢不成器”,孙悟空在如来眼里就是一块尚未雕琢的宝玉,毕竟是女娲补天时遗落在人间的晶石,与生俱来的正气,所以如来并不简单地就地正法孙悟空。用铁丸子和铜汁来给孙悟空食用,一方面是为了惩罚孙悟空,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孙悟空忘记之前无忧无虑的生活。 所以一切在吴承恩的笔下看来都已经被佛祖安排好了,最后的“自有人救他”正是为唐僧五行山下救大圣设定了一个机会。于是,“石头缝隙间迸出来”的猴儿,便有了获得救赎的人间情债,师徒一场,正是紧箍锁大圣的感情基础。
2.2 “盂兰盆会”示由来
如来五行山收服孙悟空既然有他自己的道理,那么盂兰盆会就是对他用意的最好解答。“盂兰盆会”也成“中元节”,“盂兰盆法会”是来进行供奉佛祖和和尚,济度众生苦难,以及报谢怙恃长养慈祥之恩。盂兰会上佛祖说:“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1]P57从这里看到佛祖刻意把时间和降服大圣联系起来,结合之前佛祖说过:“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1]P55不禁让人想到佛祖暗示孙大圣灾愆日满。如此的话那就差一个机缘,文中写到如来观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需去东土寻一个善信,到西方极乐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须要一个引渡人,这时观音菩萨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1]P58后来佛祖给了菩萨五件法宝,此中就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而后佛祖言:“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听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1]P59这里可见紧箍咒儿的作用之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