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以工农兵社区为例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己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也在各地城市逐步推行。本文通过对苏北欠发达城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下的居家养老机构进行研究分析,剖析其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其他相类似的社区提供一种参考和依据,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本文第一部分阐释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含义以及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描述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第四部分分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资金的来源不足,经费短缺、服务队伍专业水平有所欠缺和服务内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第五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对策拓宽机构资金来源渠道、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提升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关键词 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目 录
1 引言1
2 社区居家养老概述1
2.1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1
2.2 社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和联系2
2.3 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区别和联系3
3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3
3.1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4
3.2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4
3.3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主体5
3.4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运作5
4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6
4.1 资金的来源不足,经费短缺6
4.2 服务队伍专业水平有所欠缺7
4.3 服务内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7
5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善的对策8
5.1 拓宽机构资金来源和渠道8
5.2 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8
5.3 建立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9
5.4 提升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9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12
附录14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断进步。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少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下降到16.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则上升为13.26%,根据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说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作为我国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正进一步加快。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条件不发达,老年保障、福利刚刚兴起的条件下到来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由于政府财政上的制约,我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养老措施来解决空前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机构养老虽然能为老人提供较好的养老服务,但大多数老年人却并不愿意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机构养老不菲的费用不是大多数老人和其子女都能够承受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在老人脑中根深蒂固,老人们认为自己老后就该在自己家中养老,接受来自子女的赡养和照顾。但是,居家养老对子女时间上的要求较高,当子女工作繁忙时,就不能很好地照顾到老人。以上两种养老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老人的养老需求,于是居家养老应运而生。居家养老被普遍认为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最佳途径。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推广试行。2001年6月,我国民政部在全国推行“星光计划”,于是,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推行社区居家养老。2002年,大连首次推出了“家庭养老院”的社区居家养老福利服务形式。上海、青海等地也在各街道建立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2015年为止,江苏省淮安市共创建一千四百余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到百分百覆盖淮安市各个社区。本文中提到的淮安市工农兵社区正是其中的一个普通社区。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北欠发达城市的一个普通社区下的居家养老机构进行研究,分析其居家养老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其他相类似的社区提供一种参考和依据,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2 社区居家养老概述
2.1 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在国外,社区居家养老一般被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英国是最早开始实行社区居家养老的福利国家。国外学者认为,所谓居家养老,就是指社区中的社团、社会组织、老年人等各方主体综合运用社区内外的资源,共同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国内学者则认为居家养老就是指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照顾等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为老人提供服务,但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社区居家养老是建立于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是一种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2.2 社区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和联系
家庭养老即子女为老人养老,老人在自己家中享受来自子女的供养。从经济来源上看,家庭养老注重的是子女的供养,强调的是养老的地点。家庭养老由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和负责生活照料,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
居家养老,是与机构养老相对应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分散的养老形式,老人与家人一起居住在自己家中,由家人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养老服务。这有助于加强老人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能满足老人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居家养老时刻关注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社会和心理的双重意义。
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分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家庭养老是相对社会养老而言的,而居家养老则是相对机构养老而言的。前者是养老模式,探讨的是谁来养老,在哪养老等问题,即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照顾和精神慰藉等;后者虽然也是养老模式,但强调是生活方式,即老人在家居住,享受子女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的养老服务。因此,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不可一概而论、混为一谈。
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历史的延伸。在现代社会,居家养老发展和完善了家庭养老模式。从含义上来看,居家养老就是指政府和社会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照顾等服务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扬弃,“居家养老是在旧有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来探索养老的新模式,保留和发扬家庭养老模式中合理的一面,克服和抛弃家庭养老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383.html

好棒文